近日,有消息披露,华为已启动“为鉴”商标的注册程序,其国际分类包含教育娱乐、健身器材、食品、医药等。

考虑到此前华为发布的多款智慧屏产品具备了智能健身功能,并且已有多家智能健身企业加入鸿蒙生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此番启动“为鉴”商标的注册,入局智能健身赛道意图明显。甚至华为方面或已启动智能健身镜产品的研发,势必将对FITURE等厂商造成较大冲击。

1

科技巨头云集智能健身赛道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健康与运动的重视与日俱增,健身成为国内消费新风口已经是市场共识。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加持,又为智能健身开辟的新的可能性。

01智能健身成新风口

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上,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尼尔森IQ合作发布《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大众健身年平均总消费为5670元,相比2020年提升35%,其中89%的受访者认为体育健身智能化是必要的。

对市场风向异常敏感的巨头马上行动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小米就动作频频,2020年9月小米走步机金史密斯获近亿元融资。

今年3月12日,健身课程内容服务商“爱动健身”宣布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由小米科技领投、顺为资本跟投。

今年6月底,小米科技又申请注册“一往无前”商标,国际分类为健身器材、地毯席垫。

小米之外,手机巨头OPPO已加入战局。今年6月底,有媒体报道OPPO也在注册健身器材商标。

华为、小米和OPPO,三大手机巨头,全部加入了智能健身赛道,可见智能健身之吸引力。

02 鸿蒙生态能否超车

智能健身赛道在2021年的空前火热可以说是略令人意外,但也实属必然。

令人意外的是,FITURE这么一家成立2年出头的公司能快速崛起,创纪录式地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翘楚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属必然的则是,随着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身市场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已经是全球最大市场。

据今年3月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健身人口增长至7029万,AloT一体化发展迅速,智能健身产品已成为运动健身实物消费的五大品类之一。

另外,受到政策利好、消费升级、健身意识提升和健身产品智能数字化驱动,智能健身产业正在成为健身产业新的风口。

所以,在创业者和投资方看来,智能健身有望成为一条价值千亿的白金赛道。

于是乎,那些一只脚迈向了智能汽车的科技公司们,又将另一只脚踩到了智能健身的风口,一个都不愿意错过。

由不得有人说道,造车新势力和造镜新势力,他们其实是一奶同胞的好兄弟。

回过头来看,“科技巨头的最终命运都是造车”的说法背后,这些大公司或正在上演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

至目前为止,已注册健身器材类商标的诸多科技公司中仅有魅族、B站尚未有硬件产品问世,其余各厂其实早已伸手布局了这个未来可期的运动健身市场。

关于华为,自遭遇一系列源自外部的打压后,打造鸿蒙生态似乎已成为华为消费者BG的王牌战略,其举措目前也可以说是四面出击并且遍地开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自有的硬件设备完成全面更新后,鸿蒙生态目前已面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健身、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或是布局。

具体对于智能健身领域,华为在此前发布的智慧屏产品中已通过集成了健身功能进行了一次试水。

2

健身镜的正面战场

在智能健身的大潮之中,智能健身镜这一单品,或许是市场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也有可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智能镜产品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比起电视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01 健身镜面对竞争

如果电视可以覆盖健身镜大部分的功能,显然人们对健身镜的需求将大大降低。

买一个能健身的电视,既省了购买健身镜的钱,还节约了放置健身镜的空间,也不用担心买了健身镜却放在一边吃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智能镜市场依然还在培育之中,是真需求还是智商税仍需要市场验证。

但如果智能镜用市场表现证明了自己,那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完全可以亲身下场,推出自己的产品。

若真有那一天,面对硬实力更强,且背后拥有一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的巨头,FITURE这样的品牌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鸿蒙系统可以真正把收集到的数据利用好、运营好,这可能是华为来做健身最大的优势。

从各种角度出发,对于专业厂商来说,华为、小米和OPPO的加入都像是降维打击。

02 健身镜们如何应对

好消息是,以目前华为和小米的作风来看,他们也不是在所有的品类上都追求面面俱到。

即并不一定会在所有的智能家居品类中都推出自己的产品,也不一定在单个品类中覆盖所有价位段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假设这个市场未来成立的话,巨头也不会吃掉所有空间。像米家有品商城中跑步机这个类目,有小米自己的产品,也有其他的第三方产品。

所以,健身镜完全可以加入鸿蒙这样的生态,与生态共同成长。一来,与多设备的联动有可能提升健身镜的体验。

二来,目前鸿蒙系统2.0版本的升级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鸿蒙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另外,智慧健身镜实际上也并不是单纯的硬件,同样背靠着一整个生态。而且,这个生态更加垂直于专业。

各厂商在智能健身赛道的竞争涉及硬件、软件、AI、内容、社区、服务、零售、品牌等多个方面,任何短板都将造成体验上的缺失。

科技巨头未必沉下心来深耕细作,而以FITURE为代表的专业厂商,显然更专注。

尤其是健身课程内容上,专业厂商有着不小的优势。

作为国内智能健身赛道现阶段的领跑者,FITURE凭借独创的“硬件+内容+服务+AI”模式,在技术研发、自制内容等多方面拥有了明显的“代差优势”。

尽管这种优势,有可能随着科技巨头的入局被快速拉近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仍需注意的是,健身行业之所以特殊就特殊在是一个重内容,非常关乎体验的行业,互联网行业所习惯的“90天结束战斗”的戏码恐难在此重现。

目前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对于智能健身这条新兴赛道的价值,不论是新锐势力,还是科技巨头,都已形成了充分共识,“百镜大战”将是一场持久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