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低矮的平房胡同,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泥泞小路到现在的宽阔的板油马路高架桥,中国人的方方面面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为之改变。

生活在今天的人很想象,建国初期,就连老百姓理发这样的事情都会被列为国家的头等大事

当年就美发一项就要由周总理一声令下才得以得到推行,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上海一百单八将进北京”,即是中国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人审美发展的时代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人能烫头,要谢谢上海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刚刚走出战争泥淖的新中国百业待兴,需要大搞建设。于是,全国上下无论是领导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在为了新生活而进行着各种生产建设的恢复与重建。

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背景下,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便显得格外突出,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

为了促进皇城根的服务业快速成长和发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一场南迁北调在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上演。上海的照相馆、洗染店、理发店三大服务行业的精英们纷纷被派往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问为什么是从上海调人呢?这是因为当时的上海就属于发达城市,那里的人无论是理念还是思想都要比中国其他城市的人先进很多,美发行业尤为如此,是走在中国时尚前沿的阵地。

因此,在周总理的号召下,上海最好的四家美发店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名店的108位理发师被周总理钦点迁到了北京,被后来人戏称为“一百单八将进京城”。

1956年7月27日,由这四家理发店联合开办的新店被命名为四联理发正式落户北京。

短短七天之后,《北京日报》就在版面上刊登了四联理发店设计的10款女性发型,一夜之间就引领了北京少女们的时尚风潮,是无数人追求的奢侈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当时的物价,四联理发店做造型的价格是普通店铺的两倍之多,可这依旧无法浇灭人们对四联理发店的热情。

据说当时的四联理发店因为生意太好,让往返于王府井和东华门之间的运送消毒毛巾的三轮车蹬红了车链子。

,大波浪这些最新的发型也是四联理发店的师傅最先设计的发型,让北京人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烫头,什么是卷发。

作花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四联理发店直接改变了北京大众的审美标准。就算是低收入人群也要在过年期间去四联理发店去做个头发,好在过年期间讨个“重头再来”的好彩头。足见四联美发和上海的一百单八将对于北京的影响之大,改变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变迁下的京城美发业

随着六十年代的悄然来临,四联美发店开始不再面向普通大众。想要享受这里的服务必须是手持推荐信的文艺界人士。四联美发店的红火景象不再,北京城里大多数的人变回了原来简单的发型款式。

麻花辫,齐耳短发是普通女人们最常梳的发型款式。特别是那个齐耳短发,几乎成了六十年代独有的标志。“砂锅头”让六十年代的大众看起来有种整齐划一的政治气息。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烫发重回主流的市场。那时候的工具极为简陋,还是类似火烙铁一样的火钳子。

其标准的烫发流程是准备一个可以生火的铁炉子,再配上一个火钳子,只要把钳子烧热再放到头发上就可以让头发自然卷起来。

尽管这种方式会损伤头发,每烫一下头发就会冒白烟,还会发出斯拉斯拉的响声。但烫完后的头发可以瞬间定型,效果非常好,依旧受到大众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上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这种记忆,就是拿家里的炉钳子当烫发钳子来用,当然这是小孩子之间才会使用的方式。

随着中国人对美发的需求增大,美发店里的工具也逐渐变成了可以插电的电烫。这种电烫技术需要理发师自己配制特殊的药水,通过铁夹子夹住发卷,通过电流让铁夹子发热,再让头发定型。

当时这种烫发的方式极为需要技术,特别是烫发时要有一个负责闻味道的师傅。这个师傅需要在烫发的几位客人之间来回走动,凭借闻味道判断顾客的头发是否烫好。

今天的人或许很难想象,烫头发居然还要修炼五感,头发烫成什么样都靠这一闻。这几乎是那个时代的人才拥有的特殊回忆。

进入八十年代,中国的美发行业出现了质的飞跃。老式的铁烫发器被电发帽代替。还有不少人购买发卷,自己在家做起卷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年代,港台音像制品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使得港台明星们的造型成了中国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四大天王里的郭富城、黎明、刘德华、张学友,大街小巷你总能看到与他们发型相似的年轻人。

至于女孩子们则从甜歌皇后邓丽君逐渐靠向林青霞。那种没有刘海的内扣长卷发曾经是中国女孩子最喜欢的造型之一。

在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四联理发店不再是北京唯一火爆的去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理发行业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中国人的发型从建国初期的简单式样,到现在追求个性,紧跟时代潮流,可以看出中国发展取得的重大进步。

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不再需要从上海调配师傅到北京,而是与世界接轨,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这种互融互通是中国追赶世界的秘诀,也是中国成长的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