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禧年,中国迅猛发展,祖国大地上百花齐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可就在这样较好的发展趋势下,时任总理朱镕基却遇到了一个“愉快的烦恼”。

多年以来,人民吃不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可是现在却出现“吃不完”的现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倒让朱镕基总理愉悦的同时又开始忧愁——怎样减轻农民因粮食过多所带来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盎中已无斗米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进入新世纪,中国人们餐桌上的菜式逐渐丰富了起来,不仅仅吃得饱,更是吃得好,甚至出现“粮食过剩”的问题引人忧愁。

可谁曾想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可谓是国库空虚,一穷二白。

刚经历过战乱洗礼的中国,缺少粮食,而当时中国的粮食生产技术还非常传统,效率十分低下,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更是仅有200千克出头,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中国人口的需求,所以那时国家与人民群众面对的首要问题即是温饱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食不果腹”,国家也“忧心忧虑”。

在百废待兴的局面下,中国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将土地变为农民私有后,又变为集体所有,开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除此之外,中央政府实行粮食统一购销政策,粮食有限,发放粮票,定额分配,群众的饮食结构既低调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农业渐渐步入了较好的阶段,一直都在向前稳步发展,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这时有一些人可以吃饱饭了。

那还有一些人呢?1978年的一个冬天夜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中,有18位农民做出了一个勇敢且伟大的举动。

为了改变当前小岗村的现状,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坚定地按下了18个红手印,毫不畏惧的签下“生死状”,之后村庄中的土地包产到户。

通过这一措施,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直接翻了几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进入包产到户的新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与中国的发展一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

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8000亿斤,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

从这时起,绝大部分中国人民不仅有粮食吃,餐桌上的菜式也逐渐开始变得丰富了起来,各色副食、零食,特产小吃也开始登上舞台,以前用来换购食物的证票渐渐退出这早以不属于它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三十多年的辛酸与艰苦。

千里稻香,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巨大进步的背后还离不开一位带着和蔼笑容的老人——袁隆平。

国之栋梁,稻田守护者,他是为数亿人解决裹腹之忧的“杂交水稻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中国第一个可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问世,到1976年,其推广面积208万亩,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

粮食作物杂交育种技术的成熟推广使得我国粮食单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其对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当你走在田边,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我想那时,你也会想起这位带着和蔼笑容,弯腰在田地中认真研究的老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粒粒辛苦皆有余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二三十年粮食短缺,忍饥挨饿日子的中国人民可能怎么也不会预料到会遇到“粮食过剩”的问题,他们曾经极力渴求的,靠自己双手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现在却堆在“手中”,成为了一个可弃却又无法割舍的麻烦。

1983年第一次粮食过剩开始出现,没过多久它就发展成为了一个全局性问题,这是一个出人意料而又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群众不断面对的一个问题。

“粮食过剩”主要表现为“卖粮难”、“运粮难”和“储粮难”这三个现象,而其中最直观的便是卖粮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之前因之人民公社体制而压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加之,1979年国家调整收购价格,统购价和超购价都提升了许多。

如此一来,农民干活有了动力和目标,劳作也就更加有劲了,粮食产量自然就提升了不少。

可是,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变化并不会有太大的幅度,较低水平的市场有效需求远远跟不上以高速增长的粮食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第一次粮食过剩出现后不久,第二次粮食过剩就又于1991年达到高峰,而且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粮价上升,粮食生产机会成本降低,这一次的粮食过剩比第一次更为迅猛,更为严重。

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0亿大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让人看到了农业辉煌的发展,我国的粮食产量也由此迈上了一个历史性台阶。

但是庆贺过后随之而来的是第三次粮食过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仓满囤流众人愁

以前中国为“粮食”发愁,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进步,耕地面积变得相对稳固,粮食产量持续取得可喜的成绩,进而中国国民的饮食结构也逐渐日益丰富,发展到追求多元化、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可回望过去,已到千禧年的中国还是在为“粮食”发愁,这又是为何呢?原来他们这时忧愁的不再是“粮食缺乏”,而是“粮食过剩”。

2000年,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中,朱镕基总理正在低头沉思,他最近遇到了一个烦恼,与一般的烦恼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愉快的烦恼”,那段时间从农民到总理都遇到了这个“愉快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中,一位来自基层的代表苏在兴直言不讳,说出了此时农民所共有的烦恼,原来说粮食短缺,不够吃,现在好不容易粮食多了,够吃的同时还余了不少,农民能上哪儿去找市场?

朱总理默默看着苏在兴,仔细听完了他的烦恼,虽和朱总理烦恼的内容相似,但这时苏在兴的烦恼并不是愉快的。

“我比你还急呀!”朱镕基话锋一转,“粮食过剩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的确,粮食过剩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问题再三出现,说明粮食市场化力度不够,还需要大力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总理还说,要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没有粮食缺乏问题,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调整农业结构。所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个问题是个“愉快的烦恼”。

农民可以选择退耕植树,退耕还湖,以此不仅能够减轻粮食过剩问题,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农民的粮食就由政府无偿供应。

如此看来,这个烦恼确实是一个“愉快的烦恼”。众人虽皆愁,但可以将此烦恼向好的方向引导,让“优”大于“烦”让其一定程度上利于国家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下求索改民生

“愉快的烦恼”终归依旧是烦恼。既然是烦恼,那么就需要解决,即使无法解决也要将大而化小。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基础作用,而粮食生产在农业中有着基础作用,与农民种粮生活息息相关的粮价更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

因此,粮食过剩问题自从出现起就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朱镕基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为了保护和维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供给和需求平衡,朱镕基在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上做了非常大的功夫。

要让农民满意的同时又不能超过国家的承受能力,为此,他曾亲自到田野中与农民商谈粮食的收购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11月,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发生巨大变化,忽然暴涨。朱镕基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指示相关部门加紧对粮食的调运,决定抛售粮食,用来平抑粮价。

为何要做出这样的措施,朱镕基说,“今年的粮食的收购进度接近去年,而且还是增产的,国家库存是充裕的,涨价忽然如此之高肯定是不正常的。”

粮食过剩问题发生后,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一家农业发展银行给粮食贷款,用保护价收购粮食,保证农民的收益,同时修建可容纳700亿斤粮食的现代化粮库以储存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5月27日,在全国粮食价格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朱镕基指出,中国要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放而有管、管而不死、购销方便、调度灵活的现代化的粮食市场,这是粮食价格和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想办法多为老百姓办点事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疾苦。这是朱镕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朱镕基也如这句话一般将人民百姓挂在了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3月,一位丹麦记者采访朱镕基,问其卸任总理之后最希望中国人民记得的是哪个方面,朱镕基回答:我只希望在我卸任总理以后,全国人民谈起朱镕基的时候,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的,那我就非常满意了。

2003年3月朱镕基任期届满,卸任国务院总理,逐渐退出了公众视线,但依旧不断地为他深爱的党,牵挂的国家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成立助学基金会,发展教育事业,用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打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新中国筚路蓝缕,历经沧桑,在风雨兼程中走过七十二年光辉历程。

登高远望,春有期望和辉煌,秋有金黄和成熟,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让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它完成了伟大历史跨越。

“愉快的烦恼”是国家昌盛的表现,正因祖国变得昌荣富强,才会有此烦恼。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当它来临时,不必慌张,保持镇定有为,从容处之即可。

即使最终让我们处在了逆境之中,我们也要激流勇进,劈风斩浪,领略江河源头奇观胜景。

参考文献

[1]河砚.三次粮食过剩后的反思[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09):42.

[2]朱镕基谈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和金融改革工作[J].四川政报,1999(03):20.

[3]曹汉. 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读《朱镕基讲话实录》的体会[A]. 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新四军研究(第九辑)[C].: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