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公布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把坚持创新引领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内容包括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转型。
01 教育改革,科技创新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军事、科技上,更体现在未来的人才教育上。如何让中国科技创新的人才土壤更加肥沃,怀进鹏的履历或许能提供更专业的视角。
2021年8月2日,教育部官网“教育部领导”栏目显示,怀进鹏已于7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怀进鹏是我国知名计算机软件专家,他长期从事软件与理论、网络化软件系统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和实施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突出成就,在网络软件运行、软件设计与开发、通信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两次获得中国国家信息化突出贡献奖。
怀进鹏也曾力主教育改革。他在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期间,主持制定了“长城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实施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今年 6 月,怀进鹏以《凝聚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智慧力量》为题,在人民日报刊文,文章中提出,培养创新人才,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构筑有效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怀进鹏提出“发展人工智能要强化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这一观点得到了诸多认同,内容如下:
“当前人工智能还面临许多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瓶颈,有许多难题有待破解,特别是在理论算法、平台系统等方面有待突破,这是丰富技术和产业的源头供给。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和规模决定也制约着产业的高度和发展。要探索产学合作、国际合作、跨界跨领域合作的协同育才机制,营造人才成长与培养的沃土,推动构建和完善既有利于发挥人才独创能力,又能有效调动众创潜力的平台条件。中国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02 基础教育引入编程课程
2021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表明在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教育方面,编程教育逐渐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当中。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前部长苗圩在“第11届财新峰会:重建全球信任”论坛上表示,“中国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从娃娃抓起,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建议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引入3D打印、简单编程等课程,组织开展编程竞赛,提升学生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
“我参加G20数字经济部长会议了解到,美国、英国、德国等都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学习简单的编程,尤其是重视女孩的参与,防止新一代出现数字鸿沟。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除了专门学软件的学生之外,大多不会编程。中外学生之间的教育存在明显差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苗圩称。
对此,苗圩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3D打印、简单编程等课程,组织开展编程竞赛,提升学生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大支持偏远地区的数字化教育,用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培养,针对贫困地区研发更简单易懂的数字化课程;三是扩大相关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规模,推动企业、技校等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职业培训。
编程作为信息技术和未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技能和重要手段,在现代青少年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份额。一场编程教育的热潮已悄然而至,从大学到高中,从中学到小学,而对少儿编程教育的深化和普及更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怀进鹏百度百科、教育部官网、第十一届财新峰会、人民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