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是德国历史上有名的普鲁士国王、铁血君主,是公认的与亚历山大、凯撒大帝、汉尼拔、拿破仑齐名的军事伟人。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法律等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深受德国人的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腓特烈大帝死后被葬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他的墓葬很简朴。最为奇特的是,前来拜谒的德国人很少有在他墓穴上摆放鲜花的,而是留下一个个土豆,以此来感谢这位伟大的君主将土豆引进德国,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在战斗中的普鲁士士兵和饥荒中的人民的生命。

以前,欧洲人一直以面包为主食,对面粉和小麦的依赖度很高。十八世纪中叶,由于灾荒、瘟疫和战争的频繁爆发,小麦谷物大量减产,上百万普鲁士老百姓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忧心忡忡的腓特烈大帝听说南美洲有种叫土豆的植物营养丰富、种植简单,而且产量比较高,于是决定在全国推广种植并食用土豆。

但是,那时的普鲁士民众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土豆是生长在地下的东西,与鬼神相关,不吉利。而且土豆属于茄科植物,大多数茄科植物是有毒的,《圣经》中也从来没提到过土豆;所以普通民众对土豆都非常排斥,把它当成“不吉利、有毒、下贱的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腓特烈大帝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农民种植土豆,军民吃土豆,但是收效甚微。粮食问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腓特烈大帝决定转换策略。

一七四零年的一天,腓特烈大帝命令士兵在柏林郊区种植了一片土豆,等土豆成熟后就派重兵把守。不过,他吩咐这些士兵,看守的时候要留有疏忽。如果有人偷挖土豆,就当不知道没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围的农民对国王派重兵把守的食物感到很好奇,并且想品尝一下宫廷御用蔬菜的滋味,于是不断有人偷挖土豆回家自己种植。由于土豆种植非常容易,而且百吃不厌,所以不久以后,德国就开始普遍种植、食用土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依靠土豆为军队的主要食物,腓特烈大帝率领普鲁士大军得以在“西里西亚战争”和“七年战争”中坚持到最后胜利。并且由于土豆的大规模种植,使数千万欧洲人从一次次饥荒中得救,腓特烈大帝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