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烧屁股,惴惴不安

这个暑假,教育内卷的火,终于烧到了教培机构的屁股上。

教培机构们惴惴不安,因为教育部打算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更严格的管理措施。

资本市场惴惴不安,大批教育股猛跌,网上关于“俞敏洪哭了”的传言甚嚣尘上。疫情下刚刚重仓在线教育股的投行们像揣了个烫手山芋,慌的一屁。

家长们也惴惴不安,担心好不容易报上的名师辅导班被取消,好不容易挤进去的假期特训营被关闭。到处都在打听会不会关停,能不能换班,是不是退费。

媒体呢?还在扩散这种惴惴不安。路透社拼命造谣,称中国将会对一千二百亿美元的校外培训市场进行更严格的管理,会实行校外培训机构广告限制、暑假禁止补课等措施。

“教育双减”真的能防止教育内卷,给愈演愈烈的“鸡娃”踩上一脚急刹车吗?

“政策的手”,能拉住“市场的车”吗?

别慌!让我们从规律的视角,看一看“鸡娃”背后的逻辑:

2、竞争不息,鸡娃不止!

为什么有“鸡娃”?因为有竞争!

好学校,靠竞争。清华北大、985、211是稀缺的。但凡是需要靠成绩夺取的名校名额,一定是弱肉强食,不可能人人平等。

好工作,靠竞争。高薪职位、晋升机会是稀缺的。但凡是需要靠文凭证明自己的地方,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不可能人人平等。

好人脉,靠竞争。商场战场、职场战场、官场战场。但凡是需要靠名校人脉包装自己的地方,一定是圈子和圈子的攀比,不可能人人平等。

靠什么竞争?人脉靠名校、文凭靠名校,而名校靠分数,分数靠鸡娃(逼孩子刻苦学习,拼命上补习班)。

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考进清华北大,就没有鸡娃了吗?错!一定还会有!因为学生之间也一定会分个学渣学霸,有个排名高低。前10%的,注定歧视后90%的。

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无关成绩是否满分。就算考卷100分满分了,还要比履历、比成果、比奖状、比颜值、比谁会攀关系。

所以,竞争不息,鸡娃不止!

教育部可以“双减”,可以禁止老师办班、可以禁止教培机构周六日补课、甚至再凶残一点,可以把所有教培机构都强制关闭了。但教育部没法禁止“竞争”,没法禁止家长为了分数而鸡娃,更没法禁止学生努力学习。

除非,取消高考,靠抽彩票上大学。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高考,已经是现有制度下最公平合理的录取方式了。换一种方式,只会更加不公平。

改变不了竞争的“因”,就禁止不了鸡娃的“果”。

只要有需求,市场一定会诞生新的产品。今天关掉新东方,明天美团可能就不送外卖,送授课小哥了。

双减,刹不了鸡娃的车!

3、“鸡娃”不是问题 “机制”才是问题

从《小二郎》里唱的“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深深刻在了中国人心里。求学上进,这是好事,从来都不是坏事。

可一旦好事和名利挂钩,就容易变成坏事。

先看看校园内,好事是怎么变坏事的?

为了提高国家教育水平,各城市要建设名校。为了打造名校,校长向老师下指标,拿毕业生成绩、名校录取率向老师施压。为了完成指标,老师只好提高课堂难度和学习标准,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跟不上进度,只好回家哭鼻子,找爸爸妈妈报班补习。

怪谁呢?谁也没错。

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减轻学生负担,天生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才之路本就不是轻轻松松、嘻嘻哈哈的,快乐教育是改变学习的心情,不是改变学习的强度。成天只知道玩王者荣耀还想当上精英人才?啊呸!

再看看校外,好事是怎么变坏事的?

先说“变相收费”——课外辅导班,原本是给差生补课,或是给优等生进修的,本来是个学生提高、老师赚钱的互惠的好事。但某些教师为了赚补课费,课堂上不好好讲课,非要把知识点留在补习班上讲,逼着家长报班,把“进修”变成了“进贡”,好事变坏事。

再说“教育差距”——有些老师水平很高,家长特别佩服,愿意花高价报班带着孩子进修,互惠互利,好事。但也有家长觉得:你去了我不去,孩子吃亏;你去我也去?又花钱又花时间。校外名师把贫富差距转化成了教育差距,怎么办?举报、投诉,好事变坏事。

最后是“人才流失”——教培机构希望提高教学质量,于是高薪聘请名师,好事。但是另一边,学校师资力量有限给不了优秀教师好待遇,于是优秀教师纷纷跳槽,从学校向教培机构流失,家长想给孩子请名师就不得不去教培机构花高价,教培机构赚到高价后继续挖名师掏空学校的教学力量,恶性循环,好事变坏事。

乱七八糟的问题多吗?多!非常多!

但这些问题,不是“鸡娃”的问题,而是“机制”的问题。所幸的是,教育部正在着手改变“机制”。

4、靠“江湖告示”,不如靠“刀法”

改变规则,不如改变机制。

举个例子: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各种竞赛名次、带着孩子报各种竞赛班。比如“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奥物(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时之间,奥数班、奥物班非常热门。

那么,是家长和孩子非常热爱这两项赛事吗?不是的,是因为在奥数、奥物比赛里拿到奖项,可以在升学考试的时候,得到重点学校的优先青睐,获得额外的加分。

类似的还有很多艺术类、特长类比赛。一时间、琴棋书画、声乐舞蹈各种特长班,只要能拿奖、能加分,家长不惜一掷千金。报!就当是花钱买加分了!

改变规则,不许大家学奥数、奥物,琴棋书画,也不许办奥数、奥物班、不许办琴棋书画班有用吗?没用的。因为大多数人报班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拿到学校的加分,所以根本禁止不了。

怎么办呢?改变机制。教育部禁止学校把各种乱七八糟的社会竞赛奖项列入招生加分条件之后,这股风气立刻平息了不少。机制改了,没有加分了,急功近利的家长就看不上乱七八糟的班了。

刀法精准,比贴一万条江湖告示都管用。

今天,仍旧有许多补习班,在教“超前知识”。给幼儿园孩子教小学课程,给小学生教初中课程。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多预习、超前学习,确保上学时能跟上进度。

另一方面,也有一批不负责任的教师在“偷懒”:哦!大多数孩子在补习班都学过了啊?那这个地方我就不多讲了,跳过!

那剩下的、没上过补习班的孩子怎么办?跟不上进度!跟不上怎么办?报班!

可以说,确实有一部分补习班市场,是被偷懒的教师“惯出来”的。

怎么办?禁止办补习班吗?

不,最好的办法,是监督每一个在校教师,无论有多少个学生在外学过,只要有一个学生不会,就该兢兢业业,把该讲的知识点讲到位。

补习班的预习,不能成为在校教师偷懒不讲的理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到应有的知识,才能从根源上消灭“补课”。

但是,有多少学校,建立了“学生反馈机制”?用心监督教师“讲没讲透”?

还有的进修班,专门教“深度知识”,专攻高难度的题库,主打超纲内容、超难题目。

因为,唯有掌握了这些超纲内容、超难题目,才能在更高难度的试卷中,让孩子取得高分。

怎么办?取缔这些进修班吗?显然不合理,确实有的孩子渴望学到更多,不该限制他们学习的自由。

问题的根本,出在学校的试卷上。

为什么试卷上,要考超出教学大纲、超出教学标准的题目?

超纲考卷的存在,才是超纲进修班存在的根本原因。

改变机制,修改试卷标准。只要严格禁止试卷超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考核,进修班的存在意义,就会大幅度降低。

归根结底,“超前学习、超纲学习”等问题不是出在家长、孩子、培训机构,而是出在了学校、老师、试卷上。出在为了争名夺利,打造名校、从校长到教师的超标准教学、超范围教学上。

内部机制的病,靠外部规则,是治不好的。

5、物竞天择 尊重自由

教育培训的车,该不该刹?

当然不该!我从未听过哪个先进的文明、发达的国家是靠“禁止学习”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从来都是,也将永远都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教育差距,会不会带来贫富分化?

一定会有。

但宏观层面上,不是坏事!

打个比方:

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坚持所有人统一学习、消除教育差距和贫富差距,我们把这个国家叫统一教育国。

另一个国家,允许有条件的人学习更多,哪怕会带来教育差距、财富差距,也鼓励尽量多学习。我们把这个国家叫自由教育国。

二十年过去,统一教育国的人,月收入从1万元变成了2万元,没有贫富差距;而自由教育国的人,月收入从1万元变成了5万元到10万元,有了贫富差距。

请问,哪个国家更优秀?你想生活在哪个国家?

我们要允许优秀的、有条件的人成长,允许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并通过社会财富的循环流动,带动所有人一起生活得更好,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不是把所有人都束缚在一个低水平线上,互相拖后腿,吃平均主义大锅饭,一起饿肚子。

其实,教育投资带来的差距,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今天有很多家长,每年花费数万乃至数十万给孩子报各种班,但这些孩子们最后一定能考进清华北大吗?

教育投资带来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在加大贫富差距。

考进著名大学后,这些孩子一定是去搜刮财富,而不是成为院士、学者,成为下一代的袁隆平、钱学森、屠呦呦吗?

真正驱动教育投资的,还有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望。

我们已经困在“应试教育”里太久了,也困在功利主义的“考分教育”里太久了。

还有多少孩子,能够在学校里不受课程大纲影响,去享受文学的美、音乐的美、运动的舒畅、历史的沉淀、国学的精髓?

还有多少孩子,能够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能够在谆谆教导下恪守“仁义礼智信”为立身之本?

这些学校不教的东西,需要通过校外的教育培训,传承给孩子。

人性有恶。

好逸恶劳是恶的天性。

不学无术、不劳无获是恶的结果。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恶的蔓延。

不要让人性的恶,掐灭了“学习的火焰”。否则,你我都是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