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私域做的就是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如何精细化呢?我们通过知道用户的基础信息、需求、购买力等等,对客户进行分层,再根据层级进行针对性的“VIP”服务,最终让客户成交。

为什么要对用户进行分层?不分层行不行?

还真不行!用户分层的好处在于:

1、能够对不同需求、不同偏好、不同购买原因的用户,对症入药,针对性、多样化的满足他们

2、资源投产最大化。作为一家企业,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用户群体上

3、快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制定对应的运营策略

而用户分层的前提就是要知道用户的基础信息,也就是打标签。建立一个标签体系的好处是巨大的,无论是用户分层,还是用户培育SOP、营销内容设计等等,都能够流畅、高效的进行。

怎么打标签?若每个人都凭自己的理解打标签,那不就混乱了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打标签不能凭感觉,靠印象,而是要制定一套规范的私域标签体系,在体系下运作。那标签体系该如何建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应该对标签进行基础分组。

来源类:来自哪里?(百度SEO、SEM、小程序、公众号、线下活动……)

属性类:客户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电话、地区、年龄……)

需求类:有什么需求?(产品a、产品b、产品c……)

意向类:对产品是否有意向?(低意向、中意向、高意向……)

忠诚度:复购次数多吗?(没买过、买过一次、买过3次、买过5次……)

沉默类:多久没有互动了?(10天不说话、20天不说话、30天不说话……)

分组完后,要细分小标签,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制定标签规则。相信每一行业的标签都是非常丰富的。如医美行业的标签,不仅涉及多个科室类别,每个项目下方又细分许多小项目。

如此多的标签,如果是由人工一个个打字标记,是非常不现实的。每个人要接触的客户这么多,时间都浪费在打标签上怎么行?因此这里就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整个标签体系流程建设。

来源类

客户从哪来?是线下那场活动?哪个门店?线上哪篇文章?哪个公众号?这些都可以通过快商通的见鱼SCRM的渠道活码得知。在客户扫活码添加员工企业微信后,能够自动为客户打上来源渠道的标签,非常的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属性类

属性类的标签是我们运营的基础,这些标签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客户”形象。但是有些信息资料,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询问获得。那要怎么办呢?这里有三个解决方法。

第一,填写表单。

我们制作一个表单给客户填写,当然话术需要灵活应用。填写完表单后,数据会自动同步到客户的标签上。

第二,聊天获取。

在与客户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客户的属性后,搭载着见鱼SCRM的企业微信聊天框的侧边栏会自动生成标签,员工可以直接手动勾选,或修改标签。虽说这一过程还需要手动,但已经比点开客户头像一个一个添加标签要方便很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朋友圈获取。

有些信息即便是聊天也难以获得,但是客户的朋友圈却会不经意的透露。如晒娃、健身、夜宵、荣誉等等。客户发朋友圈后,可直接为客户打上标签,完善信息。

需求类

需求类的标签也很简单,根据聊天情况,当客户提到某个产品需求时,系统会自动匹配标签,直接为客户打上该标签。此外,还能够根据订单系统,客户购买了哪些产品,就自动打上该产品的标签。

意向类

此类标签是最难以跟踪的,我们很难知道客户是否有意向,有多大的意向。当然,员工在和客户的聊天过程中,还是可以根据经验进行判断,打上标签,但我们还能够根据客户的行为轨迹来判断。

通过快商通的见鱼SCRM,我们能够看到客户是否看了我们的推送文章,是否点开了我们的朋友圈,在页面内停留了多长时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对客户意向度的评判标准,也是标签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客户一系列的轨迹行为,为用户打上意向度标签就能够完美解决了。

至于后面的忠诚度和沉默类都可以通过见鱼SCRM的订单系统或对话持续监测来实现。打标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而在这一整个过程中,见鱼SCRM可持续性的帮助私域运营者收集并打通这些数据:

渠道数据(通过渠道活码自动打标签)

聊天数据(对话中触发关键词标签)

订单数据(通过订单系统触发标签)

内容互动数据(客户点击/阅读了某个内容)

这些数据可以说囊括了整个私域运营中数据标签的来源。打标签是私域运营的第一步!打通数据的孤岛,连成一条完整的标签链路,是见鱼SCRM为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