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在这特别的一届充满人类在疫情下同心协力、共克艰难的精神,东京奥运会落幕。这个夏天,我们见证了中国奥运健儿的矫健身姿,也感动于饱含中国韵味的解说词,“一剑光寒定九州”,是孙一文“飒沓如流星”般的侠客亮剑!
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
“一棹逍遥天地中”是女子四人双桨组合一马当先、徜徉江海的自信与从容;身为短跑生,汗积江河盈,一朝化作蝶,亮我中华魂,是苏炳添“九秒八三亮点新”的中国速度划过红色跑道;“雏凤清于老凤声”,是中国新一代运动员敢打敢拼的气势与风采……
而在69年前的1952年11月,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却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奥运会”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展现了真正的奥运精神中所说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这次“在战俘营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堪称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
中国飞人苏炳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不顾中国反对悍然派兵入侵朝鲜。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前线作战,抗美援朝战斗正式打响。
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我军从鸭绿江挺进三八线附近;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占领了韩国首都首尔;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之后,战线再次压进在三八线附近。
此后运动战结束,我军开始转入阵地战,在此期间,我军俘虏了大量所谓联合国军和韩军战俘,刚开始时,由于缺乏国际交战的经验,还一度还放回了不少美军战俘。
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到1952年,在朝鲜北部的平安北道碧潼郡的战俘营中已经有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14国军队的战俘,共抓获13107名战俘。
当时,中国军队有着优待俘虏的传统,要说起”优待俘虏”,那可是中国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军早在红军时期,就制定了明确的优待俘虏政策。在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就专门有一条“不搜俘虏的腰包”,后来演变为“不虐待俘虏”。
就在于表明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而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和平。在战俘营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管理人员发扬我军优待俘虏的传统,严格执行《日内瓦战俘公约》,感化了无数敌军战俘,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人民讲和平、讲人道的博大胸怀。
除了战俘营大门口有两个卫兵站岗值勤之外,没有荷枪实弹的大批警卫到处巡查监视。在战俘营里,我军战士对战俘们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宗教信仰,均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由于我军的优待,后来一名黑人俘虏感慨地大哭起来说:“我有生以来,只有在志愿军战俘营里,才真正享受到平等。”除了教育感化,生活上的优待也让战俘们非常感动。糙汉子嚎啕大哭,虽然有些滑稽,确实也能反映出“联合国军”中种族歧视的严重,由此可见,对这些战俘进行思想改造是重中之重。
用曾当过志愿军战俘的安东尼霍克利将军的话来说“志愿军自己吃差的,可让我们俘虏吃好的”。比如,西方战俘不适应粗粮饮食,常会患“营养不良”。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志愿军官兵生活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从国内调来了大米、白面、猪肉,改善战俘伙食。
还组成有战俘参加的伙食委员会,由战俘推荐的炊事员下厨房,他们还动手制成烤炉,吃上了香喷喷的面包。此外,战俘的日用品充足,每年发放两次全新的统一的夏冬全套制服,定期配发必要的生活用品牙刷、牙膏、毛巾,甚至还有卷烟纸、点心等东西满足供应,每星期还发烟丝……
也许有不少人会怀疑我军是否如此优待俘虏的,甚至一些西方国家还企图编造诬陷我军虐待俘虏呢,这简直是可笑至极。美军的俘虏曾记载,曾在其日记中写道:“战俘的伙食和志愿军士兵的伙食基本一样,主要是高粱米、豆腐、黄豆粉、玉米面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圣诞节或中国农历新年,我们这些战俘还可以吃到中国传统名菜,例如米饭、水煮肉片、剁椒鱼头和花生……”
曾在战俘营当过宣教干事的志愿军老战士祝继光也回忆说,“战俘的伙食一般相当于志愿军营级以上干部中小型炉灶的伙食标准,高于一般的志愿军普通干部和战士的伙食标准,也远远超过了《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生活标准。”
中国没有火鸡,给了傲娇的战俘们以土鸡代替除了饮食,志愿军还倾其所有为战俘提供医疗。年仅17岁的英国战俘彼德到达战俘营时就病倒了,发烧至40℃。
当时,中国不能生产青霉素,我军战俘营的医疗中心只有一瓶青霉素,一般是用在高级干部将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允许拿出来用的,但志愿军军医黄运仍为他注射,使彼德康复。
冬天,为了保障战俘们的保暖,我军发给他们又新又厚的棉衣、棉鞋、棉手套等,而志愿军战士没有穿得上棉衣。当时我志愿军由于后勤物资从国内运抵困难,一度食物紧缺,但我们把好的食物留给他们,让他们吃面条、大米和肉,而我们只吃高粱窝窝头和白摸摸。
笑容灿烂美国黑人战俘
为了锻炼战俘的体格,每天早上起床铃都一响,我军就组织战俘人员进行篮球训练、跑步、体操等一系列放松的运动,晚上的时候还组织战俘们开展文体活动,被俘俘虏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
在活动中他们都骄傲自豪地展现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有南朝鲜军在表演传统的剧目《春香传》,我们中国志愿军则在活动中吟唱唐诗宋词战俘营里的战俘已经可以与志愿军战士挎着胳膊唱《国际歌》等,也为在战俘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各战俘团、中队、小队都为战俘们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械,战俘们也亲自动手制作他们国家的特色体育器材,例如美国橄榄球、日本的全垒打、板球等,还修建了82个篮球、排球、足球、游泳等运动场地。
战俘唱国际歌
战俘可以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自由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各个俱乐部委员会经常组织各种友谊比赛和小型运动会。因此,战俘营并没有和美军战俘营一样充满俘虏打架斗殴的血腥事件,相反战俘们在这里过着很悠闲自在。于是我军根据战俘的要求,准备于1952年11月组织多国战俘举行新的运动会。
因为当时我军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不少当过运动员的战俘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个黑人战俘提议说:“咱们这有10多个国家战俘呢,叫普通的运动会没什么意思,咱们干脆也叫奥林匹克运动会吧!”
1952年11月15日至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从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战俘中,从报名参加运动会1254人中选拔出500名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前所未有、独树一帜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次战俘奥运会不是国际奥委会授权的,而是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的。参赛运动员的国籍众多,分别属于美、英、法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战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扛着各种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运动场。
运动会的形式完全是仿照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模式来组织的。运动队按“CAMP”划分,其中文意思是营地,在运动衣上写着英文“CAMP”,并标着从1到6不同的号码。
1952年11月15日,“战俘营奥运会”举办地朝鲜碧潼郡天气晴朗,和风和煦,各处旌旗迎风招展,城里到处被装点得如同节日一般。大家聚集在街道上欢笑着、谈论着、翘首以盼山城里竖立起了一座座彩色牌楼,大会会徽悬挂在一个引人注目的拱门顶部。
会徽的外环是“1952年战俘营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蓝色背景上有白色字符,圈内图案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会徽下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中、朝、英三国文字写着“和平之路”四个大字。
竖起了饰有标语的拱门,迎风招展的彩旗与山间的红叶交相辉映,巨型标语“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映入眼帘格外醒目。运动会主会场设在碧潼中学大操场上,主席台上挂着大会会标,在会标中间位置,悬挂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这是大会的吉祥物。
主席台左侧设有“奥运”主火炬台,会场中心设有悬挂“奥运会”会旗的升旗台,开幕式既隆重又庄严。排成方阵的运动员们手里举着鲜艳的旗帜,装饰着和平鸽的符号和序列号,他们以有节奏的军姿步伐铿锵有力地进入操场。
在主持人领呼下,运动员齐声高呼了五句震撼山河的响亮口号:“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和平万岁!”、“健康万岁!”、“奥林匹克精神万岁!”。这些运动员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但都神采奕奕。
战俘奥运会开幕式
运动员进入体育场检阅后,他们双眼注视着领奖台,在体育场中心列队,奥运会会旗在赛场上飘扬。随着乐曲响彻赛场,美国选手斯通手持火炬迈着轻快的步伐绕主席台和赛场一周,礼仪乐队随即奏起了欢快的《友谊进行曲》,他迈上台阶把火炬亲手呈递给“奥运会”主席王央公,他亲自点燃了主火炬。
熊熊的红色“奥运”圣火映照赛场,王央公致词:“为了体育的发展,为了有一个幸福和安全的环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来终将属于和平。”
随后,运动员举行了“奥运会”宣誓仪式,运动员用中、朝、英三种语言宣誓:“我们誓以踏实之竞赛精神参加俘管处1952年秋季运动大会,愿遵守运动大会的纪律及各项规则,以真正和平友谊的精神参加竞赛。”
随后乐队再次奏响《友谊进行曲》,运动员们列队出场,战俘营“奥运会”正式开始了。运动会的项目广泛,光球类项目就有足球、篮球、排球、美式橄榄球……再加上“运动大户”田径、游泳、拳击、摔跤等项目,足足有几十项。
这次“战俘营奥运会”虽然参赛选手都是志愿军战俘营中的战俘,但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并不低,比赛场面也精彩纷呈,放在现在都可以比肩2020年东京奥运会。
在百米飞人大战中,美国黑人选手托马斯凭借着先天爆发力强,在比赛中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绩。美国大兵包揽了篮球项目的几乎全部奖项,黑人战俘拿下了短跑项目的几乎全部奖项。
曾经在1949年参加过美国陆海空三军运动会,并获得百米金牌的诺曼克拉夫德,以11.6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在200米跑中,美国选手威廉·P·克林顿是个在竞赛中保持不败战绩的运动健将。
美国黑人选手托马斯在百米比赛中
他在预赛、半决赛中都是一路领先,在比赛中还不是回头望望对手,在决赛中更是一骑绝尘,果不其然,他最后以骇人听闻的27秒夺得冠军。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田径运动生涯是在他成为战俘之后才开始的。
在紧接进行的200米、400米以及110米跨栏的项目中,都以黑人选手的胜利告终。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英国的帕特里克参加了近十个项目,包括田径、跳远和足球。虽然他没能赢得冠军,但他展现出自己强大的能力和不服输渴望赢的精神,他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不过在3000米跑项目中,黑人和白人战俘都得靠边站了,这个项目的前三名都由韩军战俘所包揽,冠军是韩军的李相根。所以不要看战俘营的3000米赛跑,前几名都被韩军战俘包揽了,恐怕韩军之中最能跑的还不是他们,不然他们也不会成为我军俘虏了!
激烈的篮球赛
比如在抗美援朝首战的两水洞战斗中,韩军败兵就跑掉不少。有的老兵后来回忆:在第一战中志愿军118师攻打温井,偷袭韩军的1个加强营,居然被其跑掉了400多人,我军战士奋力追击。
眼看我们的手就要抓住了他们的脖子,他们仍然跑,直到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用枪抵着他们的脑袋,他们才乖乖地就范。当时,韩队一旦崩溃,就四散逃走,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就躲在山里,这些韩军趁着我军战士没怎么注意,就偷偷溜走了,然后藏在山里!搞得118师的将士们郁闷不已!
韩军战俘在奥运会上不仅在3000米跑中表现出色,在其传统优势项目上朝鲜式摔跤也捍卫了荣誉,由金东述夺冠。
此外,韩军战俘多才多艺,尤其是啦啦队队长郭苏旺有很强的调节赛场气氛的能力,让我志愿军的俘管人员都大笑不已。拳击和摔跤是整个运动会上最抢眼的比赛项目。参加拳击比赛的选手大多为美军战俘,在所有的轻重量级的比赛中,都是他们毫无悬念的冠军候选者。
摔跤分为土耳其式和朝鲜式两种类型,各具一格。在摔跤场上,也出现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黑马选手,他是来自土耳其摔跤手阿里夫格克切。在重量级比赛中,他先后连胜7场,夺得冠军。此外,比赛中的竞走、拔河、棒球等项目也精彩纷呈,比赛场面紧张激烈。
在赛场之外还发生了一件丑闻,一位美国拳击手在比赛前从烹饪班偷了料酒,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状态并赢得了冠军。事件被一名黑人士兵报告后,他的成绩被取消,被罚去喂猪。这可能是奥运会历史上最早的“兴奋剂”案例,看来第一次“兴奋剂”还是从美国人开始的。
至于比赛颁发的奖品吧,虽然不是现代奥运会发的金牌、银牌、铜牌,但奖品是有的,主要是花瓶、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等中国工艺品。除了奖品外,每名参赛的运动员还得到了一个纪念章和一份纪念品。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期间,晚上的文体活动也是异彩纷呈,星光璀璨的。有7个晚上志愿军战俘营文艺工作队和各战俘团、队的战俘们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有5个晚上放映了电影。
美军战俘还演出了话剧《金色的男孩》,话剧讲述了满怀理想的“金色男孩”,离开家乡,来到向往已久的美国。在自由、成功、爱情在现实的打磨下,男孩回望印度,在隆重的婚礼之后,男孩与妻子婚后却不幸福走向了深渊。
一对儿时的玩伴多年后再次相遇,他们能否突破误解和限制,完成家庭赋予的使命,找到更好生活的最终答案。此外,英军战俘演出了话剧《哈特雷的假日》。英国选手和韩国选手由于精彩的演出,分别获文艺表演的第一、第二名。
丰富的战俘生活
经过12天紧张而激烈的比赛,全体战俘们配合我军的管理下,在赛场上拼尽全力、追逐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军全体的工作人员也充分展现了公平公正的裁判精神,对待任何一位选手,不同国家的战俘们在一次运动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战俘第五团获团体总分优胜第一名,战俘第一团获第二名,战俘第三团获第三名。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闭幕时,第四战俘营代表团总指挥、美军战俘詹姆斯·G·维内里斯走上主席台,满含深情地说:“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俘虏从来没有被他们的敌人给予举办的‘奥运会’的机会。
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创举,在国际奥运史上也是个奇迹!”接着,荣获跳高第一名的美军战俘威廉波里依依不舍地走上主席台,激情饱满朗诵了一首诗歌,以向我志愿军战士表达了全体战俘的感谢之意:
为什么战争仍在继续,人们还在失去生命?为什么和平还不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在这里,体育比赛是那么有趣;可是在那里,与死神的竞赛还在进行!
他用诗句来阐释自己的心声顿时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掌声如潮,很多人的眼里都含着泪光,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伴随着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歌声,参赛队伍陆续退场,此次“战俘营奥运会”在和谐、和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500闭幕式上,运动员手拿获得的锦旗,举着彩旗依依不舍的经过主席台退场,穿过拱门重返各自的营地。
“战俘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震撼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管辖的各战俘营。第六战俘营战俘、美国陆军第24师师长威廉迪安少将曾说:“志愿军创造了俘虏营前所未有的历史。”
一位战俘说:“这次盛会期间,我是我们这群人中最快乐的,我天天微笑着入梦,微笑着醒来。在运动会上,我们目睹了许多精彩的场面、精湛的表演、拼搏精神和真诚的友谊,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志愿军的博大胸怀、良苦用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美国记者弗兰克诺尔,他在运动会时作为一名摄影师,拍摄的许多运动会精彩瞬间照片,在美、英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媒体期刊上发表,在世界各国地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大地改善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有22名战俘选择在中国定居。在22名战俘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的12名战俘是“战俘营奥运会”的运动员、演员或工作人员。
22名自愿到中国定居的战俘中,有一名叫温纳瑞斯的美国战俘,2001年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从内心里佩服志愿军,是志愿军用实际行动感化了我们,中国政府对待我们这些敌对国家的战俘都能这么好,还组织我们在战俘营中举办起奥运会,生活在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是多么幸福啊!因此我不愿被遣返,想去这个国家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我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寻求真理。”
可以说,“战俘营奥运会”给他们体会到中国人对他们的尊重,应该说这是他们拒绝遣返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所有的战俘运动员们与我志愿军用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彰显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1952年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内举行的“战俘营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战俘奥运”,堪称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也在中国体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志愿军在这里的所作所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实行人道主义,尊重人权,追求和平的思想和作风,堪称一部一部壮丽、精彩、有趣、感人的的史诗,在中外战争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