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5分钟掌握逻辑思考》分享了5W2H在工作生活场景中的拆解思考,本篇针对职场常见的业务逻辑再用5W2H这个工具来稍微深入拆解一下,正好也方便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这些业务逻辑。

先给没看上一篇文章的小伙伴说一下5W2H是什么,就是包含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这七个维度的逻辑分析方法,遇到各种事情都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效率。

(STAR法则)

一.STAR法则:

进入职场中的第一步就是STAR法则,也就是Situation Target Action Result的缩写,是HR常用的评价工具,含义是在什么样的Situation,要完成什么样的Target,采取了什么Action,达成了什么样的Result。掌握了STAR法则可以合理清晰地向面试官描述过往的工作学习成果。其实对标也很清晰了:

Situation:什么样的环境下(Where)

Target:要达成什么目的(What/How much)

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How+What)

Result:达成了什么结果(What/How much)

目标和结果我们一般对标What,企业经营中经常会用利润评判事物也会常用How much,因此这部分是“或”的关系。而采取行动中,我们不光要想怎么办,还有做了什么,所以这部分是“和”的关系。

(4P理论)

二.4P&4C:

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都要面向市场,即使是互联网时代,产品一样存在GTM(Go to market)或者PMF(Product market fit)这种概念,当然都是为了产品服务最终能够占领市场,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经典的营销理论4P与4C。4P是指由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四个首字母为P单词组成的市场策略组合,4C是指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这四个首字母为C的营销基本要素。4P是60年代提出的,比较侧重产品,4C是90年代提出的,更加侧重顾客,其实也体现了市场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过渡。

4P拆解:

产品-product:我要卖什么产品?(What)

价格-price:我要如何定价?(How much)

渠道-place:我要覆盖什么渠道?(Where)

促销-promotion:我该怎样做促销?(How)

4C拆解:

指消费者-Customer:我们要服务哪些人?(Who)

成本-Cost:我的生产成本和顾客的购买成本各是多少?(How much)

便利-Convenience:用户在哪买更方便?(Where)

沟通-Communication:如何和顾客开展双向沟通?(How)

很显然我们能看到后者更加以人为本,比较核心的差异是前者围绕What产品,后者锚定Who顾客,但其实还是具体行业的不同市场地位决定了不同的市场策略。

(4C理论)

三.品牌传播&教育市场: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家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品牌,五花八门的品牌也占据了海量的媒介,那么他们都在传播些什么信息?企业有什么样的传播诉求?

我是什么品牌(What)

我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How)

为什么选我?(Why)

这三者是递进的关系,只有解答了Why这问题,品牌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过往企业经常通过广告轰炸来占领用户心智,现在很多领域依然是有效套路,只不过广告在数据的指导下变得更加精准,占领用户心智就是教育市场的过程,教育市场其实还可以附加一条来提升效率:

为什么只能选我?(Why)

多用了一个why来提升递进关系,来进一步提升的品牌传播效能。

(品牌传播)

四.SCQA:

SCQA是一种结构化表达方式,包含(Situation)情景、(Complication)冲突、(Question)疑问、(Answer)回答,以上四个要素构成了SCQA,其实在广告或者广告文中特别常见,比如知识付费这种卖课网文:

Situation-常见情景:我们都在职场打拼(Where)

Complication-实际冲突:为什么我升职加薪不够快(What)Question-抛出疑问:是不是我不会某项工作技能(Why)Answer-解决方案:来上这门课解决问题(How)

大家可以把这个套路去代入到日常常见的广告和种草场景中去试着了解这种结构化表达方式,这也是内容运营很关键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可以看看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大家可以尝试自己用5W2H来进行拆解一下,方便自己在制作内容时更好地讲出故事。

另外我们也常讲要带着答案去请教领导,而不仅是带着问题,其实也可以用这种表达方式,同时输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体现自身价值。

五.产品需求:

互联网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就是收集、整理、反馈、讨论、确定产品需求,不论服务C用户还是B用户,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需求就是企业占领市场、获得利润的机会点,一点都不难理解:

哪类用户(Who)

在什么场景(Where)

有什么需求(What)

我们怎么满足(How)

完成了以上几层思考的产品需求才是一个基础的产品需求,接下来看看需求池里面的天量需求,需求讨论会的核心就是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Why)

什么时候做这个需求(When)

由此来给产品问题作出四种分类:负面问题、基本问题、线性问题、潜在问题,并最终得出需求结果:

紧急解决:基本问题,用户觉得这是底线,应该有的基础功能

下个版本解决:线性问题,持续改善用户的体验会越来越好

进需求池:潜在问题,暂时不解决没什么影响,一旦解决,用户就会觉得很爽

不解决:干得越多越错,用户压根没这个需求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能还会考虑:

我们满足这个需求能赚多少钱,估值多少钱(How much)

(产品需求洞察)

六.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来临后,企业一般会以海量数据为基础来做出种种更加科学的判断和决策,所以数据分析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增长黑客从本质上说也是要拿数据说话,要用数据驱动,那么数据分析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当我们看到一份数据时应该让好奇心和行动驱使作出如下三步:

看到了什么样的数据(What)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数据(Why)

怎样做可以提升数据(How)

按照如上三步操作,而不是沦为取数工具,这样分析师和业务团队才能产生良性循环,因为数据分析本身就是为了指导业务作出更合理的决策。我们再展开说一个渠道流量分析的场景:

渠道分析-用户从哪个渠道来(Where)

转化分析-经过什么操作流程(What)

价值分析-产生了什么价值(How much)

波动分析-数据为什么变化?(Why)

叠加了¥属性就可以更容易衡量不同的渠道价值了,当然渠道价值分析还需要了解二八原则,优质流量都是少数渠道带来的,以及渠道越用越烂的原则,没有任何渠道可以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问Why、How这些问题来优化渠道,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提升渠道结构。

这两篇文章构成了作者对常见逻辑的拆解思考,本质在提升自己提问题的能力,提正确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反复提问和思考掌握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也就是有逻辑。

可以说逻辑思考能力相当于一个人的操作系统,如果是DOS系统或者Win95自然没有办法处理更高级的任务,只有优秀的个人底层操作系统才能在处理任务时更加游刃有余。希望这些分享可以帮到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