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让跌。

近日,某城市出台楼市新规,要求中心城区新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浪花还很大,不让涨可以理解,不让跌我们老百姓理解不了。理解不了的原因很简单,目前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上到国家下到地方政府,都在喊着控制房价,稳住房价,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

但房价真跌了,怎么也不给跌了?跌了对老百姓不是好事吗?大家都能买得起、住得上房子,国家也不用烦神了。

早在2019年,大连市就发布了限价令,当时大连也做出规定,新房不准涨价,但跌幅也不得超过5%。

2019年,安徽马鞍山市在《关于做好商品房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商品房售价,不得高于备案价格,同时不得低于备案价格10%。

其实,还有很多城市,我相信是大多数城市都有设定的最低销售价,只不过没有明文,只是从系统设置,低于这个价就签不了合同。芜湖设置的是92折,其实比这个城市还要高。早在19年,城东某盘因降价幅度较大,直接被官方叫停,不整改立即转为现房销售。

还有一些城市是通过社会团体如房地产协会、商会等来发布这些比较敏感的文件,表面代表的不是官方而实际又是官方的意思。但湖南这个城市可能有点“憨”,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布限跌令。不过一直没有挂网,我相信肯定不会挂网了,也很可能会撤销文件。

为什么不给跌?可以跌,但不能大跌。因为房地产背后涉及的产业链实在是太广、太多了,建材、装修、水泥、银行、家具、电缆、园林等,同时乙方建筑业还能带动大量的农民工就业,所以不能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过的业主看到自己的房子缩水,不去问候售楼部?不去到大楼去坐坐?

总之,肯定是为了社会的稳定,既要稳房价,又要稳社会。有些事情,可能只有是你当了老板后才能体会到的。

二,不给涨。

房住不炒,稳地块、稳房价、稳预期,天天都在喊,但总感觉房价越来越高,离我们越来越远。

实际只是去控制表面的房价,不去控源头,从源头把地价降下来,房价自然也就下来了,预期还能不稳?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想着把某商的房价压下来,又想着卖高价地挣钱,哪有那么好的事呢?

虽然有的地市在土拍方面采取的是摇号方式,但摇号的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限地价,这个很好理解。再限最高代建资金或配建租赁住房,然后再无偿代建学校、安置房、道路等。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隐性成本实际还是要算到地价上面,地价变相高了,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未来土拍趋势。

在土拍各种限制出让条件下,终于有些房企扛不住了,房地产企业也不都是傻子、慈善家,没利润,大不了不做,总比无脑拍地然后亏钱好。近期,深圳,惠州,青岛,天津等城市延期第二批集中供地,因报名房企都选择了躺平,直接罢工了不干了。

刚需躺平可没人会管你,你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说,让你受委屈了,买不起房子,我也没办法,只能在床上躺着,必须得平着躺。

而房企躺平,出让方肯定得管啊,不管怎么行,不管我的钱从哪里来,没钱经济还怎么发展,毕竟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程度还是很高的,房地产可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上层近期召开的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房企减负,减少拼配建、拼自持、拼溢价等这种不必要的内卷现象,为房企留出合理利润,让房企把重心放在好好打磨产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产品,自然好口碑,才能细水流长,做长久,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可能才是市场上所需要的土拍吧。

总之,稳地块、稳房价、稳预期的方向是不变的,房住不炒的定位更是牢牢不可撼动。不过不可能会让几代人的积蓄化为泡影,只会停留在某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未来稳定的市场状态可能是:

高端有市场——豪宅对应高端住房需求;

中端有支持——可以选择普通商品住宅、共有产权房;

低端有保障——租赁住房保证基本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