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复科举
明朝初年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科举案件,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也叫春夏榜案。这个案件的影响范围之广,政治意义之深远也算是为数不多的经典案例了,为了平息事件,笼络人心,朱元璋开杀戒牺牲了两位状元的性命,从此为科举制度开创了新的录取模式。
朱元璋虽然出身不好,但是他非常重视文化培养,他明白国家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知识不光能改变命运还能改变国运。于是建国后朱元璋大力鼓动人们用功读书,将来为国家效力,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在准备科举考试的各项制度,完善全国的教育系统。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好在朱元璋不急于求成。经过潜移默化的发展和积累,明朝终于在洪武十七年恢复了科举,三年一殿试,学子们非常积极踊跃,毕竟都想通过科举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人。那个年代中榜是出人头地的最佳捷径,天下的读书人都盼着殿试,所以科举一直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洪武三十年,出现了特大的科举案件,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二月,明朝的学子们又一次迎来了科举大考,朱元璋一直都很重视科举,这一年经过他的反复思虑,主考官的人选定为了刘三吾。
- 刘三吾祸从天降
刘三吾已经年近八十了,是翰林学士,在当时那也是泰斗级人物,他曾经还当过广西提学,那可是教育部门一把手了。之所以选中他,不光是因为他有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人品端正,明史评价他
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正直,事事公平。朱元璋对他,对这次的科举也是寄予厚望的,只可惜刘三吾因为这份厚望而大祸临头了。
终于洪武三十年三月丁丑科放榜了,第一名陈䢿福建人,第二名尹昌龙江西人,第三名刘仕鄂浙江人。因为这次科举一共录取了五十一名,全是南方人,一个北方人也没有,所以这一榜叫做南榜,也叫春榜。
其实南方人霸榜也是有原因的,北方连年征战,人才凋零,文化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又被元朝统治了百年,虽说元朝也推行文化,可毕竟不如汉人重视,所以从根本上看,南方人霸榜不能说明刘三吾有问题。
- 实事求是也有错
但是北方学子不这么认为,多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从地方考到了京城,结果竟然全部名落孙山,其中肯定是有蹊跷的,必然是主考官刘三吾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偏袒他们南方人,还说考官搞地域歧视。证据就是刘三吾老家是湖南的!
事情闹大了,北方学子联名上疏,告刘三吾偏袒南方人。朱元璋本来挺信任刘三吾的,可是放榜的结果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为了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朱元璋下令成立了一个十二人的调查组,以侍读相信为首,小组成员还包括了新科的前三名!
调查组的效率很高,经过数日的复核,调查结果出来了,张信是这么上报朱元璋的:
经复阅试卷,北方学子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考生皆凭才录取,并无不妥。
同时为了证明自己,还带来了部分南北方考生的卷子给朱元璋看。
这个结论一经公布,北方学子都不干了,这个结果让他们更上火了,一个个怒满胸膛,差点就要举着书本打群仗了。同时他们认为,不光是刘三吾有问题,就连张信也跟刘三吾串通一气,瞧不起北方人,偏袒南方。因为张信是浙江人!而且他带的卷子也是北方的陋卷,他是故意的!
- 帝王权谋
反正北方考生也名落孙山了,闹得再大他们也不怕,事件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终于,朱元璋为了平息这次事件,五月下令新科状元陈䢿,侍读张信凌迟,张信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罪名是被告发曾得到刘三吾的授意。朱元璋出手就杀了两名状元,其余调查组的人也被发配了,刘三吾最后落得个充军的下场,因为实在找不到罪名,就把刘三吾归到了蓝玉余党之列。没办法,不杀人不足以平民愤。不过还是有人躲过了这场灾祸,他就是新科第二名尹昌龙,原因是他复核试卷后,开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学子…这个结果就可以说明事情的的本质了。
处罚完了不算,为了平息北方学子的愤怒,和政治维稳,朱元璋亲自主持考试和阅卷。这次放榜第一名韩克忠,第二名王恕,第三名焦胜,一共录取了六十一人,都是北方人,所以叫北榜,也叫夏榜。因此,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案件被称为南北榜案。
如果单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其实不该分南北地域录取,但是从政治角度看,为了国家稳固发展,为了兼顾均衡,分地录取就很有必要了,这样也不至于埋没人才,同时又笼络了人心,对国家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区学习的积极性都是有帮助的。
后来到了明宣宗时期,定下了会试,南北中三卷。在这种制度下,明朝的科举总算是达成了平衡。一直到康熙年间,才改成了分省录取的模式,时代在进步,制度也越来越完善了。
南北榜案不能只看表面,他背后的政治意义更加重要,政治无处不在,从文化也能看到政治,朱元璋的帝王权谋,刘三吾和张信以及新科状元他们无法明白。他们成为了权谋的牺牲品,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杀人是因为需要,与犯罪无关。但,这就是历史,不可或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