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写完《什么是高中物理》,很多朋友就在文章下留言:好家伙,这么长,这是写了一本书啊;第一次知道一篇文章可以写这么长;跪求电子档,我要打印;直接出书吧……

我觉得大家说得有理,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去京东、当当搜“什么是高中物理”都能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内容

01内容

既然是从文章来的书,大家肯定关心书的内容和文章的异同。

我在写文章时,一方面担心字数过多(所以尽量只写主线),另一方面又担心忽略了其它重要的支线,久经权衡形成了最后的文章。

现在可以写书了,不用担心字数限制了,那自然就可以把原来想写但是没写的部分加进去。但问题是,这些内容要怎么加呢?

一开始,我想的是在原文章相关的地方插入对应的支线,把当时只能一笔带过但又很重要的东西补上。然而不行,因为文章的上下文关系非常紧密,逻辑也非常自然,想另外加东西根本加不进去。

于是,我就决定把要加的内容以扩展阅读的方式全部放在最后。

在这一版里,我加入了三个支线主题: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世界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到广义相对论。这三个扩展阅读在书籍的目录里可以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个扩展大概占了原文的一半,因为《什么是高中物理?》主要讲的是牛顿力学的框架和脉络,秉着不从天而降的原则,我给它补齐了前传(从亚里士多德如何进到牛顿力学的)和后传(从牛顿力学又如何进入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让大家能够更立体的把握整个思想。

这些东西我在原文里都提过,但不能深入讨论(不然就偏题了),所以在书里给它补全了。当然,如果大家还对什么相关话题感兴趣,我们可以再讨论,我可以在后续版本里再加进去。

除了添加的这三个扩展阅读,另一个变化就是我们添加了很多漫画插图。出书嘛,涉及到版权,网上的那些图片肯定是不能直接用了的。于是,我们索性就把所有的插图都做成漫画,找专门的插画师来画图。

所以,大家在书里就会看到这种风格的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的,主要就是修改一些错别字,某些地方换一些更适合书籍的表述方式,在有些地方会做一些非常小的调整。

02适合哪些读者?

02适合哪些读者?

书的名字叫《什么是高中物理》,内容也是试图从更高的视角梳理高中物理的逻辑。所以,对于高中生,不管你是想重新认识一下物理,还是想考个更高的分,这都是不错的。

当然,虽然谈的是高中物理,但毕竟是科普书,所以它还是非常通俗的。初中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高年级的小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也是可以看懂这里的主要思想的。

另外,中学物理老师拿它做个教学参考,已经毕业的朋友,想重温一下当年的物理也是不错的~

03购书规律

03购书规律

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买了这本书,有人买一本,有人买两本,有人甚至买了五本、七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我就发现了大家的购书规律:家里有一个孩子的,买一本;家里还没有孩子,但是有一堆侄女外甥的,有多少人在念中小学,买多少本;还有的,自己的孩子有多少铁杆朋友的,按情分买着送……

我……

敢情我这书大家买来都不是自己看,都是买来送孩子,送亲戚,送同学朋友的啊!今年暑假不收礼,收礼只收《什么是高中物理》?侄女外甥或成最大赢家?

不过我一想,群里的朋友都提前看我的文章,这么做也可以理解。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书里的内容比文章多了一半,有新鲜干货~

04期待

04期待

今年高考分数线出来的时候,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让我非常震惊:历史类分数线普遍比物理类分数线高太多太多了,辽宁省的分差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0分(历史456,物理336),想想我们那会儿都是理科分数线比文科的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太多人选择了历史,放弃了物理。而在大学的招生里,理工类比文史类普遍要多,这么多人选择历史,分数线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当然,有些人选择历史,是因为自己的确非常喜欢历史。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批人是因为太不想选物理了(大概觉得物理太难了),转而去选了历史。我记得我们那会儿,理科和文科的比例一般是4:1,但是现在有些省的比例都快接近1:1了,这样历史类分数线能不飞起来么?

我当初写那篇文章,现在写这本书,都是希望大家别怕物理,物理这么美的东西,你怕他干什么呢?我们只要把物理的体系和逻辑理清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物理,你会觉得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都会变得非常自然,物理是大自然写的诗歌

所以,我们要在开学之前把书赶出来,让大家在暑假里能好好想一想物理,理一理物理。万一你看着看着,物理这个原来的丑小鸭就变成白天鹅了呢?

物理这个事情,往小了说会影响你考取理想大学的难度,往大了说关乎国家未来科技的命运。物理学在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想想《三体》中的物理学),不然,你以为国家为什么理科生非要你选物理不可呢?

作为一个科普人,我能做的就是把那些看起来高深复杂的东西拉下神坛,让它们也能说人话,也能平易近人。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京东和当当都是49包邮,如果只买一本就还要邮费。如果你想凑个单,我推荐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最近我就在一边写量子力学的科普(学习量子力学),一边学习西方哲学,《十五讲》是极佳的哲学入门读物。当然,你要是不想凑单,买两本(包邮)送人也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