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此和尚,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区)人,五代时后梁高僧,号长汀子。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此”。
据传说,契此和尚俗姓张。他是一个游方僧人。经常背着一口布袋出游四方,所以被人叫做“布袋和尚”。又因圆头大耳,身宽体胖,整天袒胸露腹,笑口常开,好做善事。被传为弥勒佛之应化身。
《宋高僧传》最早记载契此生平,说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常背着布袋去街市上乞食,也不忌口,鱼肉都吃。对于住宿也不讲究,曾卧于雪中而身上无雪,众人皆奇。
明州评事蒋宗霸曾经拜契此和尚为师,追随他云游三年。两人在长汀溪中洗澡时,蒋宗霸看见契此背上有四目。
契此和尚于后梁祯明三年(917年)三月三日,圆寂于岳林寺东廊盘石上。圆寂时自称是弥勒佛的化身。偈云: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契此圆寂之后,人们便依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形象。这种善良、可爱的形象,让人倍感亲切。已经远远不同于印度佛教中那种庄重威严的佛像。
在供养弥勒佛的殿堂上,常见这样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作为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高僧,契此留下了很多神话故事和蕴含禅机的诗偈。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就是《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教徒含有修行之道和人生哲理的诗作很多。《插秧诗》以常见的田间劳动,引申出做人的道理,同时又能很好地阐明了佛教的哲理。所以流传很广。
开篇一句“手把青秧插满田”,简明直接,描述了农人在稻田中插秧的情景。等到我们读完全诗,再回过头来看第一句时,会发现,这里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
接下来的“低头便见水中天”是插秧时常见的景象。低头劳作时,可以看到水面上倒映的蓝天白云。
做人要抬头,做事要低头。一个人想要很快插好一块稻田,就需要勤勤恳恳低头插秧。这样才能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
《增广贤文》说:“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另有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都是在告诫人们,做人做事的时候要光明正大,不可欺瞒。
契此和尚的这首诗,则又将这个说法推进了一步:抬头看天,低头也能看见天。不论是低头还是抬头,不论是神明还是青天,人都要心怀光明,堂堂正正。不能因为处境有所改变,就不顾伦理天道,肆意妄为。修行之心,不可轻易动摇。
在种稻时,要想有一个好收成,除了插满稻田,合理种植,还要确保秧苗的质量。不能一味贪多,求快。那些不好的秧苗,根部腐烂的秧苗,要果断地舍弃。
佛家说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由六根生出六识:视、听、嗅、味、触、意。从六识显现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不净,贪取六尘过多,就会造成无穷的恶业。
插秧时,健康的秧苗才能成稻;修行时,六根清净才能远离烦恼,才能成道。所以说“六根清净方为道”。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看第一句“手把青秧插满田”,种田时,要勤快,要合理密植,尽可能使田地一片青葱,这样才能硕果累累。生活上要追求富足,工作上要力求完美。是一个不断积累,做加法的过程。修行时则相反,要不断地减少,舍弃。
怎样才能做到六根清净呢?契此和尚在诗歌的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的时候,人是一边向后退一边插秧。退到头了,一行秧苗也就插完了。看起来是不断在后退,手里的秧苗越来越少,其实越后退,离插完秧越近。
人生在世,每件事都争先,都好强,未必就能成功。反而往往容易一败涂地。有时候舍弃就是得到。就像插秧一样,看似后退,实际上是前进。与其争破头挤向一个拥挤的所在,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过于执着,不如随缘。尘世之中,执着的感情,可能会造成伤害。做事的时候,过于偏执,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修行路上,如果一味地想要成佛,想求福报,想着去度众生,功利心太重,也许就会走火入魔,走上邪道。以恬淡的心境看待尘世变迁,这样才不会陷入虚妄之中,才能获得人生的乐趣。
契此和尚的这首《插秧诗》,从插秧说起,层层推进,既包含了学佛修行之道,也富有人生哲理。让人不得不赞叹,开口常笑的大肚和尚有大智慧,大觉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