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果妈妈

常书鸿先生(1904年-1994年),是敦煌研究所的创始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敦煌守护神”。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油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纪念常书鸿先生》一文中提到,数十年来,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扎根敦煌,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为保护和弘扬祖国的瑰宝、人类的文化遗产做出来卓越的贡献。

常书鸿先生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敦煌艺术

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他忍受了极度恶劣的环境、穷困的生活,经历了妻离子散和团队离解散的双重压力,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坚守敦煌,为敦煌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身上流淌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他一生都一个信念: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

01 出生于西湖边,留学法国一画成名。

1904年惊蛰那一天,午时雷雨交加时刻,常书鸿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景色迷人的西子湖畔。

他从小跟着三叔学画画,喜欢画画,还自己找《东方杂志》上印出的彩色泰西名画来学。

后来考入浙江工业学校电机科,第二学期改选了染织科,在学习期间,他常常看织染图案,还悄悄参加了名画家丰子恺、周天初等人举办的西湖画会。

每逢周末到西子湖畔写生,还搜集国内外名家彩色画片临摹,毕业因表现优秀被宣布留校,但心中一直有个法国留学梦。

1927年,常书鸿奔赴法国留学,1932年,以油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里昂国立美术学习。。

在往后待在法国的10年里,常书鸿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他的油画作品,多次跻身法国国家沙龙展,先后斩获三枚金奖和两枚银奖。《裸妇》 作品被收入里昂美术馆

事业顺利,常书鸿的家庭也很幸福,他在法国结婚生子,拥有美丽的妻子和女儿,生活祥和、幸福和美满。

绘画艺术上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有成功的事业、有幸福的家庭,一切都很美好。

但有时命运就是天注定吧。

02 塞纳河畔邂逅敦煌,毅然回国。

1935年秋的一天,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常书鸿偶然看到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全书共分六册,约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他感到震撼。

为了敦煌艺术宝库,为了把古典艺术的精华发扬光大,他克服困难回到了阔别10年的祖国,想投入到敦煌的保护中。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从1936年回国,一直到1942年,经过6年的坎坷风雨,终于得到可以去敦煌的消息。

1943年,终于凑齐了班子人员,他们一行6人身穿老羊皮大衣、戴着北方的毡帽,顶着高原早春刺骨的寒风,开始了一生难忘的敦煌之行。

从此,中国油画界,少了一位优秀的油画家,敦煌来了永久的守护者

当真正到达莫高窟,才发现窟前放牧着牛羊,洞窟中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洞窟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还有当地牧民在做饭烧水的,并随意损坏树木。

忽地,砰然一声巨响,三层上面的洞窟崩落了一大块岩石,随之就是令人呛人的尘土飞扬!

常书鸿不胜感慨,这担负在肩上的任务将是多么艰巨啊!

03 苦渡难关,却遭遇家庭破裂和团队离散双重打击。

到了敦煌,各种条件不支持情况下,常书鸿先生依旧是列出了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测绘石窟图、窟前除沙、洞窟内容调查、石窟编号、壁画临摹等。

其中,为了保护石窟群,保护树木以防风沙。

常书鸿会同敦煌各乡民工起早贪黑干了50多天,筑起一道高2米,千米长的土墙,这对保护洞窟和林木起了很大作用。

清除积沙的工作,是一件繁重的劳动。

为了处理洞窟内外的流沙,为了给雇来的民工鼓劲,常书鸿自制了“拉沙排”的工具,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推,还喊着号子,互相比赛。

治沙的同时,常书鸿开始带头植树,在这里,常书鸿视草木为生命。

恶劣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考验着人,生活条件艰苦,四五个月了,分文没有回来,棘手的苦难也一个接一个。

常书鸿常常都是天亮出发,天黑才能摸黑回到家,常常是精疲力竭。

来到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张大千,临走离开莫高窟时,对常书鸿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书鸿,这可是一个长期的无期徒刑啊!”

对于常书鸿而言,敦煌修护工作是他的理想,再难再累、再多打击,他也义无反顾留下来。

却没有想到,在艰苦的条件下,家庭和团队也出了变故。

与他相守20年的妻子,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艰苦,竟然留下常书鸿和儿女,决然离开了敦煌;

1945年,又接到国民政府通知,宣布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同事、员工一个个离开,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真是给遭遇家庭变故的常书鸿,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为了保护敦煌,常书鸿如同狂风恶浪中的孤舟一般,到处写信呼吁保留住敦煌研究所,没有经费也坚决不走,守护住敦煌历史文化。

04 经历了人间悲欢离合,情和魂都永系敦煌。

在《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常书鸿先生的一生,他留学法国,学习油画,国外功成名就,财富和地位都有了。

却依然选择回国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不论遇到何种困难,坚持他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坚持他对敦煌文化艺术事业的保护,所有的艰难困苦都一一克服,终其一生,不忘初心。

读完常书鸿先生的这本自传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不仅是一本常书鸿一生奋斗的记录,更是一本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还是敦煌文化的普及读本,常书鸿先生面对困难永不妥协、不忘初心的精神也会一直激励到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