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光明智库曾于2020年11月采访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他1994年来到林场工作,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林场场长。一起听他讲述他所见证的塞罕坝林场。
点击视频欣赏塞罕坝林场风景
00:50
守护华北大地的“绿色明珠”
讲述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陈智卿
我的小心愿:“期待未来15年,有更多接力者投入到守护‘绿色明珠’的事业中来。林场的未来,一定会如这片无垠的林海一般天开地阔。”
1994年7月,我来到塞罕坝林场工作。26年里,我从一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林场场长,见证了林场的飞速发展。
58年前,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于是,369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热血青年来到塞罕坝,开始艰辛创业。林场气候恶劣、冬季严寒,几乎天天刮白毛风,我们住窝棚、马架子,挖地窨子,但大家毫无怨言,都想着先治坡、后治窝,先搞好生产,再改善生活条件。
林场的建设发展历尽波折。比如,一开始运来的外地苗木适应不了塞罕坝的气候条件,当地人就不断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苗木供应的问题。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经过近60年发展,塞罕坝林地面积达到了11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82%,林木总蓄积量为1036万立方米,生态环境成功修复,百万亩林海成了华北大地上一颗“绿色明珠”。
近几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始了“二次创业”,努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林场建成了雷击火监测系统、无人机监测、红外探火雷达、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防火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北斗护林员巡护管理系统等防火体系,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火情监控体系,保持着建场以来从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生态环境好了,森林资源丰富了,游客也多了。老百姓开始采集售卖林冠下的山野菜、蘑菇,建设农家乐。我们对森林旅游的开发进行有序引导,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这让我更有干劲。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全国森林经营示范样板,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左右滑动图片了解更多塞罕坝今昔对比
(本文刊登于2020年11月03日07版光明视野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1/03/nw.D110000gmrb_20201103_1-07.htm)
公众号制作:陈之殷
图片、视频资料提供:塞罕坝机械林场
视频制作:陈之殷
审核:王斯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