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吴谢宇因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数罪并罚,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法院的判决,距离他亲手杀害母亲已经过去6年,然而在这6年间,关于他的社会舆论却一直没有停过。

庭审上,吴谢宇声称,自己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因为童年时父爱的缺失。

“没有爸爸的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

爸爸在世的时候,会带着他去打篮球,通过篮球,他给了吴谢宇一个能够宣泄的途径,让他不至于失去所有的快乐。

吴谢宇父亲过世后,唯一的情绪宣泄途径也没有了,沉默寡言的母亲很少与他交流谈心,不论是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为了不让他在学习上分心,母亲都不会跟他说。

吴谢宇在学习上可以称得上没有一点瑕疵。

2009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福州一中。

2012年,吴谢宇被北大提前录取,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北大之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吴谢宇“学霸”的光环也并没有被磨灭。

大一,就获得了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大二,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

不仅如此,吴谢宇因为想要出国留学,在GRE考试中特别优异的成绩而取得了奖学金。

吴谢宇并不像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书呆子”,只会“读死书”。

他的学习生活极度自律,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在班级里担任班长一职的他,有着不错的人缘。

吴谢宇家的老邻居说,他们一家都很安静,没有人大声大气地说话,都是斯文人。

吴谢宇的完美可能和他的母亲有关,因为他的妈妈谢天琴在别人的眼里也是这么一个完美的几乎没有缺点的人。

父亲在2010年因癌症去世后,吴谢宇对母亲更加贴心,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种习惯从高中到大学,也没有改变过。

有网友翻看他的社交媒体主页,还有他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如果拿你身上20斤肉换取母亲的十年长寿,你愿意么?愿意的请转发。”

写到这里,看似完美的吴谢宇并没有任何杀人动机,那么他又是为何对母亲下此毒手的呢?

上大学后的吴谢宇,在外人看来一切正常,但内心已悄然开始发生变化。

进入北大后,他经常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时常去医院检查,此时心理已然出现问题。

他曾跟母亲透露过自杀的念头,母亲听后却说:“你要是死,我也不活了,你先给我弄死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他觉得如果我死了,妈妈一定会活得痛苦。

于是,吴谢宇开始策划了这起近些年来惊动全国的弑母案。

谁能想到,将生养自己的母亲杀死,竟然是出于对妈妈的“爱”。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走向极端?

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可能很多人都会意识到问题出现在了他的家庭教育上。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吴谢宇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应付现实、应对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想必他母亲至死都没有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杀她?”

李玫瑾教授所说的他内心是空的,是指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驱力

没有对学业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更没有对生命的敬畏。

从出生到案发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着想。

吴谢宇从小就知道,学习好、考上名牌大学,会让父母感到骄傲,也会让他们有面子,所以他就努力读书。

每当考出好成绩,他都能看到父母脸上满意的神情,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让父母高兴是自己应该做的。

甚至,有一次父母带他去他并不喜欢的地方玩,但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还是跟着去了。

所以,他的懂事、听话、努力学习,其实都是在维持着一种人设,这个人设是父母理想中的模样。

父母如果过于把孩子往“理想型”方面塑造,这其实是一种精神阉割。

《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母亲周春红逼着他喝牛奶的片段历历在目,映射出无数家长的真实写照,满脸写着“我都是为了你好”。

丈夫去世后,吴谢宇成了本来就没有多少社交母亲的唯一关注和寄托,这一点和周春红同样是如出一辙。

一般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青春期里会出现强烈的反抗,但吴谢宇的青春期经历了父亲的离去,逆反心理无处释放,内心的压力一直积压在心底。

吴谢宇杀害母亲后,去酒吧打工、出入各种高消费场所,这正是他摆脱母亲20多年来压制后的释放。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和教育方式

若是把吴谢宇犯下的滔天罪行全都归结于家庭教育问题,甚至对他表现出过度的同情,那就有问题了。

全国那么多父亲早逝的家庭,为什么偏偏只有吴谢宇会杀害把自己养大的母亲?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人人养儿盼聪明,其实,聪明儿女更难养!”。

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把母亲当成一枚棋子,并且残忍杀害,与理与法,都不值得被原谅,必须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

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需要随时停下来反思和自省,所谓最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成为他心中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