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一直说的是,自助助人。希望我的个人成长日记,也能观照到读者。在做倾听的时候,我发现,在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他们有的困惑,我也存在。或许,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人类走过的路,都是我走过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咨询师问我,如果你想要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人要活着?可能我给不出你答案”。我笑了一下,答案在问题之中。

当时我只是在想,这个世界到底什么才是永恒的?有些人不小心闯入我的世界,然后又头也不回地走掉了。我看见他们进进出出,里面空无一人。什么东西都不属于我,我也不曾拥有过什么。

之前小于问我,“如果你有爱人,你会接受对方不爱你了吗?”

只要他告诉我,“我现在不爱你了,我们分开吧。”我就能做到不纠缠,不打扰,一别两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好想骗自己,我一点都不难过,我一点都不伤心。本来,刚出生开始,我就一无所有。

哀悼/告别

只有完成哀伤,哀伤才不会真正影响你。

据哀伤心理咨询理论,哀伤不是可以回避的,它需要表达出来。

玛丽娅·特萝翠(Maria Trozzi)说:“切记,要想使哀伤减轻,最好的方式不是隐藏哀伤,而是把哀伤表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8.30

上上周跟心理咨询师聊的恐惧情绪,上周聊的是烦躁情绪。然后心理咨询师问我,这两个有什么关联性?

我之前特别焦虑,然后我发现应对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是活在当下,呼吸冥想,正念都有效果。

关于烦躁,这种情绪经常发生,拿今天来说,我在做呼吸冥想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的快递要到了,今天是否在家,然后是签收的时候需要付款。然后我就特别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嗯,这个事情在我的意料之外,或者说,它不在我的规则范围内。我自己买东西通常都是先付款,然后再下单。结果,收到的“礼物”居然让我付款,有点气愤,感觉很不爽。

在工作中,我也经常感觉烦躁,原因基本上都是破坏了我的规则。我想着,下班后就好好休息,结果,一直开会,拖延一个半小时。或者临时又有事让我去处理,这些都会让我觉得很烦躁。

烦躁的背后,不止是因为破坏了我的规则和计划,也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变动,可能还有恐惧心理,感觉自己无力去处理这些事,或者这些事又给自己增加了麻烦,带来了负担。

一件事需要我花费多余的时间去处理,或者说,占据我的私人时间,这就会让我烦躁。

我自动化思维依然会把事情当做问题,麻烦,负担来看待,想的基本上都是负性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本质问题吧。

自动化的负性思维,无意识地把事情当做问题/麻烦,然后产生焦躁等情绪,不断地内耗,这才是我想解决的心理困扰。

这种内耗来源于恐惧,恐惧自己不被环境接纳,恐惧自己遭到排挤,恐惧自己没有容身之处,恐惧自己会饿死……甚至我觉得,很多人的身份焦虑,背后也是一种死亡恐惧。

看过亚隆的书,无根感,死亡恐惧,也一直存在我心里。

有时,我也会试探关系,告诉别人,我的感受,看看他是否接纳,是否可以为我托底。但是,很遗憾,我发现,是没有人能承接这份恐惧的,也许,他们看见了,但是他们装作没看见。或许,我只是想听到一句话,“没事,我会给你托底的。”

是的,这句话只能对自己说。当情绪像海浪一样席卷过来时,偶尔我也会放纵,任它卷入我的身体,去感受它,拥抱它吧~

2021.8.29

晚上做呼吸冥想时,有两个好的体验。一个是,我终于可以放声哭泣了;另一个是,我感受到自己的创伤痊愈了。

是的,我的情路坎坷,原生家庭也有点问题。脑海里闪现一个画面,我的脚扭伤了,不能前行,但是,我想要联结的人,他们一直往前走,他们没有看到我的伤痛,把我甩在后面。我没有力气跟上去,又气愤又难过,我也知道 ,这是离别的开始

对于丧失,对于失去,对于迫不得已的分离,确实会带来创伤性体验。

以前,别人说我情路不顺的时候,我会心里不舒服。嘴上满不在乎,有什么了不起,很多人没有感情照样过得很好,心里依然会有一些向往吧,一生一世一双人。

做呼吸冥想的时候,这次已经不再是胸腔里感觉堵塞,而是明显的感觉背部不舒服,好像有薄薄的一层铁,压在背部。太阳穴也有点刺痛,微疼。

为什么说感觉创伤痊愈?是因为感觉自己又重新拥有了力量和勇气,可以重来一次。once more。如果你还待在泥坑里,别担心,这是蓄势待发前的准备。只要还有呼吸,那么就还有希望。

谢谢你啊,郑立寒,一直陪在我身边。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可以好好照顾你,可以保护你。我爱你,永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8.29

发 现自己总想要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表现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

有时看见别人写的东西,心里忍不住吐槽,品味真low;听见别人讲话,忍不住想要插嘴,想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当不能插入话题时,心里就会涌入烦躁的情绪。

仔细想想,为什么你总是需要表现自己很厉害?难道别人认可你,你就真的很厉害?为什么,你不能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为什么,你需要别人的认可?或许每个人都一样吧。越是内心虚弱,越是内心价值感低,才越想要证明自己很优秀,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

刚刚跟心理咨询师聊了一会儿,情绪又被勾出来,用一幅画面描述自己就是,感觉自己是隐藏在暗夜里的某发光体,一直等待被人发现(欣赏和看见)。

父母看不见真实的我,他们只看得见我的成绩,薪水,那些数字化的东西。这些让我觉得很难过,很伤心,他们如此功利性地对待我。甚至,我心里还有恨意,等你们老了,看你们怎么办?

在小组里,我曾经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希望别人停下来听自己讲,这个时候我都会有点同情,他们在生活中很少被真正看见,真正被倾听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事要处理,在聊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心不在焉地听,或者自恋地听,或者防御式地倾听,当对方没有感觉自己被看见时,会觉得自己在对方心里如此不被重视,自己被对方忽略,两个人的对话就是情绪的对垒,继而产生隔阂。

我今天心里不舒服,就是感觉自己没有被真正倾听,自己没有被真正看见(重视)。

反躬自问,那我表达的意思够清楚吗?我表达的意思真的被别人理解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8.29

这个周末连续两天做倾听,每次心里都被勾起一些情绪,有点烦躁。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听别人讲述一堆理论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都是别人的实践认知,又不是自己的经验,听了也没用,而且本质东西还需要自己去实践。我自己去实践,获得的感受,才是真实的,而且也更加深刻。

我也不喜欢别人重复讲述一些事情,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意思。可是,一个人陷入情绪中,不是一时,很有可能是一阵子,我应该对别人多点耐心。

或者我对别人的故事更感兴趣,而不是一个人,他此刻状态怎么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如此纠结?


那些回应倒成了一种惯性模式,并不是出自于内心,真实地对一个人感兴趣,真实地想要关心他。

当我去倾听时,我听到别人的感受,我急于去表达。

这急于表达的背后,出自优越感和胜负心。

因为如果我是讲述者,我更希望自己能多说话,自己是话题的中心。所以,当作为倾听者时,我也无意识地认为,也应该让对方多表达,而不是自己把控话筒。

然而,当你急于表达自己的时候,想要证明自己多么厉害的时候,想要让自己胜利的时候,很有可能,你是听不到别人的声音。此刻,你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你听不到别人的心慌,你听不到别人的担忧,你听不到 别人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8.29

关于自信:过去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自信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全然。

当我在受到诱惑时,我选择了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让自己过上好生活。当我做一些事情时,我非常有自信。

关于安全感:很多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恐惧,慌张。我以为自己没有安全感,但是对比某些人,其实我非常有安全感。

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喜欢冒险,很少稳定地在一个公司工作,如果我心里没有安全感,我会选择安稳地工作,而不是让自己动荡不安,各种折腾。

过去,我总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为什么别人都有,而自己没有?于是,特别焦虑。渴望立刻马上就拥有。好像推延一分钟,就耽误了生命最好的年华。

过去,我总是盯着自己不足的地方,像个严格的老师拿着教鞭,“看,你这儿又错了”,“你怎么做成这样”,“你还有进步空间”……好像自己总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现在想来,其实,自己拥有的东西真的很多啊。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啊。我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我从来不缺朋友,我父母健在……

放松点,这个世界很美好~

作者简介:郑立寒,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心理自媒体人,专注“心灵成长”和“自我探索”。关注并私信我,回复“蛤蟆”,免费领取《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电子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听/咨询加微信:zixunxiaobei

情感/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在看” 活出真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