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养老板块的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您提到嘉实基金大养老板块的一个特色是团队协作,我想了解一下,为什么相比其他板块,养老基金的板块更加需要团队协作呢?

王茜:因为大养老涉及的资产类别是非常多的,固收团队或者股票团队主要集中在单一类属上,但是对于养老金来讲,因为它是长线资金,它涉及的投资类属,从现有来讲,包括非标资产、股票、债券,同时涉及的策略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单一类属的策略,以及一些对冲的绝对收益策略。

在多资产、多策略的背景下,让一个人把所有的资产类别、所有的策略全部覆盖住,让他在每一类资产上都做到极致、在每一种策略上都做到很娴熟,这真的是不可能的。考虑到资产类别和策略的多样性,我需要使用团队,把大家组合在一起。

同时,对于养老金资产,因为每一个养老金持有者的到期年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要求的是当期的业绩要稳定。比如同样都是2021年退休,不能让持有者在1月拿到的钱和在12月拿到的钱差别超过10%,这样他是受不了的。所以对养老金来讲,既需要它当期业绩的稳定性,又需要它长期业绩的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用多资产、多类别、多策略去不断平衡,所以一定需要一个团队。

问:我比较好奇,您在这个团队里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茜在团队中,我可能像是一个舵手,我来决定整个的方向。除了投资之外,可能我是成员们的主心骨、精神支柱。而他们对于我而言,是我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也是我的支柱。

我们期望我们的团队是一个明星团队。实际上每个人的角色在不同阶段都会有差异,但我们不是那么计较。在我们的团队里面,活是大家一起干的,出了成绩,永远都是大家的;出了问题,一定第一个是我的。在这样一个有一定容错文化的团队中,所有的东西都是透明的,团队成员觉得不满意了,可以随时跟我沟通。在我们的团队中,我之于他们可能既是团队的领导,也是他们的大姐姐。

问:您刚才也说,养老资产配置需要追求的是平衡,您的团队里面也要有这种容错文化,大家在做一些协同合作的时候,为了追求团队的共同目标,会不会也要有各种妥协和磨合?

王茜:会有的。我觉得所有的妥协或者是所有的互相谦让,前提是整个环境是公平的。只要所有的机制是透明的、公平的,你对他的行为是认可的,我觉得就可以。

实际上对于一个团队来讲,大家所担心的不是自己当期有多有少,或者是短期的认可,如果合作的时间长了,如果他相信你、信任你,他是愿意承受短期的起起伏伏的。投资跟人生是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类似的,前提就是他们相信你的公平,他们也知道在退让的背后,或者从长期来讲,对自己是有利的,对团队是有利的。

所以一个团队里面,最核心的实际上是信任,一定要相互信任。但信任的基础是他对你的容错是认知的。

所以在我们这个团队里面,大家会分工、会合作。但是如果某一个年度轮到你最擅长的类属,你一定要发挥你的作用。你做得多,逻辑上一定是回报多的。对于做投资的人来讲,只要他的预期是明确的,同时他的内心是平和的,短期他是能够承受的。

问:我们知道,王茜总在投资领域从业了将近20年时间,应该说是公募圈子里从业经验最长的基金经理了,您长期关注大类资产配置的策略,您觉得养老金的资产配置和传统的大类资产配置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王茜:从我的角度来讲,养老金的资产配置和传统的大类资产配置,逻辑上是一致的。唯一的不同点是,养老金,因为它还是一个团队作战的游戏,不是说我只给我的投资人一个绝对收益就可以,我在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除了要考虑长期的绝对收益目标之外,还要考虑相对排名。

所以我们在做大的资产配置的时候,长期的东西一定是要坚持的;而在短期的过程中,我必须要平复各种各样的投资人,包括我自己的基金经理团队,他们内心上的这种波动。

我们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除了战略性的资产配置之外,还要在战术性层面上做一些调整。虽然我们知道通过择时最终获得的超额收益可能很低,但是我们也要做,必须要做。相对于做长期的资产配置,在战术层面上,也有一些不得不做的东西。

问:据我了解,您的团队其实非常年轻,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回报了,可能很多成员跟您共事了很长一段时间。像您刚才介绍的,基于养老板块的资产配置的一些特点,您组建这个团队时有什么样的一些想法?

王茜:我们团队是在2020年年底才正式成立。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重整的团队,团队班底是一直跟我做公募、做社保的同事,然后跟原来公司的年金团队合并,还有从其他团队归进来的一些同事,加起来现在可能将近20个人,最初可能只有8个人左右。

嘉实在大养老业务上是有起伏的。我们在2015年以前可能是业内最牛的团队,2015—2020年实际上是停滞的,所以对于我们原有的团队来讲,大家心里面是憋着一股劲的,我们希望重回巅峰,这是信仰。而且我们过往的业绩还不错,也希望能够在社保和养老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这群人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

这个团队因为有核心的文化,当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之后,这些人很容易被原有的合作文化吸引,或者说融入其中。所以虽然2020年下半年整个团队才完全到位,但是2021年以来,我们的业绩还是比较理想的。

团队永远是在一个磨合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团队中,我觉得信任是存在的。只要有信任,我觉得后面的事情都不是大的问题。

问:王总是2008年加入嘉实的,此前管理社保产品,近两年投研方向的重心可能是偏低回撤、低风险的一些资产和产品,您能不能跟各位投资者分享一下自己做回撤控制的一些心得?

王茜:我是2002年进入基金公司,2003年开始当基金经理,我当基金经理管理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二级债基。

十几年下来,我对各个类属资产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在我的感受中,资产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之前跟大家分享的,股票市场的长期alpha是很确定的,但是短期来讲,尤其是在熊市的过程中,你用alpha是对抗不了短期的beta的下跌的。所以我觉得资产配置必须是要做的。资产配置的核心的点,就像臧金娟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做好下行风险控制。

所以第一个层面,一定要做大类资产配置。尤其是对于低风险偏好的产品和委托人,一定要做资产配置,目的是控制极端的下行风险。

在第二个层面上,必须要坚持住。在低风险的产品里面还是要做细分的,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比如在二级债基中,我们现在的细分实际上就跟我过往的经历是有关系的。

你想让一个基金经理在股票市场上涨的时候表现特别好,下跌的时候又要特别能做回撤,在一个类属上,基本是不现实的。你必须要让他保持自己的风格,人的风格跟产品的风格也是要相匹配的,在这个风格中坚持去做就行了。所以在做资产配置时,你对你的产品,一定要在波动性上做细分。

为什么我自己对养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一个原因就是养老体系的建立,确实跟嘉实整个的投研文化,包括我自己将近20年的投资实践经验,是相关的,所以我们做出来了现在的这种体系。包括我们大养老的这种低回撤产品的投资管理模式,包括在产品的构建、策略的拼插上,都体现了以往的实践经验。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