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学!了!

9月1日,

在家长们盼星星、盼月亮的引颈以待中,

“神兽”们终于“归笼”。

宝爸宝妈们的心情是这样的:

部分父母甚至在朋友圈喜极而泣。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之所以频频在开学季出现,一方面是家长属实为孩子们的假期作业操碎了心,另一方面就是受疫情影响,假期出行机会减少,部分孩子“宅”在家沉迷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和正常作息。

说到网络游戏,那就必定避不开国家新闻出版社署下发的“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条令这个热门话题。

依条令规定,未成年玩家在网络游戏里的时间,限定于每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20时到21时之间,这意味着未成年玩家们每周最多只能有3个小时的游戏时间。

条令一出,家长欢呼雀跃,孩子“遍地哀嚎”。但如果天真地以为依靠限制游戏时长,孩子们就能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就大错特错了。对孩子们而言,丰富多变、千姿百态的社会是充满诱惑性的,所谓的网络游戏,只不过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的“沧海一粟”。没有了网游,还会有短视频、小说等潜在“选手”候补。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而且强制管理,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对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家长想让孩子戒掉“网瘾”,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如秉承“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的原则,从家庭教育着手,逐步淡化此类外来诱惑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教会孩子何为“节制”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想让孩子懂得何为“节制”,万事做到适可而止,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可以制定规则,和孩子互相监督执行,严于律己才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可以更有效的说服孩子。同时,父母还要做到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孩子有节制的玩游戏,不沉迷于游戏,适当接触一些寓教于乐或益智类游戏,可以说是有益无害的。

强化孩子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与沟通

青少年时期,孩子们的大脑快速发育,脑细胞的活跃速度几乎是成人的两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思维速度非常快,因此家长要抓住机会开发孩子的大脑,如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去没有去过的地方,通过陌生的环境、新鲜的事物,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和孩子共同参加一项活动,增强亲子关系,并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亦或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知识的乐趣和力量,持续强化他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与沟通

当孩子拥有了一个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休闲娱乐空间,且学会了自我节制,自然会对网络游戏主动说“不”。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孩子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落实“双减”政策,帮助学生“减负”后,也应当考虑如何利用好孩子的课余时间,帮助孩子主动感受真实世界的精彩与美好。

只有社会全面发力,才能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在教育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