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发绣技艺省级传承人——周莹华

人物简介

周莹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其工作室为江苏省非遗保护单位。她出身于刺绣世家,父亲高伯瑜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办人之一。周莹华精于绣制各类刺绣艺术品,尤其善于绣制发绣。其所绣制的刺绣品被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等世界名人收藏。

多次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的金银奖,被誉为“中国发绣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发绣《维摩演教图》被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2006年2月,又应“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邀请,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进行艺术巡展,宣传中国文化。2011年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绣,运用头发绣制的绣品。头发具有特殊性能,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褪。发绣以发代线,利用头发黑、白,灰、黄和棕的自然色泽,以及细、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针、切针、缠针和滚针等不同针法刺绣。

发绣白地黑线,适宜绣制摹线(白描)人物,山水和建筑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较少。以质朴素净取胜,绣品针迹细密,色彩柔和,风格独特。

周莹华与发绣

周莹华1958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刺绣世家,父亲高伯瑜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办人之一。由于从小就受到刺绣艺术的感染,耳染目睹了许多精美的绣品,周莹华对刺绣艺术从有所了解到逐渐喜欢,从业余爱好到专门从事刺绣艺术,更让她体会到了刺绣艺术的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年从事刺绣工作中,周莹华渐渐发现发绣在苏绣中开始流失,而发绣是中国传统工艺中一颗古老而耀眼的明珠。据史料记载,发绣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与丝绣相比,它有着清秀淡雅、线条明快、清隽劲拔、耐磨耐蚀、永不褪色、富有弹性、利于收藏等特点。但发绣由于题材和技法的原因,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较为简单、粗糙。

于是为了重现苏州发绣的精彩,让古老的发绣艺术得到发扬光大,周莹华开始专门从事发绣艺术。为了突破传统,她潜心研究,在题材上,不再受佛像的局限,在技法上,也大胆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真像》(右)

如在绣制《维摩演教图》发绣作品时,她利用发绣“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特点,运用滚针、缠针、接针、虚针等不同针法,充分发挥了发绣善于表现线描人物的特点,通过发质的浓淡、粗细、曲直等刻画出原作人物衣履长纱的飘逸和室内家具线条的刚硬。整个画面显示出发绣线条强烈、明快、爽健的美,达到了不施丹青也光彩动人的效果。在多年的发绣工作中,她先后绣了《维摩演教图》、《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图》、《千手观音》、《姑苏繁华图》、《水月观音》、《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经典发绣作品,至今周莹华的发绣作品已先后共获得十几个国家级、省级的金、银奖。2005年,发绣《维摩演教图》被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2010年在台湾举办“千缕丝情——周莹华刺绣艺术交流特展”,为期一年,受到在台同胞的热烈欢迎。2011年时周莹华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真像》(左)

除了致力于探索当代发绣艺术在艺术语言和材料上的创新突破外,多年来周莹华还身体力行做了很多传承推广工作。她不仅带着自己创作的发绣作品积极参与国内外展览,发现、培养发绣传承人,还时常在高校、社区等地举办讲座、现场示范等互动活动,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大众了解发绣艺术。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表示,在浮躁物化的现代生活中,发绣不仅是艺术品,也是洗涤心尘、澄净思想的高雅意象。苏州是发绣艺术传扬的中心,而周莹华是当代苏州发绣的守护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折桂图》

大师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手观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仙过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雨牧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傩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