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如虎。 老虎是一种让人胆战心惊,不敢在意的凶兽。 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国王一定要慎重,否则随时会造成死亡。 皇上心思变幻莫测,情绪多变,时有发生。 当然,身居高位,他们也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 这就是所谓的“戴冠必负其重”。
乾隆皇帝,大家都不陌生。 他经常出现在各种民间传说中。 相传他爱游人如织,为各种民间小吃取名。 再加上各种戏谑电视剧的改编,乾隆皇帝在民间的形象亲切自然,深入人心。
从政绩上看,乾隆皇帝延续了康熙、乾隆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高峰。今天的故事让我们抛开他的旧形象,看到这位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的另一面:敏感、体贴、多变。
乾隆中后期,国富民强,政局明朗。 皇帝也失去了年轻时的热情,更注重养生,所以经常带着臣仆出宫,私下探访,以了解民心为主。
一年夏天,皇帝带着侍从出宫。 天气炎热,大家都口干舌燥,但到了郊外,村前走不动,后面也找不到店铺,人就难了。 就在众人激动之际,忽然看到路口处有一个稻草棚。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卖瓜的瓜农搭建的棚子。
众人大喜,跟着皇上朝瓜棚走去。 卖瓜的人是个老头,此时正在里面熟睡,心胸却很大。 守卫想要叫醒对方,却被乾隆摆摆手阻止,一行人老老实实的等了许久,老瓜农才醒过来。
清朝与元朝不同。 元朝行使统治权力,仍然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清朝非常重视学习汉族文化。 历代帝王重视四书五经的研究。 乾隆的文化造诣也很深。 乾隆皇帝的举动颇为温和,犹如一位胸襟开阔的明君。
老瓜农醒来后,看到乾隆一行人,也是大吃一惊。 立即开始仔细挑选一个大瓜,不肯收钱,仿佛是在回报乾隆君子的一趟。 这不像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做法,引起了乾隆的好奇心,大大增加了他的好感。
乾隆皇帝吃瓜的方式不同。 我们吃瓜是从里到外,乾隆却是从外到里吃瓜。瓜农开玩笑说:“这种大人吃的方式,闻所未闻。” 乾隆笑道:“我跟着你进去,越吃越甜,越吃越香!”这里有典故:东晋时,顾凯爱吃甘蔗。 大部分吃主干再吃尾的人,他喜欢从甘蔗苗到主干吃。
有些人是对的。他的吃法表达了好奇,而顾恺之表示,从尖端到根部, 吃得越多,吃得越甜,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可见乾隆皇帝对儒家经典的研究颇多。
没想到老农反驳道:“进到更好的地方,在百姓的生活中不算什么,这和吃西瓜是一样的,刚开始还有点甜,后来越来越没劲了。当然 ,整个过程酸甜苦辣。” 这话好听,似乎不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夫说的,顿时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 所以,乾隆干脆坐下来和老农闲聊,从社会民生到天下大事,甚至王室大事,无所不谈。
老农不害臊,畅所欲言,还真有些见识。 他们几乎一针见血地看待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见解。 乾隆越听越感兴趣,不知不觉就和老农聊了一个下午。 这时,皇上有了将老爷子推上朝廷为官的念头,便试探性地问老农夫:“可惜你的才智和见识都被埋葬在了乡下。 不如进朝为官,为朝廷效力,不愧是你的志向。” 老农连连摆手,指出官场的一系列问题,说明官场阴险,他难以自理。 乾隆有些意外,但并没有为难他。 谢过他之后,他无奈地离开了。
没想到,才离开许久,乾隆就后悔了。 因为他是个狂妄自大的人,晚年甚至自称是个老人,亲笔撰写了《十全记》,记载了他一生的十项成就。 本以为他所掌控的世界会太平太平,世界会臣服,他也会成为明君。 他比不上他的祖父康熙,可以像唐太宗一样让天下豪杰归他指挥。 没想到,老农不仅拒绝以官的身份入朝,还直指官场的黑暗。 这不是扇了乾隆一巴掌吗?
乾隆少年即位,康熙、雍正两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从他上台以来,一路顺风顺水,底下的人也美得不得了。 如今,被无知的老瓜农如此无情的拒绝,回想起来更是尴尬。 于是乾隆立即下令左右折返,抓捕老瓜农,当场斩首。 或许是老农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到了什么,有了预感就逃了。 属下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只好回去禀报皇上。
这个民间故事从常理上来说确实有点奇怪。 身为帝王,乾隆又何必与民中的一个农夫发生争执。 其实,这不仅体现了乾隆自负、喜怒无常的性格。 当幻想破灭时,过于自信的人往往无法接受现实,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乾隆发怒,追瓜农也符合人性规律。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原因。 如前所述,清朝非常重视对汉文化的研究,更注重总结前朝的经验。 明朝末年,斗争不断,继承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在清朝,皇室必须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和学习。 明末东林党起义,均出自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原是北宋大学者杨氏讲学的地方。 宋代非常繁荣。 后来因战乱和沧桑而毁于一旦。 明代东林书院已不复存在。
后明学者顾宪城将其改建为聚众讲学的聚集地。 东林党员除了讲课,还讨论时事,指出时事弊端,参加政治活动。 一些文人墨客崇尚和谐,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权力有时甚至会影响法庭局势。 农民不应该害怕。 可怕的是一个会读书的学者! 这些人一旦向朝廷告状,便无法融入体制。 如果与民间抵抗结合起来,就会破坏王朝的根基。
为加强清朝统治,大兴文监。 其实各个朝代都有文字监狱,但清朝的刑罚重,涉及面广,刑罚数量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认为只有清朝才有文字监狱。 此外,乾隆多次下江南,也是一种治理手段。 江南汉族文人在汉人中具有较高的文化话语权,也是朝廷官员的主要输出目的地。
然而,自从清兵入关以来,江南文人群体对清廷的反叛就非常强烈。 乾隆皇帝下江南不仅是为了巡视地方官员,也是为了控制江南文人精英。 所以,当有这样一个很有见地的人,知道世间大事,却又无法被朝廷控制的时候,皇上有杀心,也是常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