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女孩子在讨论一件珠宝首饰时常喜欢说,这个戴上特别有气质,或者戴上这个气质提升了好多。但很多时候很多小姐姐也会吐槽,如今的珠宝在气质这块越来越不行了,好多第一眼看起来还不错,再细看就觉得好像千篇一律,少了那一点与众不同的气质。其实,真要说气质这块,虽然我们常说老祖宗们过时,但在珠宝的气质这块我们还是玩不过古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被收藏于张掖市博物馆藏的明代玉首铜凤簪,一眼看去气质和气势都跟我们以往见过的簪子不一样。我猜很多朋友第一眼都会想到关二爷的那把青龙偃月刀,这发簪的造型不能说非常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有人说,这莫不是哪位仰慕关二爷的前辈的杰作,太好奇那个时候是哪位女子戴着这件凤簪。我想,必是一位又美又飒的姑娘,必是一位玉刃绾发的豪情巾帼。也有人开玩笑说,这难道不应该叫玉刀发簪更合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满眼看到的是这偌大的偃月刀,即便是吊了个看起来会随时发射暗器的荷包,也仍旧没发现有凤,怎会叫凤簪。其实凤就是紧紧“咬着”玉刃的那里,仔细看上面的纹饰不就是凤凰翎羽的纹路。

这件凤簪真的跟我们以往看到的那些精美大气的凤簪很不一样,不得不说,气势这块拿捏得太牛了,越看越觉得它的主人随时会一声号令把它召唤回去。而下一件件被收藏于山西民俗博物馆的清代佛手形银发簪的造型也是相当别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瞬间令你想起ok的那个表情。不过,跟朋友分享这件发簪时,她说脑子里就想到两个字,“拿捏”。有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表情包的诞生,这发簪配上一句“拿捏得妥妥的”,朋友们觉得这会不会成为新的爆款表情包。

不时会有人问古代的发簪到底能不能戳洗人,接下来这件战国时期的孔雀衔蛇纹铜发簪或许可以给有同样好奇的朋友一些更直观的启示。它出土于云南江川区李家山古墓群,发簪的柄为椭圆球形,内中空,上端有一个圆铸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球体表面精细刻画孔雀衔蛇纹,图案优雅秀美,球柄之下为如锥般细长且尖的直杆,内中空。这个造型其实挺像小时候老人用来纳鞋底的那种锥子,大概如此,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件锥,是钻孔用具。

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前人的很多首饰都是暗藏着很多实用功能的。除了发簪,接下来这件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丝镶珍珠宝石蛛网形别针也是格外地别致。在我个人见过的古人珠宝首饰里,蜘蛛的造型真的还是很少见的,所以见到这件别针时便尤其惊艳和叹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精巧的工艺和粉嫩的颜色让人忘却了蜘蛛原来的模样,只叹原来蜘蛛也能如此晶莹剔透,玲珑可爱。如果有谁将它复刻出来,我猜女生们又要为之疯狂的。而接下来的这件明代的嵌红蓝宝石蜘蛛形金簪,又是另一件蜘蛛形的饰物,被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1987年南京邓府山佟卜年妻陈氏墓出土。和上面那件别针的嫩粉稍微不同,这件发簪用了紫色系的宝石,这样一来,它表现出来的气质便也多了一份神秘和一丝梦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这些别致的发簪和别针有没有让朋友们欣赏到前人对于珠宝首饰不同气质的那份“拿捏”,我个人是被那件青龙偃月刀形的凤簪的霸气妥妥地“拿捏”住了,真的很想很想将它拿起来在心里默念一句,青龙偃月现,千军万马来相见。你们呢,会和我有同款“妄想”吗?

(作者|空辰下的兔子,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