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明珠的造车梦,又开动了。

8月31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通过司法拍卖以18.28亿元拍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不久后,银隆将成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

没错,格力也要造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靠空调起家的家电巨头,多年来格力一直谋求多元化转型。2015年前后,董明珠开启大刀阔斧改革,选择进军手机、芯片、新能源车等领域,却遭遇惨败。

比如这个银隆新能源,2016年董明珠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自掏腰包斥资30亿入股银隆,试图让格力再创辉煌。

悲剧的是,银隆和贾跃亭留给孙宏斌的乐视如出一辙,股东内斗、产能过剩、拖欠供应商款等问题层出不穷,坑惨董明珠。

如今格力出手接盘银隆,是为董明珠失败探索买单,还是强蹭新能源风口?

谈新能源车之前,首先要了解格力为啥拼命转型。

2012年是格力和董明珠的重要时刻,那年格力电器营收破千亿,净利润73.8亿元,成为国内空调霸主;董明珠也正式从朱江洪手中接过董事长执掌大局,格力进入全新时代。

2015,中国空调市场销量出现下降,高增长开始结束。格力和美的这对争斗不休的宿敌都意识到,求变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格力选择了跨界手机、芯片、新能源车,而美的选择家电多元化、国际化路线。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结局。

2017年—2020年,格力净利润分别为224亿、262亿、247亿、221亿,再无高增长。同期,美的净利润分别为172亿、200亿、242亿、272亿。

2021年上半年,格力实现营收920.11亿元,净利润94.57亿元。空调业务依旧是格力的全部,贡献营收671.9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美的实现营收1748亿元,净利润150.09亿元。空调业务贡献营收764.08亿元,占比不足50%。而且美的国内、国外营收占比分别为57.45%、42.55%,而格力国外营收占比不足20%。

相比之下,美的业绩表现更为优秀、健康,还在空调市场打败了格力。

这主要因为当年的选择不同,格力选择四处跨界对主业并无提振,而美的深耕家电多元化,并打开海外市场。

2020年海外不是深陷疫情嘛,美的家电在海外畅销,业绩也就比格力更好。表现在股价上,美的去年一路向北,格力一路向南。

截至9月3日收盘,美的市值4890亿元,相当于2个格力,两家曾不相上下的巨头走向命运分野,格力称霸的时代就此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面对空调下滑危机,美的搞家电多元化、国际化,格力跨界手机、芯片、新能源车,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保守、一个激进,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专注,一个瞎折腾。最终,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才是衡量标准。

其实资本抛弃格力选择美的也无可厚非,毕竟格力所谓的转型基本惨败:

格力手机有智能家居入口的野心,结果沦为笑话;2018年格力30亿收购的芯片项目,未产生质变。

至于花几十亿控股的银隆新能源,目前也不被市场看好。

2015年前后,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大幅走高,乐视、蔚来、小鹏、理想、等互联网背景的造车新势力相继出现。

恰好格力在谋求转型,董明珠一看连互联网那帮人都造车了,格力为啥不能造?于是和银隆发生了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董明珠深入了解同在珠海的银隆新能源后,提议“格力以130亿元购买银隆新能源全部股权”。

因为是跨界收购,金额又巨大,格力股东大会直接否决。董小姐一怒之下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共同出资30亿元入股银隆。

后来董明珠多次出手收购银隆股份,截至2017年,她以23.4亿元拿下银隆17.4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几乎是拿全部身家在赌。

现在格力电器花18亿元拍下银隆30.47%股权,董明珠持有的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也委托格力行使,格力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誓将造车进行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明珠如此看好银隆,是因为一种叫钛酸锂的电池技术。银隆成立于2008年,起初主攻锂电池研发、生产、销售。2010年,创始人魏银仓以4亿元从美国买来钛酸锂技术。这玩意号称6分钟充满电、寿命可达30年....

董明珠因此觉得银隆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不看好那是你们不懂。

但新能源乘用车主流电池一直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和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钛酸锂这种高成本的技术仅适用于新能源客车领域,高度依赖政策补贴。

何况现在客车也开始逐渐淘汰钛酸锂电池了,银隆到底宝贝在哪,是个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技术硬伤,银隆内部更是风波不断,把董小姐折腾得不轻,2018年底终于承认,入股银隆才知道是“窟窿”....

银隆内部管理混乱,早在董明珠入股前就已有之,她不是没看到,或许是想凭自己的杀伐果断带银隆走向正轨,但2017年后事请开始失控。

首先是股东内斗,2017年11月,银隆创始人魏银仓辞任董事长,2018年3月,格力系的赖信华出任总裁,银隆新能源的高层逐渐被董明珠一派替换。

2018年11月,双方矛盾激化,董明珠控制的银隆新能源声明称,创始人魏银仓和前高管孙国华等人,涉嫌通过冒领公司补偿款、虚构建设合同、虚增采购设备等手段,累计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

魏银仓控制的银隆集团则表示,个别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为个人私利,利用公司对大股东发难,实在用心恶毒,手段恶劣,大股东对此非常愤慨.....

2019年4月25日,银隆新能源官微称,大股东魏银仓身处美国,原总裁孙国华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至此,银隆剧烈的内耗告一段落。

不过这场内斗,已让危机蔓延到经营层面。2018年初,银隆新能源被曝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超过10亿元;5月,谋划上市失败;6月,宣布裁员8000人,其在各地大肆投建的产业园,也相继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银隆陷入多重纠纷,被各地法院多次列为被执行人,其股份也被挂到司法拍卖网拍卖,除了格力几乎没人出手接盘。

新能源车火爆之际,市场不看好银隆足以说明它的问题。从业绩上看,银隆也很惨:

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收43.25亿元,净亏损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实现营收10.58亿元,净亏损7.63亿元。公司资产总额281.49亿元,负债总额2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75%。

格力为啥要接盘一个连年亏损、债务缠身的标的,恐怕不止是为了园董明珠的造车梦。二来也是为了讲讲新故事,毕竟市值只有美的一半了....

如果银隆真的有前途,格力收购后股价理应上涨,但至今并无反应。家电被美的打败后,格力能否造好车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