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各大院校都迎来了开学季,新生入学、老生归校,开学的不止是师生家长们,还有诈骗分子。利用师生之间的不熟悉、学生心理的不成熟,诈骗分子们以多种名目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骗取师生家长的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套路一:冒充老师

诈骗分子冒充老师,以收取学费、资料费等名义,给家长发送短信或信息,诱导家长进行转账等行为,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

小李的爸爸在开学后不久,收到了来自班主任的短信,短信要求家长点击链接查看新学校需要的课本资料。他点击链接后,发现网页提示网站在升级,需要下载app进行查看,该家长立即下载了app,并注册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没想到下载后,手机突然死机,在这期间,犯罪分子对家长的银行卡进行盗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套路二:兼职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学生勤工俭学的需求,诱骗学生缴纳押金、介绍费等,或诱导学生注册到借款网站上。

案例:

小A是一名家境较为贫困的大一新生,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她在开学前就想找个兼职挣生活费。某天,她在网络上看到了招聘兼职刷单的帖子,便联系了对方,在对方的指引下,她缴纳了入会费、VIP费、接单费等费用共2000元,但随后就被拉黑,小A这才意识到上到受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快网络提醒】

开学季,家长与师生都很忙碌,但警惕之心不能松懈。

1、家长们在面对相关缴费事宜,请务必保持警惕,不要随意轻信,及时与学校、幼儿园、班级家委会或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求证,如发现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告知其他家长。

2、老师对认识没多久就寻求帮助的家长,一定要保持警惕。

3、不要轻易将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信息透露给他人,也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汇款,应直接和校方、班主任等取得联系,避免上当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