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街头上,刮来了漫天黑虫,不仅天上黑压压的一片,而且菜市场里的蔬菜上,也沾满了这种虫子,远看上去,仿佛趴着一层薄薄的“蚂蚁”。这是什么虫子在“泛滥”?
有市民“亲切”地称呼该虫子为“小咬”,似乎之前见过。远远望去,黑色的虫风在城市上空盘旋,仿佛一阵妖风,不禁让市民发出惊叹:“何方的妖孽来了?”
这到底可能是什么虫子?它的到来预示了什么?普通人遇到有危险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黑虫可能是什么?
一提起内蒙古的虫子,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草爬子”,也就是蜱虫,那么这次的黑虫是不是蜱虫呢?并不是,因为蜱虫的频繁活动期主要在夏季,而且它们栖息在山林和草地中,并且是不会飞的,所以这次的“虫风”并不是蜱虫。
在过去几年的9月份,内蒙古都出现过这种黑色飞虫,我们可以据此推断这次的虫子可能是什么。
比如2011年的9月,呼和浩特就曾出现过一种虫子,呈现米粒大小,黑色,并且漫天都是,密密麻麻的。
在2018年的9月,内蒙古牙克石就遭遇大量蚜虫入侵,飞进了路人头发和嘴巴里,被人称为“虫灾”。
在2019年9月,呼伦贝尔在气温回升的几天内,也发生了满天小虫乱飞的事件。
根据以往的情况看,这次的黑虫也可能是蚜虫。之前说有人称它为“小咬”,说明并不是第一次见到。
什么是蚜虫呢?
蚜虫并非一个品种,而是指昆虫纲半翅目蚜虫总科,该科包括了十个科约4400种,这些都被称作蚜虫。古语记载“其虫味甘,故蚁必群集而舐之”,我们可以看出蚜虫的特点就是会产“蜜露”,因为蚜虫以植物汁液为食,汁液提供少量蛋白质和大量糖类物质,蚜虫需要大量蛋白质才能生长,所以多余的糖类物质就会排出,而蚜虫排出的“蜜露”甜度为砂糖的150倍左右,所以民间对蚜虫又称为“腻虫”或者“蜜虫”。
蚜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个成年蚜虫,一代可以生70只左右,一年能生几十代,如果温度合适,蚜虫在4到5天内就会繁殖一代,再过4、5天,它的儿女又会繁殖一代,如果都能健康成长,蚜虫就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不到一个月,最初的一代就能生上亿只后代,这也是内蒙古会出现“虫风”的原因。
呼伦贝尔9月刮来黑虫,这预示着什么?
前面说了,蚜虫虽然产蜜露,但并不像蜜蜂一样传粉,而是像蚊子一样,到处传播植物病毒。其中大多数蚜虫都会对庄稼造成危害。植物不仅会被“掏干”,而且还会因感染病毒而枯死,蚜虫也被当成了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内蒙古在9月份出现黑虫,并不是第一次了,而这次呼伦贝尔刮来黑虫的原因,根据以往专家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现虫风主要原因跟天气有关。
因为9月是秋冬交替之际,这正是蚜虫交配的季节,假如以后天气越来越冷,成虫就会适应不了而死亡,所以只能赶紧繁殖,这也是为何会突然“涌现”的原因。
总来说,因为内蒙古气候主要为温带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夏季短,秋季气温骤降,冬季漫长严寒,所以冬季更早一些。这次9月黑虫事件,也预示了内蒙古正在经历秋冬交替,而蚜虫是赶在被冻死之前繁殖,所以才密密麻麻、铺天盖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天气大变前兆,因为以往也有发生,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
人遇到“虫风”该怎么办?
作为普通人,面对漫天的黑虫,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如果这真的是蚜虫,因为蚜虫不咬人,所以这一点不用担心。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2点。
第一点是,因为蚜虫喜欢干燥的环境,而讨厌潮湿的环境,因此亮一些的颜色或者黄色,蚜虫会误认为是“干燥温暖”的地方,进而往上扑。所以我们在穿衣服时,要注意不要穿黄色的衣服,以免成为“靶子”。
第二点就是,虫子体积小,如果误进入口鼻和耳朵,也会让我们不舒服。所以出门在外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重点放在口鼻耳上,不要让虫子跑进去。
总体而言,这并不是内蒙古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了,并且最近的就在2019年,可能有人还记得,我们只要做好防护,等待接下来的降温,这种虫子就基本上不见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