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郑女士爆红,网上玩起热梗“郑女士都是对的”。郑女士是浙江1818黄金眼浙江电视台最近一期节目里面的一位维权女士。郑女士是怎么火的,换锁怎么就火了呢?原来是因为郑女士虽然戴着口罩,但是郑女士的身材非常好,正所谓,胸大即是正义,胸大就有理,所以大家纷纷支持郑女士,认为郑女士是对的,郑女士一定没错。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杭州郑女士也没有放过这个走红的机会。8月25日,杭州郑女士正式宣布进驻短视频平台。不到半个月,粉丝数突破72万,目前还在上涨的趋势,预计不到一个月,她很有可能将成为百万粉丝的网红。在网友质疑郑女士要出道时,郑女士明确回应不会出道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郑女士走红背后明显有着团队运作的痕迹。无论是最初因为维权首度曝光,接着“郑女士都是对的”梗的疯传,以及入驻某音后的操作都能看出来刻意修饰的痕迹。这个幕后推手自然是《1818黄金眼了》。他已经不止一次捧红采访的当事人了,之前一位发际线男孩“杭州小吴”,也是在这档节目上走红的。只不过,如今的《1818黄金眼》备受关注的当事人,更多的是像“杭州郑女士”,这种颜值比较高的当事人。例如,“浴室玻璃小张”、“小毛女士”等等。
《1818 黄金眼》 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民生休闲频道推出的民生新闻节目。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栏目宗旨,以百姓的眼睛看百姓,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与百姓心贴心。该节目2004年元旦首播,在全省率先开通24小时新闻热线,每天接听上万观众求助电话,并以鲜明的新闻定位、快速的报道反应、丰富的信息资讯、优质的民生服务,打响了主流媒体的新闻品牌,成为浙江省民生新闻栏目第一品牌。浙江省委宣传部历年开展的公众舆情调查显示,其公众知晓度在所有媒体中位居第一。
《1818 黄金眼》官方说法是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栏目宗旨,以百姓的眼睛看百姓,和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与百姓心贴心,但现实似乎更像是一个网红工厂了。以1818黄金眼新闻主角身份走红的是“发际线男孩”小吴。2018年该名为小吴的男子,由于在一家美发店修理发际线遭遇天价收费,寻求1818报道帮助,后来由于其的特色眉毛表情包在微博上引起大量关注,小吴本人也收获了超过40万粉丝,并且开始接代言、商演和活动。当然失败的案例也有,眼尖的网友已经发现《非诚勿扰》里的女嘉宾(yanyuan)刘慢慢在整容之后也出现在了《1818 黄金眼》的节目里,但是最后没有了声音。
通过天眼查我们发现了端倪。《1818黄金眼》栏目的运营主体为浙江黄金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浙江广电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13日,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由浙江广电集团授权电视民生休闲频道进行公司化经营,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为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会展业务、网红经济、高端婚恋市场的延伸发展等。2020年1月,该公司宣布成立了一个名为黄金眼MCN的机构,其主要业务包括短视频孵化、账号代运营、电商直播、网红直播培训、品牌全案打造等。更有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对他进行了研究。
在黄金眼MCN官网显示,目前其孵化的IP有《1818黄金眼》、《黄金眼融媒佳》、《钱塘老娘舅》等,已签约内容生产者超过500位,获得淘宝直播PGC机构资质,其基本模式一般是基于广电系下的主持人资源以及签约的外部红人资源,提供短视频定制、直播带货等服务。在官网醒目的位置可以看到MCN提供的网红主播培训课程广告片,广告中显示该网红主播培训学院将提供6天5晚培训,由多位授课老师和助理导师进行实战教学,主要教授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内容,优秀学员将有黄金眼MCN及电视宣传资源双重加持。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拨打该视频中附有的联系电话,接入后发现报名电话与1818黄金眼的热线电话一致。
1818黄金眼是一档民生节目,着眼于民生微末小事,关注的是平民百姓,服务的是普罗大众。它本不该为了收视率去做猎奇的新闻,如今迎合大众审美专挑一些颜值出众的爆料者就更违背了节目的宗旨和初心。
想一想,如果节目组收到爆料信息,第一时间不是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而是筛查爆料人的长相是否出众、身上是否有梗,那是不是人为地抬高了群众寻求新闻媒体监督的门槛呢?以后要爆料的群众是不是还得化化妆、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爆料的资格?
节目火了,这不是坏事,节目越火,影响力越大,维权的声音就更响,这是好事,联通也掌握了流量密码,很多小姐姐在“不务正业”地跳舞卖萌,但是联通是技术服务企业,不会这么做不会影响其服务质量,但是《1818黄金眼》不同,作为新闻媒体,本身就带有权威色彩,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初心。不能为了追逐收视率而提高爆料门槛,更不能利用节目打造网红,因为这本质上是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去换取金钱。
民生频道变成网红工厂,1818黄金眼是不是跑偏了?一个“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节目,还是应该多引导观众,关注到民生事件本身,而不是让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当事人的颜值和身材上。同时大量占用公共资源,利用官方媒体的流量去培养网红进而牟利,这似乎还有损公肥私的嫌疑。各位网友的意见呢?评论区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