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

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症。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溯学生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1. 学生理解能力的特点以及所缺乏的能力的种种表现,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训练。

2. 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与理解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性格特点?家庭教育

3. 执行力差的外部环境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懒惰原因?

4. 学生为什么懒惰?

5. 学生为什么表面爱学习,而实际上不学而且不会学?

老师的对策以及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首先这类学生应该是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里并不是说是智力问题,而是后天学生自身很少经历挫折并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曲解,尤其是对一些普遍规律不了解。对此:

1) 老师要从认知的广阔度与深度去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认知程度与理解程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类学生不论干什么都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到本质问题,因此会一直碰壁。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之前的事情并引导学生看到事情的本质,不断进行理解训练,以给学生讲解学科特点及考试特点为主,并且把知识点讲解得深入,以点为基础,用专题的形式去给学生指导。

3) 挫折教育。让学生知道别人的话以及所谓的权威并不一定是真理,尤其是不要轻易听信政府或者媒体言论,要有自己实事求是的理解和看法,对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学会斟酌和理性思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而每个人的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总结,没有人能够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否则那样的人生还有什么精彩的呢?

2.针对学生懒惰的原因来进行解决。

1) 对时间和目标的管理问题,绝大多数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教导学生学习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时间,注重有效率的学习,帮助学生设定目标;

2) 要求家长配合管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并且坚决执行好,这类学生需要加压才能够让他们解决问题,需要强势的指令;

3)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知道怎样偷懒才是真正的偷懒,千万不要做没有效率的事情,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

3.第三是根据学科来解决问题。

1) 学科特点与考试特点是学生不清楚的,对于这类学生必须要让他们明确学科与考试特点,否则他们的学习只是做做样子,没有真正学进去。

2) 这类学生对学科的要求可能会比较高,所以要做好讲解学科的准备,并且要把讲解学科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以知识专题的复习方式会比较有效果,需要给学生讲解很多技巧性问题以及能力运用型问题; 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学科知识的讲解和相关的练习的集中训练。

3) 交给学生的任务一定要注意检查,这类学生自觉性不好,必须检查否则没有效果,如果没有做到就需要继续加压,甚至严厉批评,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和表扬。

4.跟进教育。老师自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教育顾问课时的内容,为避免学生虎头蛇尾或者半途而废,需要跟家长沟通好,并且合理的安排重复内容的课时来提醒学生,进行强化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上,二是对学习和考试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上,三是从自身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上,四是意志力、坚持力,逐渐的让学生摆脱懒惰的习性。

5.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6.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7.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