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朋友圈称做公益可以报销,被人截图发至网上,陷入“公益组织套捐”迷局。9月5日-6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的“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被投诉涉嫌在腾讯公益平台违规套捐。

9月6日,腾讯公益平台称,已暂停“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筹款。冻结相关配捐和激励,并交由主管部门调查。同时表示,着手将投诉信息、最新核实信息报备给相关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后续调查求证工作,并表示“对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采取对应的处罚措施,绝不姑息”。

中国互联互联网公益快速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是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需要不断地规范和完善。对此,有网友也提醒,不要让一些不良行为伤害了人们的爱心!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有网友爆料称,“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以“你捐款、我报销”的名义,骗取腾讯数百万元配捐

爆料称,网友“明明”在其朋友圈贴出有关腾讯公益的筹款链接,并声称“有笔款需要不同微信捐出去,每个微信号最多捐1000”,并提出可以“统一建群报销。”随后,她另一条微信朋友圈中提到,晒出了“发捐赠证书活动结束统一报销”的微信群截图。该截图中的公益项目链接显示,链接指向的公益项目为“不要烫伤我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明明”的朋友圈被截图发到网上,一张“实锤!公益组织自曝骗取腾讯配捐全流程”的长图在公益圈流传,并引发舆论。

长图称,“腾讯配捐支持公益组织已有数年,一直有传说称公益组织或基金会提前准备,甚至还有动用公款,抽出资金来假装捐款,来骗取腾讯配捐,但一直没有证据出现……”

9月6日,腾讯公益平台称,已暂停“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筹款。冻结相关配捐和激励,并交由主管部门调查。

同一天,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也发声明称,第一时间进行相关问题的溯源,已与腾讯公益团队紧密沟通,对涉嫌违规项目开展全面调查;同时,“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已募资金,由该基金会财务账户封存暂管,待事实查明后依法依规处理。

目前,该事件还在调查当中。但是,这一事件在网上也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有的人认为,“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不仅具备网络公益平台筹款快、影响面广、捐助力量大等特点,而且针对性很强,主要为烫伤儿童筹集诊疗资金,化解烫伤儿童看病难题,很多烫伤儿童因此受益。不要因为一些问题而完全否认了其起到的作用。

而有的网友则表示担心,如果真的是套捐,“以后还能相信这些慈善基金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在网上做公益,互联网公益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以腾讯公益平台为例。在99公益日活动期间,9月5日,腾讯公益拿出1.6亿元配捐资金,用于中华慈善日配捐活动。腾讯公开资料还显示截至9月5日18:00,共有473万人次参与捐赠,共计筹款2.7亿元,加上腾讯基金会配捐1.6亿元,捐赠总额达4.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

辐射面广,影响大,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加持,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为此,来自《南方日报》的文章《“莫让“不要烫伤我的童年”伤了爱心》中表示,社会需要网络慈善,不能因为此类公益项目出现问题,就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出错的不是创意本身,而是具体的规则。因此,不良行为出现之后,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加以扶持,谋求公益项目不断完善。

文章中还称,网络慈善事业发展、网络公益项目成熟,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既不能苛求一步到位,更不能走回头路。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漏洞,哪些角落容易暗藏风险,需仔细审视,包括监督与管理方式、筹款和善款使用流程等,都应该反思与改进,最大限度避免此类公益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