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说起钻石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宝石之一,很多人都会说那句经典的广告话,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但在我们的印象中钻石是国外的宝石,因此很多时候会以为进入到我们中花家的钻石最早也就清时期。如果告诉你早在千年前就有钻戒的出现,并且款式还完全不输现在,朋友们敢不敢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枚嵌金刚石金指环便是来自东晋时期的珍宝,没错它名为金刚石,换个称呼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这枚指环直径2.2cm,是南京市鼓楼区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葬出土,现被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指环金质,呈扁圆形,素面无纹,指环上焊接方形斗,长、宽各4毫米。镶嵌在斗内的金刚石为半个八面体,直径1.5毫米。这枚戒指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钻石戒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资料,钻石在当时西域的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海南诸国”都有产出,而中国关于金刚石的早期记载则明确表明它们来自天竺(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印度),因此推测这件金刚石金指环可能是西晋年间自西域流入中国的产品。

东晋郭璞《玄中记》中曾记载金刚石可以“当作大金环,着手指,开其背如月以割玉,刀内环中以刻玉”,依此猜测金刚指环可能是刻玉的工具。虽然说那时候可能是作为工具而不是首饰,但这款式这钻石放到现在仍旧是很特别,比起现在的很多钻戒完全不输半点,甚至觉得更加简约经典。有人开玩笑说,这样的造型更加实用,不仅好看,关键时刻也许还能防身救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除了钻戒,以前还有很多戒指的造型是令人完全想不到的,这枚戒指是被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北魏时期的嵌绿松石兽头形金戒指。它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高3厘米,戒面为一半浮雕兽头,双眼嵌绿松石,但可惜其中一块已缺失,不过缺了一只“眼睛”的兽反倒有种不对称的萌态。

平日里喜欢奢侈品牌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它有些熟悉,不少大牌的戒指会有类似这样的造型设计,尤其的某卡家有一款真的很像。当然,这里不是说别人不好,只是想说前人在珠宝审美这块真的是跨越古今,无人可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这件金镶嵌宝石戒指,它属于北齐时期,现被收藏于山西博物院藏。它外径2.89×2.59厘米,于2002年太原市王家峰村徐显秀墓出土。如图,它是两怪兽身体相连形成指环,与蘑菇形戒托相接。

镶蓝宝石戒面,阴雕一人,头戴高帽,手持杖形器,似在舞蹈或举行祭祀。根据这小人的造型和神态为高鼻梁和深眼睛,有人推测它为中亚、西亚甚至地中海的舶来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另一枚很相似的戒指。也是北魏嵌蓝宝石金戒指,它是吉利区北魏昌达(通)墓出土,被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戒指直径2.1厘米,重9.48克。

上面镶嵌的一枚蓝宝石上也雕刻着一个小人,它双手抬起,抬起一只脚,仿佛正在跳舞。有人认为那时候的胡人也是高鼻深目,所以这小人未必是外国人的形象,因此推测这戒指也有可能是当时定居中原的粟特人自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一对对戒,对戒是很多朋友喜欢的戒指类型之一,很多朋友都喜欢和自己的爱人戴一对对戒。其实在古代也早就有对戒的存在。据说女子戴戒指的风气始于宋代,明代则更为流行。这对戒指便是明时期的“清风”“明月”金戒指,一只清风,一只明月,还是可以旋转的。

不说其他,单说这造型,这意境,瞬间脱口而出“送你清风揽明月”,是不是秒杀现在很多对戒。其实前人的很多珠宝首饰真的常常让人“不敢置信”,常让人以为错乱了时空,不得不再叹一句,牛还是前人牛,你们觉得呢。

(作者|空辰下的兔子,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