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不只是人际关系准则,健康的身体更是不可缺少。但风寒暑湿燥这些邪气,就像一个社会里总要跳出来的坏人,要么单干,要么群体作案,破坏人体的和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湿协同作案的对象常常是阳虚者,作案的地点不一,脾胃,关节,腰椎,肩周,甚至面部都可能被其盯上。

人体正常津液过量,就成了湿,尤其关节部位,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这个囊和腔,就像洼地,多余的湿气容易流到这里积聚,时间久了就像一口不流动的池塘,容易滋生细菌,形成关节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这些湿气与寒结为同盟,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这些湿气便有了凝固形态,阻挡气血运行,若再气虚不能运血,便可导致关节疼痛剧烈,屈伸活动不利。

由于寒湿致病常常离不了风邪扇风,故而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骨质增生证、坐骨神经炎,脚气疼痛这些与风寒湿有关的病症都可发生,甚至还可导致面部经络痹阻,引起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等。

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补气养血,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之功效。主治寒湿痹阻关节证。以骨节冷痛,屈伸不利,舌苔白润,脉沉弦或沉紧为辨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成:
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9克,川乌6克。
1寒湿是阴邪,需用阳来化。麻黄通阳,黄芪升阳。

麻黄去根节的茎发汗,根节敛汗。本方是麻黄茎。其生长在西北寒凉干燥之地,味苦应燥,性温耐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丛生的茎辛香,直立往上而通阳。且茎中空有节,如人四肢骨节,可疗骨节病变。中空,力气便易用在表面,故能入肺宣通阳气,除恶寒而祛风,使水湿从毛窍外散。同时,中空之形,亦能宣畅气机,通调水道,将水湿从膀胱利出去。

黄芪辛散温通,既能入肺固皮毛,又能入脾固肌肉,且能升清脾阳,益气固表,需要发汗就助人发汗,需要止汗就让汗站住别跑。汗为津液,所以黄芪上能升清,下能利水退肿。

麻黄与黄芪一个通阳,一个升阳,且均入肺通利肺气,通调水道,共同除湿,宣通痹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方法,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介绍出来,也只是供大家借鉴,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应用。

偏方并不能针对所有人使用都有效,目前保守中的中药外敷疗治疗,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它可以直接作用在皮肤上,很安全没有任何刺激性,短短时间就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且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选择药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而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卖的火,销量多,热度高的药,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由于凝胶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如好冷敷凝胶。

相对传统膏药,其凝胶所含的有效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作用于整个病灶,无论是见效速度还是治疗效果都更为出色。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修复功效,可快速促进病灶组织恢复健康状态,

⒉撒隆巴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我用过两种,白色的大贴和普通的胶布质地的小贴,效果都还不错,贴上去没多久就能够缓解你的疼痛,镇痛效果很好。白色膏药的药性比较温和,主要作用应该是镇痛,所以适合肌肉酸痛的朋友。

⒊虎牌贴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由泰国代购回来,两种颜色,相同功效,绿色清凉贴,适合比较容易过敏的皮肤使用;红色温热贴,适合非过敏皮肤使用。可以缓解因为高强度工作,导致的腰腿部不适。

⒋消炎镇痛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用的效果还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不是那么疼了。单单用来止痛的效果可以,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否则效果会下降。

⒌通络祛痛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止痛效果不错,见效快,适合短期用,持续时间比较短,时间长了没太大效果。

其实除了正确的选择药品之外,预防关节炎症还要坚持做好以下两件事。

1、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关的研究发现,当肝脏健康时,身体便不容易受到风寒湿热的侵袭,由此也能减少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

所以大家必须得保证睡眠时间的充足,由此便能给予肝脏更多的修复排毒时间,进而增强其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预防感染

防止身体部位出现感染,同样也能够避免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因为临床调查数据显示有部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在出现了某些感染症状之后,最终牵连到的关节部位。

尤其是扁桃体炎,鼻窦炎这些感染性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也容易使身体其他部位受感染,其中就包括关节。

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的措施,另外,患病后积极就诊,防止炎症持续发展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得做好预防的措施,例如注意保暖,适量的运动,劳逸结合以及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