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往往就意味着选择,我们站在自己人生中的十字口路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可能会决定着之后将要走上这样的道路,而对于一个朝代来说,“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更是会影响着一段历史是我走向。

开弓便无回头箭,人生尚且没有回头之路,那么,对于那些处在关键时期的历史的“十字路口”而言,更是机不旋踵,宛若瞬息之间,一个错失便可能就此“一锤定音”,然后让自身的文明于大时代洪流之中止步不前甚至背道而驰。

中国明朝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当世界历史拉开新的序幕,世界各地的文明进程争先恐后地繁荣发展着,大航海时代开启,“文艺复兴”如火如荼,西欧的经济和思想得到飞速发展;蒙古帝国开始瓦解,阿拉伯文明开始了在亚欧大陆上的势力扩张;在寒冷的北国,莫斯科公国从一个小公国变成了疆域庞大的的俄罗斯帝国,俄罗斯文明也建立起来……

当其他文明开始竞逐、放眼世界范围的时候,明朝却仍是以“中华亚洲秩序”为最终目的,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中选择了与其他文明截然不同的方向,也因此错失了历史机遇。

那么处于同一时代的明朝又发生了什么呢?这样的结果究竟是“错过”还是“必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赵现海先生,结合多年来对于明朝历史的潜心研究,编著成《十字路口的明朝》一书,在这本作品当中,作者将明代“中华亚洲秩序”的视野和格局拓宽到全球范围,从包括了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等多方面角度,更加全面、客观、立体的历史角度来探讨明朝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的选择结果。

被“轻视”的近世中华文明

被“轻视”的近世中华文明

不得不承认,与同时期的各种文明相比,近世中华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轻视”的,“大航海时代”、“俄罗斯崛起”、“伊斯兰扩张”……

近世中国被其他文明迅速赶超,我们的“明长城时代”却依旧保持着内敛,实际上,明朝的疆域政策使中国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便走向与世界主流背道而驰的历史方向,此时无论是从经济、军事还是文化等层面,明朝都呈现出落后的趋势。然而,明代虽然被“轻视”,但却绝不该被“忽视”,正如《十字路口的明朝》中所说:“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大门,与其他文明一起出发的明朝世界,应是中国史乃至世界史的重大关节和重要角色之一,明朝形塑着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脉络和发展道路。”

通过作者在《十字路口的明朝》中的分析和讨论,我们逐渐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在明朝建立之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朱元璋不仅复活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分封制度,还将之设定为明朝的基本制度,自此奠定了朱氏皇族“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基础。待到“靖难之役”朱棣即位,明朝的政治格局和明蒙的战略态势都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朱棣的登基总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甚至至今都还有很多争议和讨论,朱棣对此也是相当在意的,为了弥补自己这方面的形象,朱棣时期的疆域政策变得不再那么内敛,而是在北方陆疆、南方陆疆与东南海疆多次开展大规模行动。

但这些行动其实收效并不算明显,因为朱棣虽然一改内敛的模式,但思维和观念依旧停留在“中华亚洲秩序”层面,虽然彼时的明朝已经具备扩张的条件,但显然帝王们并没有那样的意识,而是依旧停止在传统观念之中,满足于维持洪武时期已经形成的宗藩秩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积极扩张,仍只是满足于充当亚洲一隅的天下共主,而非全球化时代的开创者”

其实“四海咸宾”的永乐时期气象恢弘已逾越汉唐,甚至达到了“中华亚洲秩序”的高峰,但实质上依然没有跨出那迈向全球化的一步,就连举世瞩目、将传统航海时代推到了顶峰的郑和下西洋,也由于政治意识仍然局限于传统时代,而未能引领世界走向新的航海时代。

纵观整个明代中国,在疆域政策上都是极为内敛的,不仅官方没有“带头”开疆拓土,还严禁民间开展的海外贸易,这样的政策不仅深刻影响了明代中国的历史道路,而且影响了近世中华文明的整体走向。

明朝政治纷争局面的根源及演化

明朝政治纷争局面的根源及演化

众所周知,明朝“乱”,皇帝一个赛一个的“荒唐”,他们“爱好”广泛,什么玩蟋蟀的、当木匠的、宠奶妈的、爱嗑药的……简直超出想象。

所以明代的皇帝在历史当中,口碑似乎总是差强人意,那么事实确实如此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局面的发生呢?

其实,各个朝代都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皇帝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文治武功、励精图治,也有昏庸无度、荒谬绝伦,明君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昏君也会做些好事,但这种贯穿整个时代的“乱”,很多时候就像蝴蝶效应一般,一环套一环。

朱元璋通过“胡惟庸党案”,不仅清除他所猜疑的政治势力,还从根本上将权力完全收归皇帝,实行了两千年的丞相制度就此被废除。

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看历史总要从两面去看,诚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集中,但局面也变得更加混乱,就像《十字路口的明朝》所写:

“由于祖训之中眼睛复设丞相,所有政治机构和政治人物所获得的中枢权力,又都缺乏制度性保障,这便导致明朝不同政治势力,为了获取、保持中枢权力,不断展开政治斗争,使明代中枢政治一直呈现变动不定、斗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明朝政治纷争,恶化了政治风气。”

可以说,朱元璋的一个举措,正是成了明代后期“党争”的根源所在,无怪乎黄宗羲曾评价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在经历“土木之变”的军事灾难后,明朝通过坚决固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之后景帝也是励精图治,通过提拔、委任以于谦为代表的的一批官员,恢复朝堂议政等举措,使得明朝政局不仅转危为安,甚至开始显现出安定和活力的新气象。

然而好景不长,实施了很多英明政策的景帝却在迎回英宗的事情上栽了跟斗,景泰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的分野开始出现,“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之后,对建文帝后人颇具同情心的英宗,却对于这位弟弟动了杀心,还残忍地让一众嫔妃全部陪葬,只一个废后汪氏得了善终,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当中,此举已属不易,作者在书中也发出如此感叹:“家庭亲情没有因为政治变故而被彻底摧毁,这也使明中期的政治在惨厉之余,仍保留一片温馨。”

明朝亡于崇祯,但实际上,使明朝陷入内外交困的边疆危机,自万历年间就已经产生了,《明史》在分析明朝灭亡时就这样写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彼时,“党争”开始与当时日益激烈的宫廷冲突交织在一起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这样的风气对之后几代皇帝和政局都形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在晚明党争风气的影响下,崇祯对文武官员都缺乏信任,他杀掉袁崇焕,逼孙传庭出关,却重用起初防范的宦官。到明末时期,世界已经进入“十七世纪危机”爆发之时,内忧外患渐露端倪,而彼时的崇祯帝再怎么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也绝对难以凭一人之力救国于危难。

历史的两面性向来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很难去设想,如果当时的明朝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时选择了另一条路,历史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向呢?或许正如《十字路口的明朝》中所阐述的那样,历史的选择其实正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