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江南三千里,近观湖北十路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古时候没有照相和摄影技术,记录人物的相貌全靠画像。但我国古代绘画技术讲究的是写意传神,很少具体的描绘人物的五官形体,因此我们在观看古人画像时很难辨认出他们的真实模样。不过,鼎鼎大名的乾隆皇帝却有一幅画如照片一样清晰。
来华传教的郎世宁
人们总是对过去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可古时候没有照相技术,古人们只好通过画像来描绘人物。实际上,绘画的历史比文字还要久远。在远古时候,人类还住在洞穴中,便已经学会了在墙壁上刻下符号和画像来表达和记录。因为远古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只好将眼睛看到的用模仿的方式表达出来。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的是写神传意,注重用简练的手笔传达出人物的神韵,而西方绘画技术力求写实描真,因此流传下来的西方绘画作品多以形象地刻画人物为主。当地球的两端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绘画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清朝时期,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原将西方绘画技术带到东方。这位传教士名叫郎世宁,出生在艺术的天堂,意大利米兰。他在年轻的时候十分痴迷宗教艺术,皈依了基督教,并不断研修绘画技术,为教堂画了几幅名作。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后,年轻知识分子对航游世界充满了热情和兴趣,于是神秘的东方就成了他们探索的对象。
郎世宁一直对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好奇,他向教会申请以传教士的身份探访中原。时间正值1715年,郎世宁踏上中原的土地,人们对这个白皮肤高鼻梁卷头发的西方人很是惊奇。当时处于康熙皇帝执政,由于年纪大了,康熙皇帝对外来事物保持着极大的警惕。他召见郎世宁及一行人,郎世宁在大殿上表达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文化。
康熙皇帝极力反对,在专制的封建王朝怎能容纳别国的思想,皇帝要的是百姓的统一信仰和臣服,因此康熙拒绝了郎世宁传播宗教文化的要求。后来郎世宁的数学知识和工艺技术被皇帝所欣赏,科学技术也正是当时的清朝欠缺的,于是郎世宁就留在宫里做了一名御用画师。郎世宁十分欣喜,这意味着他可以光明正大的探索东方文化。
为圆明园作画
郎世宁所学的西方油画技术与东方的国画技术差异很大,古人一直沿用宋人郭熙定的绘画理念,人物山水的比例是固定的,而郎世宁则认为绘画的重点是将现实存在的事物真切地描绘下来,需要尊重人物本身,不能轻易改动。郎世宁修习的绘画理念与我国古代绘画理念十分冲突,但他并没有固执的坚持哪一方摒弃哪一方,而是接受了东方绘画方式,但也坚持用自己的绘画方式作画。
郎世宁能够较好地将两种绘画方式融合起来,也是他聪明的一方面。文化是没有对错的,只是学习文化的人各执己见,郎世宁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对东方传神的绘画理念加以欣赏和赞美,同时也向他们宣传西方绘画技术,并希望得到尊重。
在雍正皇帝继位后,下令修建一座史上最精美豪华的皇家后花园圆明园。郎世宁赞叹园子的精美,特意为殿内画了许多装饰性的绘画作品,有欧洲风格的经典油画,也有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焦点透视画。雍正皇帝对郎世宁的画赞叹有加,甚至拿着一幅画端详许久之后对身边的人说:“此样画得好!”
可惜圆明园在战争中被焚毁了,据资料和手稿记载,圆明园整体设计大气巧致、典雅高端,园内摆放着古今中外收藏的奇珍异宝,数量大到敌人抢夺时都要搬上好几个小时。可惜我们如今能看得到的只是一片断壁残垣,只能在复原图上窥探它的一角。而郎世宁在圆明园建造时便留下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这是多么幸运的见证者。
偷偷画像流传百年
等到乾隆皇帝继位后,郎世宁备受关注。因为乾隆皇帝是位乐于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开放主义者,他对西方的工业和科技十分好奇,会专门派遣学士去西方学习,也会请来老师教学。郎世宁恰好就是西方来的,身上有不同于东方古典的文化思想,乾隆皇帝一有空就会拜访郎世宁学习西方知识,当然对于他的绘画技术也是接受的。
但欣赏归欣赏,当时的封建思想是不会允许郎世宁为皇帝画太过写实的画像的,在留存的几幅画作中可以看得出郎世宁在为皇家人物画肖像画时会刻意的朦胧一些,手法接近国画的写意。但仅有一幅是与众不同的,他是为乾隆皇帝画的一幅半身像,绘画手法十分写实,不再注重画出人物的神情,而是简单真实的描绘人物的五官。
这幅肖像画是郎世宁私底下偷偷画的,从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乾隆皇帝的模样。他身着便装,健硕的脸颊,单眼皮,鹰钩鼻,留着细细的胡须,神情和气。郎世宁还画出了乾隆皇帝眼角的皱纹和皮肤的松弛老化,这在国画中是从未出现的,国画在描绘人物时注重用简单的线条来勾画人物的神韵,像这幅画这么真实的仅有一例。
这幅《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如今被收藏在宁夏银川的当代美术馆里,多亏了郎世宁的用心,我们才得以一睹乾隆皇帝的真容。瘦削清雅的他有着一份高贵的坚定和自信,他优秀的政治才能和精明的治世之道为百姓打下来一个盛世。但他的模样与百姓也无异,甚至看起来更普通,只是特殊的身份为他们增添了神秘高贵的色彩。
在封建思想顽固身后的清朝,能够画出一幅如此写实的皇帝肖像画实在是不容易,这得益于郎世宁执着的绘画理念和乾隆皇帝开放好学的思想。不过透过一幅画不得不感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今我们互相交流学习才是发展文化的正确道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