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3月赴港上市以来,赛生药业以18.5港元低开破发,至今一路走低。8月,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凯泽百(达妥昔单抗β)上市,该药为神经母细胞瘤治疗领域的引进药物,与赛生药业引进的DANYELZA(那西妥单抗)“撞车”,至8月23日赛生药业来到年内最低点跌幅超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赛生药业引进的DANYELZA(那西妥单抗)终于传来消息。公告显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授予DANYELZA(那西妥单抗)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优先评审资格,而公告期间,赛生药业股价首次大规模攀升,整体幅度超过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尽管发病率仅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但却是一种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的恶性肿瘤。目前,国际原研市场,2017年欧盟批准了EUSA Pharma公司的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方案,Y-mAbs的DANYELZA(那西妥单抗)则是最新的原研品类,鉴于良好的临床表现,在2020年11月获得了美国FDA的加速批准。
临床数据显示,DANYELZA(那西妥单抗)耐受性良好,在临床试验中很少中断治疗,不良事件在临床上可管理。Y-mAbs递交naxitamab的上市申请数据 显示,该疗法使患者达到78%的客观缓解率(ORR),并使50%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24个月。
相比之下,临床数据显示,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可将5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提升15%(p<0.001),将5年总生存率显著提升14%(p<0.001),同时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16%(p<0.001);而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凯泽百也能提高患儿的远期生存。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0名儿童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数据显示,即使采用高度强效的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仍低于50%。由于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神经母细胞瘤常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患者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长期生存率。
在市场层面,达妥昔单抗β是百济神州第七款引进药品,力求稳健,选择了神经母细胞瘤领域的老牌产品;相比之下,赛生药业亟待突破,在那西妥单抗获批不到1个月就开始引进国内。从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提速状态,可以看到两款同类药品获得重视的情况。那西妥单抗或可成为赛生药业在国内市场重新站稳脚跟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