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舌苔的问题,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我们常见的主病舌苔有白、黄、灰、黑四种,其他少见的还有绿苔和霉菌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说说白苔,白苔一般见于表证、寒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果舌上布满白苔,像白粉堆积一样,扪之不燥,为积粉苔,是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或内痈。再比如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称为糙、裂苔,常见于温病icon或误服温补之药。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热邪熏灼,所以苔呈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如果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icon水湿不化。
灰苔就是浅黑色,主里证,常见于里热证,也见于寒湿证。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苔灰而润,见于痰饮icon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疫病严重阶段。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再说说苔质,苔质包括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以及真假等。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苔本是胃气icon所生,属正常舌苔,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所以厚苔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
再说说润燥,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苔,若水分太过,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滑苔主寒主湿,燥苔是望之干枯,扪之无津,主热盛伤津,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再说说腐腻苔icon,腐苔就是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腻苔就是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腐苔icon多见于食积痰浊,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总之,腐苔为阳热有余,腻苔属阳气被遏。
再说说偏全,全苔主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于舌尖,是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却先伤,偏舌根,是表邪虽减,胃滞依然,若中根部少苔,是胃阳不能上蒸,胃阴不能上濡,阴精气血皆伤。若只中根部有苔,也见于素有痰饮,或胃肠积滞。舌苔偏于左右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为肝胆湿热。
再说说剥落苔icon,如果舌苔全部退去,叫镜面舌,部落不全的有花剥苔,地图舌icon,类剥苔,花剥苔是胃之气阴两伤所致。
此外还有消长,真假苔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舌象是望诊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舌象的辅助方能确诊,可见舌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大家如果在舌诊中有哪些困惑,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