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2021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在三亚启幕。

本次论坛以“理性与稳健,房地产的改变”为大会主题。思辨面对被疫情改变的世界和未来,中国房地产在“房住不炒”和“住有所居”大政方针指导下,如何面对“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时代节点下的机遇?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做题为《中国经济与房地产》的主题演讲

邱晓华将演讲主题分为了两大部分,其一为中国的经济。对此他表示,中国经济用两句话概括,第一句话,上半场中国经济经历了去年疫情的严重冲击之后,已经逐渐地走在修复、回归常态的路上。2021年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和现阶段中国经济合理的增长区间6%左右已经越来越接近。

但是,他认为,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产需修复的不平衡,主要是需求的修复远不及预期的目标,而生产的修复基本接近疫情前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基本上都接近了疫情前的平均增长水平。但是外需超出异常,内需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投资增长4%左右,消费增长3%左右,都只达到疫情前的常态水平的一半左右。二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修复的不平衡。从目前情况来看,国企生产经营状况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盈利水平还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大多数都不及疫情前水平,修复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常态。

邱晓华表示,目前修复中的不稳定已经在表现出来,房地产这个行业在减利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显,从销售、拿地、新开工面积等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预示着投资来自于房地产的贡献在减弱,因此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也在减弱。其次,自于外需的变化,尽管外需超出疫情前的水平,但是从趋势来看,未来几个月外需增长的前景是一个减弱的趋势,因此从上半场来看,不平衡、不稳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邱晓华认为,下半场回归常态还在路上,但是下行的压力在逐步的增大。

其二,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要了解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有一个新的思考。

邱晓华坦言,目前我们已经站在了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高品质将构成中国下阶段发展的两大特征,由此政策的两个趋向也会围绕着如何确保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如何确保人民生活的高品质而展开。

第二,我们现在要把新的发展理念,由号召、文件变为现实,由蓝图变为实践,因此在贯彻发展新理念上面,将成为指导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南,无论是创新、协调、绿色,还是开放、共享。

邱晓华强调,“安全”两个字也要放到未来新理念的思考范畴当中,因为面向未来,在发展的征途上,金融风险、财政的债务风险、生态风险,以及大流行病的风险依然还没有完全消除,隐患犹在。

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对我们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房地产,它说起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但是又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经济增长的1/5的的贡献来自于房地产,投资增长1/3的贡献来自房地产,地方财政收入可用来建设的财力80%要靠房地产,就业的主体直接人员有上千万,加上间接的人员达到5000万之巨。

从这些数字来看,房地产业始终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行业,只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变化,因此在整个发展的征程上,房地产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邱晓华认为市场需求,政策因素是影响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需求从生存、改善、享受、投资四个方面影响着房地产的发展,政策从土地、财税、信贷、环境等方面,都在影响着房地产的发展。

住房既是消费品,但同时它也是投资品,住房既是普通的商品,同时又是有公益属性的特殊的商品。因此在整个调控的实践中,我们要不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投资,要不又简单地归结为消费。

从三道红线也好,三个稳定也好,两个集中管理也好,房住不炒也好,从建立所有的租赁体系和政府的保障体系角度考虑也好,已经越来越看到这样一个关联,那就是政府要做政府的事,市场要做市场的事,这个思路越来越清晰,因此可以推断未来的调控,未来地产市场的发展将会更加的理性,将可能会更加的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