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液质,也称恶病质,这是一种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非常危险的状态,当患者一旦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形如骷髅,贫血,乏力,甚至进入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时,医生通常也回天乏力。据临床统计表明,约有80%的肿瘤晚期患者会出现恶液质,其中20%的患者最后死于恶液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对于恶液质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怎样判断是否出现恶液质呢?

严格来说,恶液质是一种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就患者个人而言,出现恶液质时,所能感受到的症状主要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乏力,胳膊和腿上的肌肉变得越来越软,这些主要是因为骨骼肌丢失造成的,由于肌肉水平不足,所以患者走路时特别容易累,拿点东西拎不动,身体特别容易感觉到虚弱,病情发展到后期时只能完全卧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上述的症状外,此前,一项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也明确定义了肿瘤恶液质的标准,包括:

(1)在过去的六个月内体重减少超过了5%。

(2)身体BMI指数小于20 ,且出现了超过2%的体重减轻。

(3)出现了四肢骨骼肌指数与肌肉减少症,并且体重减轻超过了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恶液质的出现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临床上包含3个分期:前期、恶液质期、晚期。当进入晚期的时候,此时的肿瘤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再有效,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会随之明显缩短,甚至患者会极度痛苦,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进入这个阶段。

那么,当发现出现恶液质时,应该如何有效改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了恶液质,该如何治疗

目前对肿瘤恶液质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营养、刺激食欲、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抑制抗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抗炎治疗、减少骨骼肌消耗等措施。

补充营养治疗可以维持机体营养和功能状况,提高病人对各种抗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延缓恶液质的发生、发展进程,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单纯的营养支持难以完全逆转恶液质的发生和进程。故临床上多通过药物改善。而由于西医的对症治疗药物目前仍难以有效地控制其发展,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以实现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恶液质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研究也指出,恶液质的病人身体极度虚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气血、阴阳、脏腑等多方面不平衡,必须从整体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增强免疫功能。其中,中医的整体调理正是其优势所在。在使用抗肿瘤西药治疗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改善食欲、增加体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进而提高生存质量,从而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4岁的周女士,2018年11月确诊为肝细胞癌晚期,随后的2个月里,周女士逐渐出现癌痛、恶心等症状,主要为右上腹部疼痛牵扯至腰部,伴发热、恶心、厌油、口渴、腹胀(饮食后明显)、饮食不佳、睡眠差、大便干、小便黄且少。查体:慢性病容,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舌淡红,苔黄少。身高155 cm,体质量40 kg,体质量指数BMI:16.6。辅助检查:AFP>2000 μg/mL。

此时的周女士显然出现了恶液质,考虑到其症状繁多且严重,故在此前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以“清热养阴,补益脾胃”为法,拟方猪苓、阿胶、芦根等药,8剂,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服药后的周女士自感腹部疼痛逐渐减轻,偶有食后腹胀,无发热、恶心、厌油、口渴,饮食正常,睡眠恢复正常,大便较前变软,小便正常。舌淡红,苔少。继续予上方加减,配合西医抗肿瘤治疗。患者三诊时,右上腹部疼痛明显缓解,无腹胀等兼证。用药3个月后,周女士体重增加至45 k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肿瘤恶液质的发病与恶性肿瘤本身、机体以及恶性肿瘤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其中食欲不振是常见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其代谢产物作用于食物摄取中枢或相关的外周信号通路,导致食欲减低;另一方面,癌症本身常常导致肠梗阻、胃排空延迟、消化吸收障碍、体液异常丢失,均可引起食欲减退、厌食。中医的调理脾胃对于改善食欲,增强营养吸收有着良好的效果,上述案例中的周女士中医治疗侧重调理脾胃,以提升食欲,并缓解西医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为主。配合西医的抗肿瘤治疗,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既协同提升抗肿瘤疗效,也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