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个让病人、家属还有医生都很头疼的问题,是很多乙肝携带者害怕的结局。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患者或家属询问“有没有确切有效的办法逆转肝硬化,是不是真的就意味着肝硬化以后肝脏就不会再变软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什么“特效药”或方法可以让硬化的肝脏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状态。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使部分病人的肝硬化程度得到缓解,也就是能够变软一些,甚至使得肝纤维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那么都有哪些治疗措施呢?

从医学治疗体系分,可以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前者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手段,而后者则通过辨证治疗以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此外另一方面的治疗侧重点是通过增强和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白蛋白的合成,以达到缩小肝脾及抗肝纤维化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治疗效果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经临床证实较为有效的重要治疗策略。此前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单纯抗病毒治疗1年,肝纤维化改善率≤40%,基线Ishak≥F3 治疗5-10年仍有1/3患者无改善;慢乙肝HBV DNA阴性或低病毒血症,肝纤维化仍可存在与进展,或发展为肝细胞癌。而联合中医治疗后,肝纤维化的改善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更高。今年的全国肝胆病学术会议上也重点提到了中医中药治疗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示: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流程)

联合中医治疗后,肝硬化的改善效果具体怎样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肝硬化病例。

54岁,乙肝病史,肝硬化伴腹水!

王先生,有乙肝肝炎病史近30年,2016年10月,因为出现神疲乏力,干活没精打采,胃口不佳,口苦咽干2个多月而前往当地的医院就诊检查,检查发现肝硬化。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某一肿瘤医院做更进一步的检查,做腹部CT显示:肝硬化,肝内占位,少量腹腔积液,肝被膜不光滑,呈弥漫性肝损害。生化系列肝功能均异常。乙肝5项提示小三阳。查患者精神欠佳,面色黧黑而少泽。语声低微,双眼巩膜微黄,平卧腹部膨隆,按之较硬,腹部未触及肿块,无压痛,无海蛇头,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Ⅱ度。当时医生建议住院进行治疗,由于精神压力大,王先生拒绝,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来诊前,王先生的检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查TP:61.6 g/L,ALB:35.4 g/L,ALT:227 U/L,AST:297.8 U/L,CEA:6.29 ng/ml,AFP:>1200 ng/ml。

症状除神疲乏力,胃口欠佳,口苦咽干外,还伴有脘腹胀满,双下肢发沉发胀,双睑边发黄,面色变黑,小便减少,身体渐瘦,心情急躁易怒;舌质暗红,苔黄腻而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王先生的情况,王先生已出现轻度腹水,故治以健脾益气、利水祛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软坚散结。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自拟软肝缩脾方,方用土元、猪苓、蜣螂、炮山甲、莪术等十几味药,水煎服用,1.5剂/日;同时口服抗病毒药。

10月26日二诊时,王先生服药后精神转佳,身体相比之前有力,口不苦,纳食增加,黑眼圈减轻50%。双下肢水肿消退,腹胀也减轻,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余症同前。效不更方,改为每日1剂,嘱连服1月。抗病毒药用法同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8日三诊时,王先生已经可以做一般的劳动,小便增多,腹胀明显减轻,食欲恢复正常水平,面色黑已基本消退50%,腹部超声示腹水已减少50%,其余未变化。效不更方续服1月。

期间12月13日复查肝功,TP:70.3 g/L,ALB:40.5 g/L,ALT:30 U/L,AST:32 U/L,CEA、AFP:均为阴性。

12月25日四诊时,患者气色接近正常,精神佳,脘腹胀满已基本消失。查腹部已无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消失,移动性浊音阴性。舌质暗苔薄白。上方调整,再服1月。

2017年2月13日再次来诊时各项指标均已正常,腹部超声积液已经吸收完全,肝功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已可以参加一般的劳动,黑眼圈消失,面部皮肤光泽。

后此方略调整后连服半年,患者复查提示肝脏被膜光滑,肝功保持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事实上,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者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特点的慢进行性慢性肝病。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病理基础均是不同病因侵伤了肝细胞,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增生,继而出现纤维化,肝脏因纤维化而质地变硬,重量减轻,体积缩小,肝脏功能减退,影响毒素的排出,最后危及生命,超声显示肝脏弥漫性变,这种微观的病理变化过程与中医的“痿证”类似。《素问·痿论》曾提出“治痿独取阳明”,这里的阳明指的是脾胃,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肝硬化的病人,首先会表现为食欲变差,消化不良,其实问题主要出在脾胃。

另一方面,肝脏疾病的病人,当情绪不畅,闷闷不乐时,经常会出现肝脏区域隐隐作痛等症状,实际上此为肝脏疏泄失常所引起。尤其是酒精或肝炎病毒等因素的长期刺激,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中医亦认为,肝硬化病变涉及肝、脾、肾诸脏及络脉,本虚标实,虚实兼见。所以治疗也应既重视整体,也侧重局部,做到攻补兼施。临床上,中医、西医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是常用诊疗模式,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