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洪家平 编辑|心灯

9月2日晚,总书记在2021年服贸会上发表视频致辞,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唯一股东。注册信息显示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明,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登记机关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9月5日,北交所首批业务规则(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行动神速,瞬间引爆各路媒体,来自各行各业的讨论此起彼伏。

那么,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对于当前的中国养老产业,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Part1-非公开市场养老企业表现

我们可以先从养老企业遇到资本后可能出现的情境谈起——这样的情境有的企业已经遇到了,有的即将遇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养老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资本需求的不同,我们大致可以画出上面的图,其中:

横轴为养老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商业模式为线索,从解决养老行业某个痛点的想法开始,逐步搭建商业模式、验证商业模式,对应公司从孵化期到成熟期的转变;

纵轴为融资阶段及金额量级(w代表万元,y代表亿元,单位是人民币),融资阶段与企业发展阶段必须匹配,且好资本的关注要点会随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投资机构的要求并不匹配于该阶段企业的特征,那么它一定不是规范的投资机构,比如在成长期就要求利润回报,这样的资金是有“毒”的。

养老行业的痛点主要来自老人医、护、康、养等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给端要匹配确定的人力、物力之间的矛盾。除去政府部门针对保基本、兜底的那部分需求,真正支撑起当前国内中高端养老市场的,是另一部分对老年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多数是主动释放自己的高品质需求。

随着第二次婴儿潮的老人逐渐变老,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经济水平高,消费观念、支付观念良好,中高端老人客群的主动需求会大规模增加,同时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到来,将会出现被动的中高端养老需求。更多主动需求+逐渐释放的被动需求,十年内将能够支撑起足够大规模的养老市场。

为了满足这些逐渐释放的庞大需求,民营企业将不断变大、规模将不断扩张、品质将不断提升,民营养老企业势必会与资本结合,且更多是与股权资本结合。民营养老企业可以在效率、运营、管理上取得显著优势,这些优势更能在股权市场上起到作用,北交所的成立无疑为大家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而本身钱多、地多的保险地产、国企央企等企业,资产重,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对资金、资产的运作效率、存量闲置资产的盘活等等,可以通过银行抵押贷款,未来还有可能通过REITs等方式,即北交所的成立对他们影响不会很大。

因此本文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民营服务型中小微养老企业,这些企业为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资本市场往往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认可。

根据我们的持续跟踪,图中的五角星简单列示了近年来民营养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阶段的数量,可以发现大部分都集中在非公开市场的各个阶段,更多集中在A轮,进入到B轮的目前只有福寿康一家。

天使轮阶段:2020年6月“冻龄日志”;2020年11月“必顾养老”;2021年4月外骨骼机器人“程天科技”。

A轮阶段:2020年3月“颐家(上海)”,“凡米科技”A+轮;2020年4月“退休俱乐部”,“乐退族”,“金牌护士”A+轮;2020年9月“红松学堂”;2021年3月“锣钹科技”Pre-A轮;2021年6月养老数字化解决方案“天与养老”。

B轮阶段:2020年12月,“福寿康”B轮,2021年6月B+轮。

我国目前的养老市场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和养老行业的发展阶段类似,都属于大部分企业都还很小,天使轮和A轮阶段的企业多是切养老行业的部分细分赛道,而进入到B+轮的福寿康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民营服务型养老企业,未来可期。

前面简述了非公开市场上养老企业的表现,下面针对公开市场进行讨论。

Part2-公开市场养老企业表现

Part2-公开市场养老企业表现

我国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根据规模、行业、公司质量等维度可初步分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科创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终为始,在主板上目前我们还看不到真正把为老人服务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板上市的企业一般都是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国企央企或稳健成长的蓝筹企业,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都有主板。

在各大券商交易软件上查阅养老概念股票时可以发现,主板市场养老概念股票约80家,除宜华健康和南京新百外,其他养老概念上市企业几乎没有做出过为养老行业熟知的项目。

宜华健康大家都很熟悉,南京新百自2016年起,以安康通、禾康养老、Natali、A.S Nursing等多家企业为主体,逐步构建完善的智慧养老产业集群。宜华健康已于2020年底剥离了亲和源杭州、宁波项目,南京新百的养老板块有大零售业务的支撑,2021年中期养老板块占总营收的比重接近30%,是上市企业涉足养老领域的典型代表。

中小板和创业板都在深交所,规模要中等,要有成长性,这个板块里面也没有真正的养老企业。科创板针对性更强,定位科技型及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般要求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属性。

新三板主要针对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不限制行业。以之前养老行业的发展阶段及民营服务型养老企业的发展规模来看,要想往资本市场走,能够选择的基本上就是新三板,这种选择多是无奈的、被动的。

由于新三板风险高,所以设置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市场层级的功能定位和制度安排,其中,基础层只要符合相关挂牌规定即可,创新层增加了财务、市值、公司治理等条件,精选层主要针对市值、财务指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相比于创业板和科创板,要求已经降低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较为严格的筛选标准,将新三板上主营业务为养老方向的企业放在下表中(报告期为2021年中期)。可以发现无入围精选层的养老企业,创新层有两家,分别为青鸟软通和海阳股份,青鸟软通于2016年进入创新层,海阳股份于2020年进入创新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交所尚未设立时青鸟软通于2020年12月开始冲击精选层,并已启动券商辅导。海阳股份于2021年2月启动券商辅导冲击精选层。

此前大家认为青鸟软通可能为冲击新三板精选层的第一股,但事实上,海阳股份是一家被严重低估的企业,是一家不太被大家谈论的极具潜力的养老企业。

根据海阳股份2021年中期报告披露的相关信息,海阳股份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综合供应商,以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打造CCHC持续照料社区、搭建数字化安防服务平台,提供养老、医疗和安防服务。

养老、医疗板块,通过医养融合协同共进,开创“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立体型养老体系,为老龄群体提供系统的医养康护服务;安防板块,运用多年在安防运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医疗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重点安全服务单位提供专业的安防服务。

海阳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保安业务,其次为养老与医疗业务,值得关注的是,其养老及医疗业务板块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近30%,且为公司战略的主要方向;青鸟软通的主营业务为软件服务,其次为养老信息化技术开发,该板块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约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海阳股份是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养老企业。安信、民生、华安、开源证券均以个股研究报告进行覆盖,承认海阳股份养老服务业务在其公司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比之下,青鸟软通无券商个股研究报告覆盖。

Part3-海阳股份或将率先进入精选层

Part3-海阳股份或将率先进入精选层

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来源于精选层+创新层,此次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交所(地位相当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交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体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且聚焦的中小企业会“更早、更小、更新”。养老行业中的民营企业由小变大,在与资本打交道的过程中,新三板将是一个很好的磨刀石。

根据北交所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可以申请到北交所上市,但不是要在创新层挂牌满十二个月才能实现北交所上市,而是在新三板挂牌满十二个月的创新层公司,也就是说只要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满十二个月,哪怕只进入了创新层一天,也可以申请北交所上市。

海阳股份于2020年进入创新层,加上北交所正式开市(预计2021年底前开市)的空窗期,将有可能符合北交所精选层上市的时间条件。同时,根据精选层的财务约束条件,海阳股份符合“市值+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约束条件,这意味着海阳股份将有可能直接成为传统服务型养老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第一股。

未来,随着北交所的开放、精选层的放开,我们能够看到民营养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希望,可能的路径有两个:

(1)北交所“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或深交所“中小板”

(2)具备实力的民营服务型养老企业直接冲击主板、中小板。

相比来说,第一个路径对民营养老企业是更友好的,海阳股份是目前我们能够肉眼可见的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关注、得到认可的鲜活案例。

寻求上市、寻求与资本结合并不是民营服务型养老中小微企业的目的,我们不能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与资本结合而结合,应该遵循客观的市场规律,在需要资本的时候努力找到资本,商业向善,做更大的事,更多的事,更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