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1年获奖名单。
袁国勇、裴伟士因其发现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做出重大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
张杰因其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获得“物质科学奖”;
施敏因其在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关于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 2016 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用以表彰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在世界上有长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
目前,未来科学大奖设置了“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650万元), 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2016年至今,共评选出24位获奖者,包括施一公、袁隆平、邵峰、薛其坤、王贻芳、彭实戈等,获得了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认可。
自古以来,中国科技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医学和手工业方面尤为突出。但近现代尤其鸦片战争后,中国则以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为主,如民国时期的机械制造术、造船术、蒸汽技术、飞机技术;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钱学森等人都是留学深造后的归国科研人员。对比欧美日等国家,截至目前,我国仅有屠呦呦、杨振宁(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和莫言3人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评选看重的是过去和当下所取得的科学成就,2016年成立的未来科学大奖赌的则是未来,是中国年轻人乃至世界年轻人的未来。在鼓励年轻人努力拓展知识边界,投身科技创新的同时,开启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激励他们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不懈奋斗。
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之一,网易CEO丁磊曾表示:“我希望每一个小孩子和年轻人,在从事科学创造和发明的过程中,能够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为人生的一大追求目标,这是对中国广大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说。”他更希望未来科学大奖不只是中国人、华人的科学大奖,也能成为全球的科学界,甚至全球所有从事科学的年轻人、小孩梦寐以求、追求的奖项。
近年来,尖端科技发展成为各个国家积极争夺的“战略高地”。想要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思考如何去建立一个长期而有效的科学研究长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策、环境、资金、人才、激励机制等要素缺一不可。立足现实国情,我国适时制订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在加大政府科研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资金支持科技奖励活动,形成民间力量与国家机制的双向互补,为科技工作者积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保证科技发展的有力保障,但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的主要供给端,提高科技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要保证科技人才的供给,就必须要从中国的年轻人与孩童着手,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吸引他们主动投身于科学。
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不单单是为了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更是意在影响社会风尚,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和时代英雄。同时鼓励祖国的未来以科学的态度和崇高的向往,勇闯科技世界,成为未来的脊梁,进而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建立科学观。
当然,要真正做到让科学成为一种流行文化,除了未来科学大奖的加持,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协作与努力。如此,才能让科学以充满活力的崭新姿态站于聚光灯下,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在众人铺就的“最后一公里”中,到达科学之梦的彼岸。
推动科学,成就未来。现在,正是最好的时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