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艺术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桑罗布 格罗

出生于1980年,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中国

工作经历

2002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

2009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藏汉美术比教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首届西部少数民族高级研修班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油画家协会会员、根敦群佩艺术空间成员、现工作于西藏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联合群展:

2009《009拉萨艺术家群体展》,根敦群佩艺术空间,拉萨,中国

2010《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大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很当代》,根敦群佩艺术空间,拉萨,中国

2012《西藏当代艺术展》,澳门,中国

2013《西藏文本》,西藏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拉萨,中国

2014《香格里拉—织梦师》,西藏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拉萨,中国

2015《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来自西藏的微画》,贝纳通国际微画项

2016《根敦群佩西藏当代艺术群体从心出发》,拉萨念者实验艺术空间,拉萨,中国

2018《红门第三届西藏当代艺术展-西藏·此时》红门画廊,北京,中国

2019《第三届独立品格提名展》北京大地艺术中心,宁波美术馆,柳州工业博物馆,中国

2019《岁月流光—第三届独立品格提名展柳州特展》,柳州工业博物馆,中国

个人展览:

2011《格罗个人艺术展》,八角街拉让宁巴大院,拉萨,中国

2021《度母·蝴蝶》,LAB拉萨艺术盒子,拉萨,中国

艺术感言:

画画对于我来说,从好奇到爱好的开始,一路喜欢过来便成了我一生的追求,并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成了无法割舍的知己。

我对西藏绘画艺术的崇尚之情,是我对艺术追求的动力,我的作品主要表现身边感动的事情,让我活着,做着就时时感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02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墙星”的启示
2003年左右,格桑罗布在一次回江孜的旅途中,留意到小时候用的“墙星”在角落放着,上面满是灰尘和蜘蛛网,他便拿回家擦洗,放在书桌上。
这之后,他逐渐萌生了以墙星作为创作原型的想法:“墙星承载了我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写字的工具,也是练心的过程,从制作到打磨,自己付出辛勤的劳动,最后盘腿而坐把它捧在手里,肯定想要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这种对耐心的培养对以后做人做事都会有影响。虽然世界上的万物都会有生有灭,现在有了纸张之后,再让小孩背个墙星去上学已经不可能了,但我还是想尽量延续它的生命,起码让它背后的精神有所传承。”
墙星系列中,格桑罗布不仅尝试将破旧的壁画局部临摹下来,也创作了一些与当代社会息息相关的主题,比如现在他正在创作的,把微信中经常联系的好友头像画上去,反映科技时代人与人之间隔着屏幕的交往状态。《思谛》:一滴非常珍贵的金子《思谛》内页"画得多么像,我个人觉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身边发生的事情,真正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事物,你所思考的东西,至于怎么画或者用什么媒介,不应该有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名称:《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5x1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25x1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100x1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50x15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150x150cm

来自雪域高原上的艺术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生命女神 蝴蝶效应

我出生于西藏江孜县,但我的童年一半时光却在萨迦县度过的,因为我的父母当时在萨迦中学教书。这副画也是我跟母亲、跟生活、跟艺术、跟西藏文化交融了四十多年后产生的“蝴蝶效应”吧。

我想用这种艺术作品独特的美学视角,把这一“母蝶幻化”的哲学意象具体生动又形象幻化,更现身说法,让这副作品彰显出自己对母亲深沉的情感交融与表达《阿妈啦》为什么是我生命女神,特别是我想很好的抓住藏族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点,让艺术之美升华到人文精神发展的核心上来唤醒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想让这副作品擦亮母爱的纯洁、无私与伟大。

《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论文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会使未来状态出现巨大的差别。”我也是想怀着自己的初心来创作这幅作品,想让细密而流光溢彩的蝴蝶翅膀扇动起来吧!更是为全天下母亲送上最虔诚的祈福。

西藏当代艺术家 格桑罗布

2021.5.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0x30cmx28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妈啦》度母•蝴蝶系列

尺寸:30x30cmx4幅

格桑罗布出生于江孜,童年则在萨迦度过。
1997年,他第一次来到拉萨。那时的布达拉宫脚下,有一个非常大的茶园,旁边有各种卖杂货、卖衣服的小市场。在一位拉萨亲戚的带领下,格桑罗布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画人物肖像的画家。
他回忆道,那是一位差不多三十岁的内地人,在茶馆招呼着人们画肖像,价格也很便宜;铅笔、画板、刀片……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专业的绘画工具与材料,虽然他们并未交谈,但现在想来,那可能是格桑罗布绘画生涯中的第一个老师。
返回江孜后,他开始试着模仿这位画家练习画画,几经周折考入西藏大学美术系。初进专业,一切不如想象般轻松。由于缺乏相应的美术教育,大一时的格桑罗布对于专业相关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但在家人的支持和引导下,他逐渐适应了学校的教学:
“我一直努力,人家画的时候我画,人家玩,人家吃饭的时候我也在画,就这样慢慢地,在上大二的时候(我的水平)开始好转了,开始有了一点自信…直到现在,我们班十七个学生里面,真正还在从事绘画可能就只剩一两个,其他都转行了。我想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所以一直在画。”
毕业后,格桑罗布成为了拉萨某职校的美术老师,并且得到机会去四川美院进修一年。那年夏天,格桑罗布从重庆经川藏线,走回了拉萨,而这次经历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之后的创作——“有时候我躺着画几个小时,虽然胸口疼,脚也疼,屁股也疼,但心里面就是不觉得累。”
2006年,格桑罗布成为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临近毕业时申请加入了根敦群培艺术群体。2010年,他的作品参展在北京宋庄美术馆举办的“烈日西藏”大展,也是从这时起,格桑罗布开始真正地接触当代艺术。格桑罗布并不把自己看作艺术家,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位艺术工作者。“教师是我的职业,让我有固定的收入,能支持我一直画画,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作为教师,格桑罗布尽可能地帮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他用自己的工资给班里的孤儿学生租房,购置生活用品,教他们画画。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成为唐卡画师,有的成了技术工,有的在企业上班,总之都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与上学时完成作品的焦虑相比,从2010年开始,格桑罗布的创作心态平和了许多。对于他来说,创作更在于享受过程而非结果。“画到哪里算哪里,而且很享受。画画的时候我经常听音乐,让耳朵里面一直有声音,累了我就稍微休息一会儿,但是眼睛根本离不开我的画,时时刻刻想盯着它,哪怕是去洗手间,脑海里也一直是作品的画面,这是一个非常私人非常享受的过程,任何人和事物都不能替代——这是我最在意的,至于作品最终呈现出什么样子,并不是我最关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0x30cmx8幅

童年的蝴蝶,爱与度母

在西藏的城市中见到蝴蝶的机会不多,而在格桑罗布父亲的家乡亚龙,一出门就是草地和河水,他童年的记忆中掺杂着追逐蝴蝶的碎片。
而在画作中融合进度母的元素,格桑罗布则谈到了母亲对他的影响。大学毕业工作后,拿到第一笔工资的他回家找到母亲,他希望可以带着母亲去到各个地方,去转各地的寺庙。可母亲却说“我不用去,这些地方我都去过了呀,电视上都见过了!”
因为父亲生病卧床多年,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母亲的帮助。差不多有十五六年的时间,母亲一直坚持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囿于方寸间,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蝴蝶系列的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和母亲的这次对话。母亲让格桑罗布想到了度母——母爱、蝴蝶、度母都是相通的。而每一幅画都像每个人的人生,也许我们的家不大,也许我们的生活半径很小,但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在里面生活得很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参加儿子幼儿园观摩课的时候,格桑罗布发现在汉语文课上,老师用了很多教学工具,效果生动,寓教于乐,而在藏文课上,因为缺乏相应的教具,老师只能用手比划,把字母写在A4纸上/虽然幼儿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他也感觉到在一些细节上还可以做的更好。
2019年,教材编译局邀请格桑罗布去做美编的工作,他一直负责教材插图的设计。作为老师,也作为家长,在辅导藏文时,他发现孩子们对于藏文字母的掌握很生疏,笔画顺序会写错,刚记住的也很容易忘记。于是格桑罗布试着从颜色辅助记忆入手,用传统上经幡的颜色排序对应藏文字母的笔画顺序,让掌握藏文字母的正确笔顺变得简单、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格桑罗布提到,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者和孩子的家长,教孩子认识30个基础藏文字母时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特殊造型、鲜艳颜色和贴近生活的词汇都比较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他将自己创作的这本教学工具书命名为《思谛》,由藏文词语音译而来,意思是一滴非常珍贵的金子。如果不将书做成墙星的造型,印刷的成本会下降很多,但格桑罗布仍然坚持,想要通过它把墙星背后的文化传递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0x30cmx9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0x30cmx6

格桑罗布:度母,蝴蝶Kelsang Norbu:Tara · Butterfly

格桑罗布

1980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江孜县,

西藏当代画家、美术教师。

格桑罗布曾经一直怀抱着音乐梦,

一个人在众人面前唱歌,

对他而言是件十分害羞的事情。

艺考选择前夕,

毅然选择了美术,

巧妙地开启了他与绘画的缘分。

2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

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注入创作中。

"画得多么像,我个人觉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身边发生的事情,真正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事物,你所思考的东西,至于怎么画或者用什么媒介,不应该有限制。"

参展经历:2009 拉萨根敦群佩艺术空间"009"拉萨艺术家群体展2010 北京宋庄"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2011 拉萨根敦群佩艺术空间"很当代"艺术群展2011 拉萨八角街"格罗个人艺术展"2014 “香格里拉—织梦师”,西藏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西藏拉萨

2013 “西藏文本”,西藏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西藏拉萨

2016 拉萨念者实验艺术空间根敦群佩西藏当代艺术群体“从心出发”2013 中国拉萨雪顿节书画艺术展

本次展览将主要展出格桑罗布众多作品中的

阿妈拉系列和墙星系列,

两个系列都是格桑罗布童年成长记忆的延伸,

童年在草丛中略过时,飞扑蝴蝶的趣意;

藏文课上,盘着腿在墙星上练字的耐心;

都组成了他心中一帧帧无法忘却的儿时画面。

蝴蝶自由却短暂的生命,

度母慈心又无声的大爱,

是他母亲的面庞和身影,

是众多西藏年长女性在时代中的写照。

墙星的本体是那么坚固和结实,

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除了2011年在拉萨八角街举行"格罗个人艺术展",这是格桑罗布第二次举办个人画展,艺术家与每一位策展小组成员对这次的展览怀揣着希望与期待,更感谢格桑罗布信任LAB这个平台。

LAB将通过这第三次的开箱展览,同大家一起回忆追逐 蝴蝶、墙星练字的童年趣意,同格桑罗布的作品一起思考 爱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3x36.5cmx3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120x30cmx5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30x20cm

03

部分作品展示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北京美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