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梁宇

图∣来源网络

如果你平时总是感觉“很多事情都坚持不下来,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提供帮助。真正地去关注自己,关注坚持所带来的改变和成长,关注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这非常重要。

这好像是所有人都有的困扰。我在和朋友聊天时,经常会听他们聊到类似的话题:我想培养一个习惯,我想坚持健身,我想坚持跑步,我想坚持一个月看完一本书,明明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很容易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打断,然后就会失去动力,很难继续再做下去。

或者,我想坚持一件事情,但是每一次去做的时候,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安排时间,腾挪其他事情。导致每次的坚持都觉得很疲惫、很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才能坚持下去?我很理解大家的困扰。但是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坚持做一件事,就必须要把它做完呢?

举个例子

前阵子有朋友给我说:我想养成每天健身的习惯,想坚持一年。前面已经坚持了两个月,但前几天杂事太多太忙,下班后实在没时间,也没力气再去健身房。就这样一下子中断了好几天,结果就没有动力继续坚持健身锻炼了,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总觉得这个坚持了两个月习惯就这么“断掉了”,很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不妨代入进去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去健身,健身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有一个人告诉我们:我要给你布置一个任务,你要去健身,每天一小时,持续一年,我会检查你的完成情况,你如果完成得不好,我就给你扣分,是这样吗?

不是的。我们之所以会想培养健身这个习惯,是因为我们觉得:健身对我们有好处,我坚持每天健身,是为了能够让自己身材变得更健美,更具有吸引力。那么,我们已经坚持了两个月,这两个月的健身起作用了吗?对我们真正起作用的,究竟是我们健身的内容或结果,还是【我坚持健身了一年】的这个行为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个比方:假如说我去年读了 100本书,那么,对我真正起到作用的,是我从书里读到的知识、想法,还是【我读了 100本书】这件事情本身?如果说关键点是前者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去在意后者呢?

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们要因为后者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而觉得沮丧、失败、难过呢?你中断了一周,那么你前面两个月健身的收获,会因此而消失吗?如果不会,为什么要在意它?

这其实是一种困扰了很多人非常久的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把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当成目的本身,并被这个假想出来的目的所束缚,从而忽略了真正的目的。

这种对于【坚持】过度的追捧和执着,在我看来,本质就是【自律】,是一种过时的、反人性的毒鸡汤。这种毒鸡汤每天都在给我们灌输:

自律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某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足够自律。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事情 A、事情 B、事情 C……;只要你也做到自律,长期坚持做事情 A、事情 B、事情 C……你也可以像他一样优秀;

什么,你做不到?那就是你不够自律,先培养起自律的品质吧!这个逻辑合理吗?乍一看很合理,但它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人并不是因为自律,才能长期地做一件事情;而是因为可以长期做一件事情,我们才给它贴上一个标签,叫做【自律】,这种毒鸡汤灌输下,我们不但没有做到坚持,反而更加懒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具备【富豪】的品质,才有钱;而是因为他有钱,我们才给他贴一个标签,叫做【富豪】。换言之,自律从来都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一种状态,一种对结果的解释。所以,如果过度地追捧【自律】【坚持】,会怎么样?

  • 计数器思维 思维量化

计数器思维,就是量化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降维的做法。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把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你产生一种解决了问题的错觉而已。

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学写作,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要练习写多少多少字,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改变。像前几年有一个活动很火,叫做「每天一千字挑战」,要求自己每天写一千字,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前段时间有朋友告诉我:一千字已经落伍了,现在流行魔鬼训练,要求自己每天输出三千字、五千字,甚至是一万字(用语音写作)……颇有一种【时间不够,数量来凑】的感觉。

我非常佩服这些对自己要求如此之高的朋友。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

很遗憾,可能是没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最终的收获,可能就是产出了一大堆自己都记不起来写了什么东西的文字,磨炼了毅力和意志力,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感受。但写作能力能提升吗?写出来的东西,质量会变高吗?很可能不会有任何变化。

你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不论多么理性的人,只要有指标的驱动,都很难避免产生一种心态:我先想办法去完成指标,别的都可以先缓一缓。

那么,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你就很可能会不太注重论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清晰,文字是否简洁……而是一切以「写满规定字数」为第一优先 ——甚至会反过来追求【不简洁的文字】,因为注水越多就越容易达到指标。

当你习惯了这种模式,你还能写出好的文章吗?不只是写作,其他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多个衡量标准的。而当你把其中某个标准强调、凸显出来时,你就很容易忽略其它的标准。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体】,简化成只有一个【面】。

再比如:我每天要健身半小时,今天特别疲劳,但为了【坚持下去】,还是忍着撑完了半小时,但动作毫不标准,各种偷工减料,这样有意义吗?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对结果和参数的过度关注,会成为一种负向的催化剂,让我们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 及格线思维 思维固化

我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并把这个标准视为及格线,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给自己一个负面的评价。

比如:当我们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我要每天坚持练字三百字】,如果以此为及格标准,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只有成功做到【每天坚持练字三百字】才是好的,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不及格不自律。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对一件事的认知里面,就只剩下两种情况:要么及格,要么不及格。那么,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能够达成目标时,就会给自己造成了一个负面的反馈,把自己向着【我没坚持住,我不自律】的挫败感又推进了一步。

反之,即使你当天成功坚持了,你也很难感到快乐或者成就感,因为在你看来,成功是正常的,不成功才是不正常的,你只是做了一件计划好的事情而已 。

只有负反馈而没有正反馈,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长久呢?

  • 自我怀疑 思想禁锢

基于前面两点,我们很容易就进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怪圈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过度地关注【坚持一件事情】这个行为本身,会导致你的评价和衡量标准缺乏灵活性,倾向于把对自我的评价,跟这个行为本身所绑定,忽略了更全面、更丰富的角度。

另一方面,及格线思维和过高的期望,又会很容易使你产生负向的反馈,造成失败感、挫折感,跟上一点结合,导致你产生自我批评,不断调低自我评价。

简而言之:过度地追捧【自律】【坚持】,是有害的,其坏处主要在于,当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自律】和【坚持】时,我们就很容易跌入对自我的负面评价里面,变得越来越沮丧和无助。

从而更没有自信和动力去将事情继续做下去。这是许多人特别容易跌入的陷阱,也是我们需要警惕和避免的现象。

前面讲过:自律和坚持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足够自律,才能坚持做某件事情;而是因为他坚持做了下来,在自己或别人眼里才变得足够【自律】。那么,这种使得一个人能够长期【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 我拿一个例子来讲:减肥

曾经有人做过一系列关于节食、运动和减肥的实验。结果发现:像坚持节食和锻炼可以减肥这样传统的理解,其实效果是非常低的,在一项实验中,一群参与者被要求每周进行锻炼,强度达 2000 大卡,坚持 16 个月。结果是什么呢?他们的确减轻了体重,但是和他们的付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男性平均减重5公斤,女性几乎为0。

而造成这个结果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身体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它会很快适应当前的身体负荷消耗而做出改变。所以当你坚持锻炼时,一方面,你的身体会很快适应这个强度,从而使得你实际消耗的热量下降;另一方面,你的身体会刺激你摄入更多的能量,以弥补能量缺口。

两者相抵,就会使你减肥的努力,变成无用功。

那么有人会问,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坚持锻炼、又坚持节食呢?当然可以,但结果就是:你会非常饿,非常痛苦和不适。要想纯靠意志力坚持克服这种痛苦和不适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 那如何才能有效的减肥呢?

正确的方法是:你要找到一种能够令你感到舒适的,同时又相比现在更健康的饮食模式,按这个模式去践行就可以了。最核心的关键,是找到一种能够自发持续实践下去的饮食方式,而不是强行靠意志力「坚持」下去。简而言之:使得我们能够长期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是舒适感。

那么坚持做一件事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喜欢它,并且在做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正面的反馈,会觉得非常舒服,没有负担,而不是要一直让自己想着,我要坚持,我要自律。

最后总结一下。

当你对现状感到不满意,希望去做出改变时,不要贪多、求快,希望在短时间内就实现【改变】。而是让自己适应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把目光聚焦在【我能做什么】上面,试着去采取一些实验性的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需要迈过一些门槛,需要克服自己的路径依赖,做一些短时间内【不太舒服】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因势利导去引导大脑,去设计、微调、尝试,让大脑一步步从【舒服】到【不舒服】再到【新的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习惯了这种【不舒服】把它内化,进入新的【舒适状态】,它就会成为你自然而然的习惯,你就不会再觉得它有门槛。

与此同时,你的成长、改变,以及与其他人的差距,也就此拉开。

因为,成长绝对不是一蹴而就,成长永远在路上。

自由职业社区

自由职业社区

加入我们自由职业社区,在这里寻找你的伙伴吧!

我们一起分享经验,一起交流,也可以一起组团去旅行。也许,你的另一半也在这里呢。

加入我们吧,让所有的自由职业者不再孤单,我们一起抱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