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突然下令不准东北军抵抗,导致东北重镇沈阳在一夜之间落入日本之手。不久之后,蒋介石又下令东北军全部撤至关内,仅仅4个多月,东北三省沦陷,3000万同胞呻吟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此时,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此情势下,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各大城市的学生、工人也纷纷走上街头,他们游行示威,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高呼“打倒不抵抗将军张学良”。
而张学良呢,他作为当时东北最高的军政长官,对于百姓的这种种言论,也曾感到十分羞愧。可是,这不抵抗命令是蒋介石下的,他就算有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毕竟,他还是忠心于蒋介石的。
然而令张学良没想到的是,就在不久之后,蒋介石在民族存亡、国难深重的关键时刻,竟然又将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此举,当即引起了全国广大爱国人士的反对和不满,也引起了张学良的不满,并引发了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而这,也为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在经协商后,终于12日凌晨在陕西西安郊外的华清池发动了兵谏,他们第一时间扣押了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长蒋介石。而这一次兵谏,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事变中,有一个小人物却因一件事出尽了风头。这个小人物名叫孙铭九,正是他在混乱的华清池抓住了蒋介石,间接影响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而他也因此事,被人称道为“骊山捉蒋立大功英雄”。
这孙铭九是何许人也?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本文解答。
孙铭九
孙铭九,1909年出生于辽宁新民的一户寻常人家。年轻时,他曾在沈阳念中学,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后来又因常和张学铭玩耍,他认识了当时在东北一手遮天的张学良。不过在此时张学良的眼中,孙铭九仅是自己弟弟的同学而已。
后来孙铭九在中学毕业后,因其与张学铭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当张学良资助自己弟弟去日本留学时,他也在张学良的帮衬下,一同去到了日本。在日本,张学铭与孙铭九一同就读于士官学校,毕业后也一同回到了中国。
在之后的日子里,孙铭九一直在时任天津市长的张学铭手下任职,一直到1934年,他才在张学铭的引荐下,进入了张学良门下任中校随从参谋。自此,孙铭九鞍前马后,追随左右,成为了张学良的一名得力干将。
1935年11月,张学良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率东北军移驻陕西、甘肃围剿红军。交战中,东北军屡战屡败、损失惨重,这使张学良一方面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产生怀疑,开始与中共方面积极接触;另一方面,张学良对东北军也愈加失望,开始下大力气整顿军队,放手使用青年干部以振奋人心。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孙铭九很快脱颖而出。
1936年7月,张学良效仿蒋介石的“复兴社”成立了秘密核心组织“抗日同志会”。其中,孙铭九任行动部长,负责组织秘密抗日活动、联系中共、考评调配青年军官代替老军官等工作。
在这段时间中,孙铭九是公认的最得张学良信任的一个。为此,孙铭九曾对同僚说:“假如你们大家认为我得到副司令的信托而来和我交朋友,企图从中得到某些好处,这是十分卑鄙的;假如你们认为我孙铭九人格伟大而来和我做朋友,这是十分高尚的也是我十分欢迎的。”
那时,孙铭九曾替张学良执行了许多秘密任务,如:处决向蒋介石泄露东北军与中共联络情况的团长董道源,前往南京秘密活动中央军校的东北籍学生毕业后返回东北军任职等, 都是孙铭九以张学良代表身份去办的。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在与中共会谈之后,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也是为了团结抗日,张学良和王以哲、孙铭九等心腹商量,抗日力量要形成一个拳头,除了联合红军,还必须和同驻陕西一地的十七路军搞好团结,结成联盟。
就这样,张学良等人找到了十七路军的总指挥杨虎城将军,并请他来到了洛川。张学良此举,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谈谈杨虎城的虚实,摸摸他的底,另一方面则是互相交流一下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中共团结抗日主张的态度。
但其实,杨虎城的态度比张学良更加积极、明朗,他比张学良更早地和中共进行了接触,并同红军秘密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定。两人在洛川会谈,一拍即合。从此,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在陕西省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抗日统一战线和团结合作的新格局。
但是,在争取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方面,张学良却接连受挫。蒋介石冥顽不化,在洛阳祝寿时,张学良驾机前往,对蒋介石当面直言诤谏,晓以大义,要求蒋介石以国家利益为重,停止内战。而面对张学良的诤谏,蒋介石却突然大发雷霆,骂张学良一派胡言。自此,两人关系也越来越僵。
后来,又因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内战中不出力,蒋介石在恼怒之下,于1936年12月4日再次来到西安临潼华清池,并电令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高级将领来西安参加军事会议,部署对陕北的红军进行第六次进攻。
这期间,蒋介石挨个儿和东北军、西北军的师以上军官谈话、吃饭,进行拉拢、分化和恐吓,同时,调兵遣将,令集结在陇海线上的中央军向陕西推进,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则处于被分割、被监视的状态。
眼看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就要完成,大规模的“围剿”就要展开,张学良急得火烧火燎,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在12月7日与12月9日又两次前往华清池,向蒋介石进谏。张学良据理力争,情绪激烈,以致痛哭失声,但蒋介石却毫不动心,仍指责张学良从不服从命令。
见蒋介石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学良也已知道他是真的铁了心,再说也无益。于是回去后,张学良第一时间去了杨公馆,向杨虎城通报了蒋介石的讲话内容。杨虎城严峻地说,这是逼着我们上梁山!
随后,两位将军一天商量了对付方法,他们一致决定先扣押蒋介石,逼其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只要他答应团结抗日的要求,就绝不会伤其毫毛,且依然拥护他当领袖。
于是在第二天,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西安事变。
孙铭九捉蒋全过程
1936年12月12日凌晨,随着华清池外的一声枪响,已接到上级命令的东北军各部开始行动。
孙铭九带着几个士兵侧身进入大门,顺着小道,冲上了五间厅前的平台。然而正在他寻找蒋介石的身影时,旁边的屋中突然射出了密集的子弹,孙铭九和几个士兵便匍匐前进,一个士兵为了拉他被子弹打伤。
当他们摸到蒋介石的住房前,孙铭九一脚踹开房门,冲进去一看,只见床上的被套被掀在一边,蒋介石却不知哪里去了。他把手伸进被褥,还是热的,假牙和武装带还放在桌上,他知道蒋介石跑出去的时间不长,便急令随从士兵赶快搜索。
不久后,部队集结华清池,然而此时却还是没能找到蒋介石。孙铭九见此,十分着急,根本无心久留,于是他转身便从后山墙的小门往山上跑去。来到半山腰,他看见被士兵俘获的蒋介石的贴身随从蒋孝镇,正跌坐在山坡,吓得面无人色。
于是,孙铭九走上前去询问蒋孝镇:“你知道委员长在哪里?”蒋孝镇吞吞吐吐,推说不知。孙铭九把枪口对着他的脑袋,厉声说道:“你不说真话,我毙了你!”听到此话,蒋孝镇顿时吓得浑身哆嗦,回头朝山上瞅了两眼。
这时,天色渐明,可以看清周围的地形地物了。孙铭九根据蒋孝镇的目光所指,带领着士兵开始搜山。不一会儿,跑在前面的班长陈思孝忽然大声喊道:“报告营长,委员长在这里!”
孙铭九应声跑上前去,只见蒋介石从一个石洞中爬出来,躬着腰站在洞口。他脸色苍白,赤着双脚,上身穿着一件古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裤,浑身沾满了泥土,其状十分狼狈。
孙铭九来到蒋介石面前后,蒋介石看了他一眼,对其说道:“你打死我吧!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东北军,奉张副司令命令,前来保护委员长,请委员长进城,领导我们抗日。”孙铭九回道。
“你是个好青年,把我打死好了。”蒋介石嘴皮打着哆嗦,反复地说。
“张副司令要委员长领导我们抗日,没有叫我打死你。”孙铭九委婉地说,“请委员长下山进城吧。张副司令等着哩!”
蒋介石看出孙铭九不会伤害他,态度也强硬了起来,一屁股坐在地,怒声说道:“叫你们副司令来,我腰痛不能走。”蒋介石此时讲得倒是实话,因为他的腰是从五间厅出逃时翻墙摔伤的。
孙铭九见蒋介石耍起了无赖,只能劝道:“此地不安全,请委员长还是早些离开为好。你腰痛,我们来背你。”说罢,示意身旁的士兵把蒋介石从地下扶起来,推拥着下山。
来到华清池,张学良所派来的车早已在门口等待多时了。白凤翔见到蒋介石,快步上前敬了个礼,说道:“张副司令派我来保卫委员长,现在请上车进城。”蒋介石不愿上车,硬要张学良来见他。孙铭九无奈,只好和几个士兵连扶带搡把蒋介石推进车厢。
车上,孙铭九坐在蒋介石的左边,前面是张学良的副官和司机,右边坐的是105师的旅长唐君尧。汽车一直开到新城大楼绥靖公署,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合指挥部就设在那里。半个小时后,张学良推门进来见蒋介石,直到这时,孙铭九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而临潼扣蒋,无疑也是孙铭九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一笔。
孙铭九结局
西安事变后,随着蒋介石的妥协,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了。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到南京后,他竟然在南京被蒋介石扣押了起来。一时间,东北军群龙无首,内讧四起。
彼时,东北军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孙铭九为主的“少壮派”,他们力主以武力营救张学良,而另一派,则是以王以哲为主的“元老派”,他们主张静观其变。后随着时间越拖越长,眼看救张无果的孙铭九,竟在1937年的1月联合其他年轻军官,计划暗杀了王以哲。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二事件”。
而这一事件,也彻底导致东北军土崩瓦解,也让孙铭九自己没有了归处,他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来自“元老派”报复。随后,蒋介石开始入手收编东北军。然而在西安事变中,一向对张学良忠心耿耿的孙铭九却始终不愿向蒋介石屈服。最后,孙铭九在周恩来的掩护下,前往苏区红军驻扎地避难。
但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也不能再为孙铭九提供庇护了。一时间,丧失了中共庇护,面对原党派人士对其的仇恨乃至生命威胁的孙铭九,又一次成为了无家可归之人。
绝境之中,孙铭九去到了天津租界,而后又转去了上海租界。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能躲开国民党军的报复。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孙铭九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他竟然成为了投靠汪伪政府的汉奸。想想昔日忠于抗日的孙铭九,再看看如今投日的孙铭九,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汪伪政府彻底败落,孙铭九也只能以汉奸的身份向国民党军投降。1945年,孙铭九被上级指派参加国民党反动派的先遣大队,结果途中不慎被红军俘虏到哈尔滨。
在这段时间中,孙铭九面对红军的诚恳教诲,最终决定向指导中共抗联东北部的李兆麟将军投降。
新中国成立全国解放后,中共中央基于孙铭九在西安事变中的功绩,便主动邀请其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在此后的日子中,孙铭九也一直留在了上海,他曾先后就任全国第六届政协委员以及第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众多职务。
2000年4月8日凌晨,92岁高龄的孙铭九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安详辞世。孙铭九逝世后, 其家人根据孙的遗愿,丧事从简,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且还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事业。至此,孙铭九那饱受争议的一生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