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如何发展而成的?
我在整理合浦月饼文化展示馆展陈材料时也采信了“月饼就是从胡饼发展而来”的观点。虽心存疑虑,但苦于缺乏相关的材料故未予深究。
通过王学泰先生著作的指引,读到张良皋先生的《匠学七学》,得以开启茅塞。这是一本考察古代建筑文化演变的专著,同时也发掘和解答了许多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问题。例如本书第一章“说延席”,中国唐代以前上溯到“三代”(指夏商周)都是“席居”,从“席居”出发,不仅考察了它对建筑制度的影响,还得出了“上堂脱屦,登席脱袜”的习惯不可能产生于黄河流域,更不可能始于寒带的判断,作者认为只能产生于南方。这对“华夏中心说”和中华文明“西北源说”是个挑战。作者从文字学、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独抒己见,论证周严,指出:“百越民族是一个富于开拓性、极好远游的族群”,“中华民族绝不是从黄土高原窑中钻出来的大陆民族,而从来是一个大无畏的海洋民族”。廓清了建筑学、历史学上多个悬而未解的概念,开拓了中华文明史研究的新思路。
《匠学七学》于2002年出版,是一本有鲜明学术个性的著作,其可读性及创见价值绝非一般应景之作可比。如果说,张先生的著作为一带一路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撑,那么,合浦就是一个重要支点。
历来衣食住行同根同源,密切相关。循张氏的思路,有关中国传统食品发展的诸多问题也得到了合理解释。中国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差异大,北方以麦面为主流,南方以稻米为主食,形成了北派南派糕点的形制特点。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于夏商时期开始种植,周以后已经普及,《诗经》里已有很多以麦为背景的诗歌。稻产生稍晚,于周代上升为五谷之一,时间相差不大。在此之前,古代人食谱非常杂,没有主副食之分。麦和稻的广泛种植,很快改变了古人的食物结构,“饼”的出现,很快与粥、饭平分秋色,形成北方主要食面、南方主要吃饭的食俗。饼当初并不是指点心,“汤饼”是用煮的面,即面条。随着主副食分野,才逐渐变成“点心”的概念。点心的源头是干粮,其发展轨迹,体现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到奢侈的过程。
糕和饼是最有代表性的副食。胡饼原是游牧民族的干粮,大块头,且干硬,更方便携带。南方点细小松软易散。
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南方糕点的灵感来自胡饼,一来南方没有游牧民族的需求,二来胡饼传入时南派糕饼已经产生。如《齐民要术》所记的“䊦”(音夜,合浦民间也记作“籺”),现时北方人也不知为何物,显见是南方特产。据考,“䊦”就是糕的雏形。
但来自游牧民族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游牧民族南侵,因穿马靴的习惯改变了中原席居制度(现时只有朝鲜、日本还保留着席居习惯,显然是中国古代席居制度的遗存),其饮食习惯也必然对中土习俗带来影响。
南北融合是渐进式的。张骞通西域加快缩小了南北饮食的差异。一是制作原料如芝麻、核桃、葡萄、无花果等中土没有,二是制作技术的输入。如发酵技术,共同影响了南北糕点制作。
南北是相互影响,而非单向影响。游牧民族改变了中原的部分习俗,但更多的是中原习俗改变了外夷习俗。以传统糕饼为例,时下广式、京式、晋式、秦式、徽式、越式形制及制作工艺已俨然为大中华独有,到海外已是“传播”。
月饼模具是研究传统糕饼的唯一可靠参考。从纹饰看,大多以寓意吉祥的事物,如鱼、鹊、梅、兰之属及嫦娥、玉兔、月宫、八仙等,都是汉文化的独特符号。个别仍可见少数民族的特征,但大部分已被大汉文化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