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东北,天气闷热,雨水又多,湿热的天气为皮肤病的发作提供了温床。稍有不慎,湿疹、疱疹、癣症等皮肤病就卷土重来,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最容易中招。

前几天,小云的家人胳膊上长了几个小红包,伴有瘙痒和疼痛。小云先去了社区医院,大夫问询后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第二天,去了一家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一位老中医把脉看症后,诊断为湿毒。第三天,小云又去了当地一大医院看病,希望能够得到确切的诊断。挂号预约到了64号,等到下午终于看上了医生,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开完处方后让到外面药店买药,自行回家治疗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次就医过程小云产生了两点思考:

首先,看病也要货比三家。一个小小的皮肤病,看了三个地方,三名大夫,得到三个诊断。这只是小病,要是疑难杂症呢?估计一百个大夫就有一百个结论,就问问你是不是有种打开盲盒的感觉。患者症状不明显,表述不准确,检验误差都有可能影响大夫的诊断。老话说“信者为医”,你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就多看几个地方,最后相信谁就按照谁的方法治疗,久病成医也不无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医药分家利民惠民。一方面,医保改革后,公立医院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的药品,取消加成,执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公立医院选择停止售药,既可以避免医生开药拿回扣的问题,又可以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现在药店随处可见,网络购药更是便利,药品种类齐全,价格也非常便宜。医药分开后使老百姓看病吃药的费用明显下降,维护了患者的基本医疗选择权和负担水平,是利民惠民的好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云音万里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