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俗话说: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当前装修工人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即便是有着一技傍身,算个名副其实的手艺人,然而装修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远不如快递和外卖员。

行业现状

君不见如今在干装修工作的人,50岁以上的占了极大比例。十年后,他们将面临体力下降等问题,到时候谁给我们干装修活儿呢?也许将来愿意成为装修设计师的年轻人不少,但你要让他在工地上干装修活儿,这些拿着游戏机长大的新生代们基本是拒绝的,导致装修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从待遇角度来说,装修工由于紧缺,工价还是蛮高的,干一天能有400—600元,有些承包性质的还不止,看上去比坐在写字楼的白领还要强。但是绝大部分装修公司和装修工人之间并无固定的劳资合同关系,有活干的时候装修公司才会让工人去装修,而且通常装修工人不是每月按时拿钱,只有等到装修工程结束,验收合格后,装修工才有收入。而在此期间,工人没有五险一金,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伤保险都没有,这些都是行业的阵痛、隐患、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工作角度来说,装修工人的工作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往往需要搬运较重的物料,或者保持一个姿势一干就是几小时。上班时间不固定,为了赶工期,有时经常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关键是工作环境出了名的差啊,这一点是硬伤!正在装修的房子往往堆满沙子、水泥,电钻电锤轰鸣着,到处飘着各种粉尘、油漆和胶水的味道,如今的年轻人有谁愿意做这样有碍身体健康的工作?难怪很多小伙子戏言:干装修,女朋友都找不到,情愿去送快递,好歹还是物流行业的。

可见这个庞大的装修工群体干的是边缘化职业,没有归属感,缺少社会认同。

解决方案

所以装修工人的产业化成为必然的趋势。装修工人就只能是农民工吗?以前是,但未来不是,他们应该成为有尊严、有技术、有强烈归属感的产业技工。未来,装修行业在基础用工这个层面,必须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靠拢,走一条产业技工之路。

当然这个改变不能靠意愿,而是要借助行业的创新来解决。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传统装修都会演变成装配式装修,这样施工现场强度小、相对整洁、无噪音粉尘污染,甚至只需要操作一些智能化的装配工具即可轻松工作。这样一来装修农民工俨然摇身一变成为蓝领技师,待遇比快递、外卖小哥高一筹,不是吃青春饭,越有经验越值钱,还不用风吹日晒,怎么会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呢?

而现在所有的装修企业也必须正视:市场已进入到新的竞争位面,装修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拼的是技术、是工艺、是效率,也是看谁能尽快将装修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将传统装修变成工业化装修。

所以不要以为小马快装这样的装配式企业是想赶时髦、抓风口。我们就是想通过技术创新让装修行业效率更高、变得更轻松。往深了说,我们所做的也是想让装修行业重新得到年轻人的青睐、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度,重新定义产业工人的价值。而只有做好这些,才是未来装修企业安身立命的硬实力。

底层逻辑

这不只是从商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问题了,仔细品读一下国家的“共同富裕”的思想方针吧!然后顺便观察一下美团为什么被点名,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们都在拿出怎样的实际行动助弱扶困,就大体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不要觉得这跟我们小企业没关系,任何一个企业整天想着市场、想着挣钱、想着在行业竞争中胜出这没毛病,但是低头拉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看路,时代不同了,玩法要变了!未来的企业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让员工得到关爱,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长长久久的存在和赚钱。

表面看是你抓住了机会,企业发展了。其实都是因为你的善念、创新和坚持,社会和广大人民给到你的回报啊。(此观点源自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建议品读)

本文作者系上海小马快装市场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