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里荷塘秋水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那种正开心玩耍的时刻被父母严厉呵斥的时刻吧?忽然间从那种放纵自己的快乐中醒来面对父母毫无由来的满腔怒火,你是不是会在内心很沮丧?也许还会自责,毕竟对比父母每每提及的“别人家的孩子”,你确实没有人家表现得那么优秀和懂事。

这种自责如果养成习惯,大概率在你成人之后会有讨好型人格,你常常觉得自己身上全是问题,你一旦很开心,就会有负罪感,或者是一旦和爱人在一起,常会无来由地认为自己不应该这么快乐,似乎这样的快乐就是沉迷于低级趣味、不求上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而久之,你就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只要你稍微接近幸福的时刻,你的内心就会想起小时候欢天喜地的时刻被父母呵斥的情形,你在潜意识里会有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幸福的自责感和内疚感,那种情绪或许会让你片刻不得安宁。

怎么样?我相信有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我说的这个人就是自己,尤其是在60后和70后的群体中。而80后、90后甚至00后,更多的人的生活态度是“我不在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无所谓呀。

这种自由的态度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对自己的放松和不求上进,其实不然,他们只对自己特别在意的事情特别用心,在他们心里,衡量自己的标准永远不是别人来制定的,而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超人气心理大师大岛信赖所写的新书《不在乎的勇气》就谈到了人们往往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和赞赏,这就会导致当事人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从而非常容易受伤和焦虑,以至于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变得不安,进而忧郁和不快乐。而那些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却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只听从于自己内心的声音。

01 每个人都有嫉妒别人的时刻,这一点根本不用否认

01 每个人都有嫉妒别人的时刻,这一点根本不用否认

我小时候,邻居家有三姐妹,父母很宠爱她们,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居然会托到上海出差的同事给她们买回来整整一盒的泡泡糖!这让我大为吃惊,毕竟平时我家中是连零食都不会有的那种家庭。我父母是医生和教师,他们相信小孩子如果不吃零食,就会好好吃饭,所以绝对不会在家里放有零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让我颇为羡慕隔壁的三姐妹之家。我在想如果我也有这么一盒泡泡糖,我一定会感觉父母是很爱我的,可是现在他们总是这么严厉,是不是他们认为我不配得到这么一盒糖?

这份不快乐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闷闷不乐的,直到我听到父母的对话说隔壁的夫妻太惯孩子了,居然给她们买了一盒泡泡糖这样的毫无营养的食品,还不限制她们每天吃几根,所以以带来的问题就是三个孩子都不好好吃饭,还因为肠胃问题短短时间就去医院看了好几次病。

我父亲说:“对呀,你看我们从来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孩子必须要用积极的方式来管理,那种短暂的快感对于身体是真的不好。”我这才知道,原来没有得到这盒糖不是因为我自己不够好,而是因为它对健康无益。

当然就像书里说的那样,我父母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买这盒糖的原因除了认为对于孩子的身体不好,其实潜意识里还有想法是嫉妒我所拥有的东西已经这么多。就好比说“我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他们现在什么都能吃到,伙食这么好了还有什么不知足?居然还想要一盒泡泡糖来吃?凭什么这么幸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你正快乐玩耍的时刻被父母厉声呵斥也许也是因为父母只是单纯地嫉妒你:“我们小时候总是要帮大人带弟弟妹妹,她凭什么能这么放肆地开怀大笑啊?真是没有一点儿女孩子的样子!”

大概就是这样的类型,如果你过于在意父母的呵斥,你的内心一定在日后很难放松,也会经常反省自己,从而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02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分清楚什么是该在乎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02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分清楚什么是该在乎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作者说自己有一段时间总是面对上司的责难很在意,每天都在心里猜疑到底自己是为什么总会被批评,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没有信心,这种状态下反而出错频率更高。

同事劝他不必这样,说上司发脾气的时候可能只是因为他痛风发作或者是跟妻子吵架了,导致的心情不好。他仔细观察后发现的真相居然和同事所言几乎没差,从此他才真的开始放松了,突如其来被呵斥的时候也会在心里想也许是他和妻子吵架了心情不好,没关系,我只好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就好了,轻松应对的状况下,工作反而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然了每个人要面对的环境不同,对自我的要求也有差异,我们应该学会分清楚什么是我们应该在乎的,什么是完全不必要的,避免“庸人自扰”,过于严苛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作者一样,我也有很长时间过于苛责自己,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状况百出,常常觉得自己真心没用,太无能了,那种沮丧无力的感觉让自己怀疑受过的教育到底有什么用。

但是在了解了对自己口出恶言的个别人的生活状况后,反而可以换位思考,“她在羡慕你还能有自己的工作,一边陪伴孩子长大一边自我成长”,所以她可能会毫不客气指出你在做妈妈的过程中做得不是那么完美的地方,来打击你,从而她获得价值感。

你要学会的是分辨你到底应该在乎的是什么,其他的方面你大可以学会完全不在意,无视,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里轻重缓急各不相同,没有完美的人设,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03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学习养成钝感力,让精神更自由

03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学习养成钝感力,让精神更自由

我有个朋友就是和书里列举的类型差不多,总是会面对隔三差五闹妖的娘家妈妈,常常在疲惫了一天到家的时候被母亲责怪只知道在外面工作,家里的事情这个那个都没做好,愤怒的一顿咆哮让她心里很难过。

或者正在单位上班,母亲打来电话嚎啕大哭,说她忽视了自己,是个不孝顺的女儿。

朋友因为母亲的这种做派,不仅影响了工作状态,还和丈夫之间的感情也受到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甚至私下跟我们说实在不行的话,她就要做好准备离婚了。这样的话让我们这些外人很是吃惊。后来都建议她对于母亲的这些责难和抱怨,要学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尽可能做到不在意,必要的话给母亲找个同龄的阿姨小时工,每天上门服务两个小时,目的在于给母亲找个说话的伴儿,不在乎这小时工做多少家务。后来事情就圆满解决了。

你看,如果她过于在乎自己母亲的抱怨和责难,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全天候自己陪伴母亲,也不见得是好的解决办法啊。

那怎么样做到对不必要的批评、抱怨、责难做到完全无视呢?我们需要学习,锻炼养成自己的钝感力,才能让自己更自由。那究竟该怎么做呢?

1. 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或者是过分要求;

2. 学会摆脱职场上被虐因素,培养成功体质;

3. 学会做到表面上倾听,实则毫不在意;

4. 学会巧妙应对吐槽者,而不是总是为难自己;

5. 学会应对来自另一半的牢骚和抱怨,不要针尖对麦芒;

6. 学会不聊八卦,不过分关注身边人的状态;

7. 学会在自己非常为难的时刻向别人借力;

8. 正视自己的失败,摆好自己的人生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我,学会这几点,你可以消除自己的不安,内心安定后才是你人生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就像《不在乎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大岛信赖说的那样:

“你真正强大的时候,是你能够不在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