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类高质量男性」之后,最近我们发现2021华语网络热词排行榜又新增一元猛将——「社交牛逼症」。

打开国内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总能看到许多人在探讨相关话题。

什么是「社交牛逼症」?

有人解释到,「社交牛逼症」是社交恐惧症的反向极端表现,指在公共场合或不熟悉的人面前毫不胆怯、毫无包袱,肆无忌惮地散发着自身魅力,不在意别人眼光并乐在其中的一类人。

对于一靠近人类这种生物就会容易尴尬紧张、心理素质贼差的“社恐”们来说,真的是无比羡慕,仿佛“闻到了自信的味道”。

关于「社交牛逼症」的来源,有人说是来自于一位古早网红 @明星双喜哥 (人称 B哥,原名焦双喜) 在网络平台所发布的内容。

由于他经常在公众场合神色自若地拍摄一些让人极度尴尬的视频,而这些浮夸、尴尬、旁若无人的表演逐渐催生了「社交牛逼症」这个词。

随后,诸多网友搬运他的视频,根据他视频里人物的主要化名“马牛逼”、“张牛逼”,又演绎出了其他版本。

这些视频拍摄者都表现出同一个特征:“不惧他人眼光,不怕社死尴尬,心理素质极强”。

有网友总结了「社交牛逼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第一种海王式打招呼:跟谁都自来熟,叫对方名字时显得特别亲~ 不知道的还以为整个公司都是后宫呢~

第二种百科全书式聊天:如果说海王式社牛是流于形式,那么百科全书式的“社牛”绝对可以当场开播,他们跟谁都能聊,聊啥都能接,从诗词歌赋谈到普法战争,从娱乐八卦到乡村治理,绝对如数家珍!

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就是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代表人物,整个人都显示着张扬高调,常以北大学霸标榜自己,和别人侃侃而谈却并不惹人反感,强大的知识储备和高情商反而让人觉得他真实率性。

第三种C位式存在感:无论在哪,他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只要有他在,场子分分钟就能被炒热,才艺表演不在话下,接梗抛梗不亦乐乎。

除了这三大症状之外,还有网友总结了「社交牛逼症」的几大“经典动作”:

随时都能和路人唠嗑、对着奶茶店员唱歌、当众拍视频、和不熟的人唱K、迅速融入新集体等……

甚至还有人发现,自己的父母长辈似乎就是「社交牛逼症」的高发群体。比如喜欢在公园里陶醉地放声高歌,跟谁都能搭上几句,仿佛就没有他们聊不熟的人。

如果说“社恐”是自己瑟瑟发抖,那么“社牛”则是让别人瑟瑟发抖。

如果说“社恐”喜欢“独自美丽”,那么“社牛”就是“绽放美丽”!

如果说“社恐”是“我是谁我在哪里?”,那么“社牛”就是“谁尴尬我都不尴尬!”

总之~ 在这个人均“社恐”的当代社会,“社交牛逼”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令人惊叹的“病症”,让“社恐”们齐声高呼“好想得这个病!”

随着「社交牛逼症」的热度逐渐攀升,也顺势衍生出了其他的「梗外梗」。像是“如何才能拥有社交牛逼症”、“人类社交天花板”之类的等等。

尽管有些患有「社交牛逼症」的人做出的行为让屏幕前的我们看着都替他尴尬,但偏偏他们本人似乎一点感觉都没有,始终坚信“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们尽情释放,虽然有些人的行为会让他们看起来像脑子有问题一样,但只要他们没有违背道德,没有触犯法律,大胆地放飞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有何不可呢?

当然,其中的某些行为不乏夸张作秀,是刻意通过营造“奇葩人设”来赚取关注度和流量,因此有人戏称此种表现为“因为怕社死所以把社交能力全点了牛逼”。

但总的来说,网友们对「社交牛逼症」的热议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

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一下「社交牛逼症」,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声量,都来自于社恐用户。

点开帖子,内容并不像“社牛”那般逗逼搞笑,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社交困惑:社恐在职场里吃亏、需要社交却没勇气迈出第一步、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对有「社交牛逼症」的人艳羡不已。

在知乎、B站、豆瓣等社交网络平台,可以看见不少人发自内心地提问,如何才能拥有「社交牛逼症」这项技能。

真正对「社交牛逼症」的爆火进行归因,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社交压力”其实才是根本。

光明日报“青年说”曾经发起过一项网络调查,97%的参与者表示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2532名网友中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

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年轻人却在“社交降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独居独处,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与现实世界逐渐脱离。

一天24个小时,当代社恐青年有25个小时都处于“不太想理人”的状态。

帽子、墨镜、耳机、手机成为“社恐”出门的标配。

帽子与墨镜让面部表情不易被察觉,耳机则是与外部划清界限的“听觉围墙”。 纵然人潮人海,我自一片清净。

无论是乘公交挤地铁,或是在职场的格子间,只要是独处不需要发言的场合,年轻人似乎都喜欢用耳机来向世界宣告——请勿打扰! 哪怕我很闲也不想跟你搭话。

有句话形容得很贴切:摘下耳机跟人打招呼是21世纪的脱帽行礼。

如果有人愿意为你摘下耳机,那么足以证明你在TA心中的位置。如果TA没摘下耳机,你也应该自觉get到新世纪社交潜规则。

手机和耳机同为当代人类进化而成的体外器官,一个用来社交,另一个则用来拒绝社交。

在这个高度个性化的社会,戴耳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感的彰显,更成为了当代社恐青年的隐身衣、输氧管、避风港、防空洞。

我不是不说话,只是不想说话。

大众日报曾经写道,“社恐”之所以能“流行”开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发达的互联网面前,一切的线下社交都显得有些“多余”。

初入职场的小李表示,他在生活中不善言谈,总是冷场,自认是个“话题终结者”,因此,他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依托于网络。

工作之余,逗留在微博主页和短视频直播间,安静地看博主、主播们和网友们聊着无伤大雅的闲话;需要什么东西,在网购平台随意一搜点击“直接购买”,连讨价还价的麻烦也省去了……整个过程简洁、利落,避免了很多他并不熟稔的礼数和客套。

这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断舍离”,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更不必担心哪句话说错了。久而久之,也就懒得在网络之外深交朋友了。

叔本华曾说:“生活在社交人群中的人们必然要求相互迁就和忍让,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谁要是不热爱独处,谁就是不热爱自由。”

即便如此,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其实都不是自愿选择孤独的。“社恐”这个标签对自我产生了“保护”,但“保护”的另一面,也意味着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并不利于在工作学习竞争中更多机会的获得,进而流失了许多由交友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因此,「社交牛逼症」的爆火,也从另一个角度映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压力在不同时期的网络映射。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单机式社交,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虽然自由,但偶尔也会觉得寂寞;有的人待机式社交,想要出门却总是停留在想象中。

但人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崇尚“外向”,有的是自己本身希望“外向”一点,有的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外向”的社会,觉得自己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外向者”,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会变得更好一些。

“社恐”或“社牛”?人设还是宿命?

我们无法去定义究竟哪个更好,只是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罢了。

但“社恐”对于“社牛”的羡慕,也是发自内心,真真切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