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一马平川,沃野千里,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几乎每座城市都是历史悠久,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华民族的鼻祖轩辕黄帝;这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里创作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许多光辉诗篇;这里还孕育了中国。

四大发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到如今,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兴衰,几乎都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河南两千年古墓挖出的一珍贵文物,更是让专家激动地落泪,道:“终于为中国正名了!”

20世纪70年代末期,河南省曾经挖掘出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来自两千年前,里面的一件珍贵的古物更是让专家激动地不能自己,连连惊叹道:“终于能为中国正名了,终于能为中国正名了!”这一国宝级的文物有什么背景呢?为什么他让考古学家们都如此激动呢?它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又有着什么重大意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古墓的发现

1977年,河南南阳的淅川县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干旱,河水干涸,土地皲裂,庄稼慢慢枯萎,百姓苦不堪言,随着旱情的加重,作为储水的“丹江水库”水位也逐渐下降。然而有一天,一位巡视的村民发现水库水位急剧下降,虽然由于干旱也导致水位下降,可也没这么快啊,这种情况在旱情严重的当时可谓是大事情。

这位村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就赶紧找来了相关负责人,在一番观察之后,发现是“丹江水库”有一处发生了大规模的塌陷,一般来说,作为水库,是不太可能发生塌陷的,除非下面是“中空”的,本来旱情就严重,水库又发生了这样的问题, 人们不可能不紧张,于是就赶紧排查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检查,人们发现是“丹江水库”旁边龙山的山脊上出现了问题,那里不知为何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洞,水还在不停地倒灌,相关人员赶紧把情况如实上报。随后,专业人员经检验确定,“大洞”里面藏着一个古墓,比较糟糕的是那里已经流进去了大量的水,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保护文物,考古工作人员马上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掘出来后,经鉴定发现,原来那是一座被掩埋了两千多年的春秋古墓群,文物部门在挖掘的时候,一共发掘出了24座大小不均的春秋古墓。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被称为“云纹铜禁”的青铜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云纹铜禁”出土

云纹铜禁高度有28.8厘米,长度有103厘米,宽度达46厘米,制作精美,它本身是用来放置酒具的桌案,但“禁”字又具有警醒的意味,警告世人少饮酒,看来,远在几千年前,古人们就已经知道过量饮酒既有害健康又误事了啊。

周朝时颁布的禁酒令《酒诰》中这样规定:“王公诸侯不能在非礼数之外的时候饮酒,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可以饮酒;如果聚众饮酒,必须押解到京城处以死刑;不按照禁令行事的执法人员,同样处以死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文物与我们所知的其他文物有一点大为不同,就是它的制造工艺,它运用了一种极为精湛的工艺——失蜡法,这也是云纹铜禁被称作“国宝”最主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失蜡法

失蜡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制作出异常精密复杂的金属制品,制作方法是:先用蜂蜡雕刻出想要的模型,再压上漂亮的花纹,然后在外面敷上一层造型需要的材料。等造型材料全部敷上去后,再对模具进行仔细加热,让蜂蜡全部融化流出,再向留下来的镂空材料模型中浇灌进去青铜溶液,让青铜器成型。

铸造镂空的器物最好选择这种方法。然而在此之前,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我国最早使用失蜡法是唐高祖在铸造开元通宝的时候,记载在《唐会要》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发现,使当时的考古学家们都沸腾了,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具体的史料能够证明,失蜡法是起源于我国的。一部分外国专家坚持声称,我国使用的失蜡法来源于印度。我国专家虽然心有不甘,却始终没有真实材料能够为此证明。

云纹铜禁的出现,将失蜡法的使用提前了两千多年前,远远早于印度!“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我国使用的失蜡法源于印度这种谣言不攻自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纹铜禁的出土,证明了“失蜡法”的确起源于中国社会,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同时,现代人也传承了古人的智慧,把失蜡法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比如,在航空、汽车、轮船、武器、医疗器械等制造工业中均被广泛采用,也应用于艺术品的制造和首饰的加工等多个方面。不仅如此,美国空间站和探索火星的火星车上许多组件都是采用这种方法铸造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太高,在2002年,云纹铜禁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在云纹铜禁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内,成了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之一。2018年,国家宝藏文物展活动举行,云纹铜禁被送去北京故宫参加活动,每一个见到过云纹铜禁的人,都对那精巧的制作手法赞不绝口。

结语

在近现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由于战争等原因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堪比沟壑,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开辟了新的未来,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也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而且还实现了文化以及他领域的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个民族的核心在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孕育出了民族之魂。文物是见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载体,所以文物保护的意义重大,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