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体验过“仓库人生”吗?房君体验过。

这两天整理房间,找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过期的面膜化妆品、皱巴巴的衬衫、三张不同款式的小茶几、去年脏了没洗的电热毯(今年又买了新的)、两个电竞键盘、两个电竞鼠标、两副插线和蓝牙耳机、疫情时期囤的挂面和上百只口罩......

这些闲置的物品铺在地板上,留着没用丢掉可惜,它们像历史遗留问题一样,批判着我的浪费。

而比浪费更尴尬的是,这些物品没几个是有品质的,我竟然花了这么多钱,让自己过着粗糙而拥堵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在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购物实在太简单太方便,很容易就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行为。

但即便如此,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持奉行着“不持有”的生活方式,把个人物品数量降到所需范围内的最低,长久不用的丢弃或捐赠,很清楚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囤货、不买非必要的物品,哪怕它特别便宜,而需要购买的东西,就选承受范围内最好的,爱惜并充分使用它。

90后石家庄女孩乔桑,就是奉行着“不持有”生活方式的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从购物狂到断舍离

是成长的过程

其实一年多以前的乔桑,还是个超级爱买东西的购物狂。

在北京读大学以及后来毕业实习、工作的那段时间,她特别喜欢首饰,每个周末都会去大红门等批发市场进货,自己戴2-3副耳钉。

还有衣服,每次到了批发市场都要买很多,最后发展到早上四点起床去进货,晚上下班回家后在地铁站摆摊。为什么要摆摊呢?因为交易的感觉,让她觉得特别爽。

乔桑还在上海呆过一年,依然过着周末专门去杭州四季青进货式购物的日子,周五晚上去周日回,到了一家喜欢的店,就成斤地拿衣服、鞋子和包包,这些东西都是给自己和家人买的,同一个款式可以买多种不同的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购物,她在兴趣爱好方面的花销也毫不手软。

想玩滑翔,买张机票就飞去国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对瑜伽感兴趣的时候,说学就去学了,花了2万多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学潜水,直接飞到菲律宾,花了一万多块钱考证。

还有各种健身卡、按摩卡,有些到现在都没用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乔桑后来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了解到竟然还有断舍离这种生活方式,她本身是个很喜欢简单生活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做到,被物质羁绊了这么久。

于是她当看到真的有人生活这么简单时,就很想亲自体验看看,结果一下子就爱上了,还发现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衣服很少、身边的物品也很少,出门的时候不用背包,只拿一部手机就够了,更不需要其他附加产品去增加自身价值。

现在,乔桑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且便捷,以前逛街的时候一定是买买买,现在即使是逛超市,也基本上只买个一两件需要的东西,购物袋都是多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晨,不用再去费心想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简单的T袖、裤子和一件外套就可以(当然,见客户时还是要穿正式一点的服装),空出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比如阅读、瑜伽、家务等等。

断舍离所带来的好处中,最明显的就是省钱。

如今乔桑在想要买东西前,会先考虑好,这件物品拿回家后,能不能经常使用、会不会又要占据一部分空间,于是,现在她家里的所有物品,基本上都是每天必用的,不但提升了物品的使用率,自己对生活以及想要的某种人生的理解,也愈发清晰,整个人变得清爽、轻松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88㎡的房子中,仅6件家具

还有2件是自己做的

其实乔桑属于搬家式断舍离,在石家庄买下一套88㎡的房子后,过去的物品能不带的就不带,带过来的也进行了二次“舍弃”,留下的基本都是黑白灰系列、款式简单、没有任何装饰性的家居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房子原本是两室一厅的户型,因为她酷爱运动,尤其是瑜伽,需要大量的活动空间,便将所有的非承重墙都砸掉了,形成一个十分开阔的大开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带梁的都是之前的非承重隔墙

一进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左手边是厨房,面积比较小也没有做什么装饰,地面与走廊一样都是水泥色瓷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厨房旁边是洗手间,安装了一个可以180°开合的半透明外开门,非常节省空间。

内部面积很小,没有安装洗漱台,只保留马桶与淋浴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手间对面是和衣柜一起定制的鞋柜,里面装下了全部的鞋子,后来她还把鞋子再次断舍离,只留下最常穿、最舒适的款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往里走,之前餐厅的位置是小卧室,房梁的地方就是墙,拆除后就变成了现在一体化的客餐厅和卧室了。

靠墙摆放的餐桌椅和沙发旁的大镜子,是乔桑自己找来木头制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既是她的餐厅,又是工作区,一张超长的大桌子,几乎满足所有日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发是在宜家买的,扔掉框架后保留垫子,坐感依然舒适,且方便根据需要随时移动。

不过现在,沙发也被“舍”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制的衣柜采用茶色玻璃门,可以遮挡视线,又不会让房间中出现这么一个大型家具,而显得非常突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衣柜里的衣服也再次被断舍离,只留下最舒适、最需要、最耐穿也最简单的款式。

衣柜内部嵌入了洗衣机,并与窗户旁的洗漱台相连,无论是起床直接洗漱,还是平时清洗小件衣物,都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衣柜对面的大床没有床架,直接在排骨架放床垫,可以随时搬起来清洁下方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床头不设传统床头柜,两张垫子、一个枕头、几本书,就组成了非常专注的阅读区。

生活变得简单后,她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平均每周至少看1-2本书,并在书中得到很多思考与启发。

比如《沉思录》中的这段话:

我们因何而生,因何而活?

我们是在这喧嚣的尘世随波逐流,还是在茫然的空旷与喧闹中,努力寻求灵魂独处时的宁静。

有思考力的人生才是真正光明的人生。我们学会反躬自问,学会与人为友,学会与世和谐,更学会与自己和谐。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自己,一种生活,必将给我们带来比之现在更为惬意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乔桑虽然是极简主义,但并不极端,家里的其他家电数量不多,只有冰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炉灶等必备物品,虽然价格大部分不便宜,但质量很好非常耐用,不必经常更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看似“空无一物”的家中,乔桑有了非常宽敞的空间去做瑜伽,还可以陪着猫咪一起满屋疯跑,累了就在大白墙上投影看动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其实所谓的多功能,并不是用加法塞入很多要素,而是做减法,用留白为日常生活创造出一万种可能。

03

践行断舍离生活方式后

她又成了一名不消费主义者

过去对物质的断舍离,不但给家空出了相当大的面积,还在乔桑的大脑中,空出了大块的思考空间,之前她可能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物质上,比如应该买什么衣服化什么妆,但现在这些欲望都没有了,就连消费欲,都变得很低。

于是在一个粉丝的建议下,最近她开始尝试践行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生活方式——不消费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她的家里囤了不少方便面、螺蛳粉等速食,有不少都过期了,在整理过后,她把过期的扔掉,临期的尽量吃完,然后去用家里一些其它的闲置物品,去交换近期需要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知道她践行的生活方式后,决定把家里过剩的鸡蛋给她,而乔桑也不白拿,用自己看完的书做交换。

也正是因为这次物品交换,让乔桑和这个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联络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乔桑在尝试不消费主义,很多人都会主动把家里吃不完或闲置的物品给她,但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她是在白嫖,不切实际、麻烦、也不卫生。

其实她会在这里找到一个平衡,所谓“不消费”也不是完全不花钱,只是尽量避免购买不必要的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物方面,她会尽量避免点外卖,然后和楼下超市的老板商量好,去买他们每天剩下的没那么新鲜,但也没变质的蔬菜水果,学会了做饭,也每天坚持自己做饭,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巾方面,因为家里用的是智能马桶,她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完全可以不用纸巾,而且对痔疮也很友好,具体原因就不过多阐述了,这个还是主要看个人的接受程度。如果要使用纸巾,可以选择竹浆纸,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更快,也没有使用荧光增白剂,更环保一些。

还有关于洗发水等洗护用品,她决定自己尝试去DIY,但如果日后发现自己制作很麻烦,也浪费时间,还是会选择购买的。

虽然一切都在摸索尝试阶段,但乔桑已经开始慢慢成为自己之前不理解、也不能接受的那一类人。

以前她觉得赚钱就是为了花,为了生活方便、提高生活品质,想买的东西就可以买,家里有一些过期的食物会直接扔掉,因为她觉得有钱去买新的更新鲜的,就没有必要为难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她会滑滑板或骑共享单车到两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拿食物,或是拎着很多蔬菜坐地铁从单位回到家。

过去她觉得这是一些老年人才会做的事,在地铁上也会收到很多异样的眼光,但现在她的内心十分坦荡,也很坚定,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也在渐渐影响着身边的人:向内看,多关注自己,不要被物质或者其他人的想法束缚。多看书。避免浪费资源,保护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有人喜欢那种极简的不被物品控制的生活,也有人喜欢那种把家塞得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扔东西可以让整个人都变得很轻松,卸掉外物所带来的牵绊,而这些牵绊住我们的外物,却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所以,极简也好,囤物也罢,只要你清楚那就是你想要的、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并在其中找到令自己舒适的平衡感,让那些自己心爱的物品陪伴往后余生,就都很OK。

就像司汤达说的那样:从地狱到天堂,我只是路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