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16日,国民党军52军防区的太子河边,有一国民党少校蹒跚地走着。只要过了这条河,前面就是解放区。然而,正当他准备渡河的时候,两个国民党士兵突然举枪叫住了他。

站住!”两名士兵喊道。

我是52军军长的随从参谋,前面出现敌情,奉命前去侦察。你们是哪部分的?”国民党少校回道。

两个士兵见他穿着将校军服,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马上恭敬地答道:“我们是地方安保队的。连长看到长官一个人过河,让我们过来问问。

少校接着骂道:“大军马上就要前来驻扎,我还要渡河侦察地形。你们连长叫什么?谁叫他命令你们来追我的?

见到长官忽然发起了大火,两个士兵连忙赔不是。接着,少校吩咐道:“我正准备游泳过河。你们来得正好,去找条船让我过河。

就这样,这位少校坐着船来到了河对岸的解放区。

来到解放区,这位少校在走了近十里地后,忽然碰到了一处解放军的游动哨。按理说,国民党军在解放区碰到解放军,肯定是躲得远远的,可这位少校不但不躲,反而主动迎了上去。

站住,别动!不然开枪了。”解放军战士看着面前的国民党军官,如临大敌。

然而,让解放军战士吃惊的事发生了,这个穿着国民党军装的人,好像并不介意自己正被枪指着,甚至还笑着对他们说:“别开枪,我们是自己人。

听到这话,解放军战士当即有些恼火了:“你穿着国民党军装,我们是解放军,谁跟你是自己人!

少校一看这情形,也知道自己一时半会是解释不清了,于是只能无奈地说道:“带我到你们连部去吧。

然而,等到了连部之后,关于这位国民党军官的身份竟然还是没能解释清楚。于是,这位军官只能让连长再将自己送到营部。连长毕竟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估摸着这其中或许真的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机密,也就答应了国民党军官的要求。

就这样,这位国军军官被一层层地往上送,最后被送到了辽南军区。直到见到司令员吴瑞林的那一刻,他才摊牌道:“我是代号为‘902’的情报员,叫赵炜。关于我的情况,可以发电到中共中央情报部查询,李克农是知道我身份的。

两个星期后,赵炜被送到了中共东北辽东分局所在地通化,辽东军区政委陈云、司令员萧劲光亲切地接见了。

直到得到赵炜被肖司令接见之后,之前那些接触过赵炜的人才知道,自己是真的抓错人了。而当他们在肖司令口中得知赵炜的经历之后,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那么,这赵炜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又做过什么事呢?本文解答。

一、

赵炜,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的一户普通人家,20岁进入黄埔军校桂林分校学习。在校期间,因其成绩突出,十分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彼时,蒋介石为了拉拢这些将来能为自己效力的黄埔才干,不仅亲自接见了赵炜,甚至还送给了他一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字样的中正剑。

也是因为深受蒋介石的青睐,赵炜一毕业便以少尉见习官的身份,被分到了第五战区第31集团军下属的13军独立团机枪连,训练新兵。后在其实习期满后,又成功升任为中尉排长。

刚出军校便获得了如此成就,在同行人看来,赵炜本该春风得意,心满意足了,但谁也不曾想到,心怀天下的赵炜其实对此并不在意。由于一直没有机会前往抗日前线,赵炜整天反而忧心忡忡,大志未酬。

为了自己能够实现上阵杀敌的梦想,赵炜最终决定离开13军前往第五司令部,找在第五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谋的同学、好友朱建国帮忙

彼时,虽正处国共合作时期,但国民党暗地里却一刻也没有放弃对共产党的压制。朱建国当时负责的参谋处,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共产党机构的。也是因此,在参谋处中,常常会堆积着很多从共产党那里剿来的红色书籍。而正是这些红色书籍,给了赵炜一个进入共产党的契机。

朱建国在很早之前,便已经接受了中共的主张,成为了我党秘密地下党。他在发现好友赵炜对这些书籍感兴趣后,便会不时对他加以引导,希望他能够走上光明的道路。而赵炜也确实不负众望,通过阅读这些红色书籍,他开始重新考虑报国救民的方法问题。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赵炜被调往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担任少校参谋。在前往就职的途中,他又遇到了好友朱建国。这一次,朱建国开门见山,直接跟赵炜谈起了以后的发展,希望他能加入共产党。赵炜欣然同意。

1946年3月,赵炜在北平见到了由李克农指派的中共情报部门高级干部王石坚。这次见面,事关赵炜前程。赵炜起初是希望自己能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但被王石坚拒绝了,因为王石坚认为,以赵炜现在的身份,留在国民党军中比去延安更有意义,更能发挥情报员的作用。

最后,在确定了赵炜具备一名地下特工的能力后,党组织开始交予他秘密任务,为了便于联络,李克农亲自授予赵炜“902”的代号。从此,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内部,有了一个极为秘密的情报员,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即便是“902”的代号。

二、

自赵炜成为我党的地下情报员以来,王石坚便一直与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赵炜的接头上司才出现了变动。在这一段时间中,因为王石坚的工作出现调动,所以赵炜的接头上司也由王石坚换为了袁泽。

赵炜与袁泽接上头后,当即便将其安置在了国民党警察都无法进入搜查的东北保安司令部宿舍住下,并将国民党第四次军功辽东的详细作战计划也报告给了他:

杜聿明集结60军、93军、52军和13军共12万余人在三源浦集结,于4月初进攻,与东北民主联军决战。

就这样,袁泽成功将这一次杜聿明进攻的情报送到了中央情报机构。但是,还有一件事赵炜却没有办到,那就是关于此次进攻的准确时间。于是,赵炜想了个好办法,他以看望同学为名,在沈阳南站登上了第13军司令部的专列。

在掌握了13军的军事安排后,赵炜回到司令部参谋处,立刻着手整理收集到的情报,并思考着如何组织13军与其他部队集结。在考虑良久后,赵炜想到了对策,他拿起笔,以司令部的口吻给13军下了一条命令:

急电,石军长:你军车运至清原后火速急行军至新滨三源浦,迅速进入阵地,进行强攻,占领 兰山制高点,不得有误!

很快,13军的石军长就收到了这份来自赵炜的“假命令”,且没有对其产生丝毫怀疑,他直接就带着部队进入了兰山阵地。

兰山地势险要,三面均为高山,我军更是在得到情报后,便已经在兰山脚下安营扎寨。而这也意味着,只要13军进入兰山,必定凶多吉少。

最终结果也显而易见,13军几乎被东北民主联军全部歼灭,损失惨重。而这,也直接导致国民党第四次进攻辽东的计划破产,使得杜聿明不得不将全面进攻转为全面防守。

事发后,杜聿明当即大发雷霆,要求严查作战失利的责任。可是,当他得知13军的作战方案是按照司令部的命令执行的后,竟也疑惑了起来:因为如果是司令部发出的 命令,那么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于是,杜聿明指示司令部严查是谁下达的命令。但由于命令电文上有作战科长、参谋处长、参谋长的签字,程序也完全符合行文的程序和规矩,没有任何纰漏,所以查来查去,最后也还是没能搞清到底是谁发出的命令。

无奈之下,杜聿明最后只好在电文稿上签下“该参应予申斥”几个字。而假命令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三、

因杜聿明在东北战场的失利,1947年7月,蒋介石将其撤职后,便安排了参谋总长陈诚来接替他的职位。

而陈诚来到东北后,第一时间便找到了赵炜,让他带着一份关于“工事改良”的计划去北平向蒋介石当面汇报,并向国民党东北空军要了一架专机,专门护送赵炜到北平。

不过,赵炜在抵达北平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面见蒋介石,而是先去了中南海北平行辕见老同学纪启仁谈话间,他问起了关于朱建国的情况,可纪启仁却告诉他,就在前不久,朱建国因查出是中共地下党,已经被捕了

这则消息,对于赵炜来说宛如晴天霹雳,他在离开纪启仁处后,又去了在北平铁甲列车纵队司令部担任中校参谋主任的同学李保诚处。然而在这里,他又得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消息:这一次,在国民党内部一共抓到十几个共产党人

赵炜听到这则消息后,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可能已经暴露了。

事已至此,究竟是留还是逃?赵炜内心开始纠结起来。最后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赵炜决定相信同志绝不会背叛,绝不会供出自己。于是,他在向蒋介石汇报完之后又冒险去到了沈阳。

为了慎重起见,赵炜并没有立刻赶去上班,也没有回到自己住处,而是直接到了未婚妻的家中去打探情况。当他从未婚妻口中得知最近还没有人来找到自己时,他认为自己可能还没有暴露,但有必要进一步验证。

于是,他给参谋处作战科打了个电话。然而,令其没想到的是,接电话的人竟然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同事,电话中他急切地问赵炜:“你在哪里,为什么不回来上班?”听到这里,赵炜立刻意识到自己已经出事了,于是他在电话里说道:“我刚下飞机,发烧了,现在正在未婚妻家里休息。

放下电话后,赵炜的第六感告诉他:先离开这里。于是,赵炜连外衣都没来得及穿便去到了沈阳旧城区。到了旧城区,赵炜开始往未婚妻家里打电话试探。当电话被人接起后,事情果然如他想得那么糟糕,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位刚与他通过话的新同事。

事已至此,答案也已经很明显了:赵炜的身份已经暴露

于是,赵炜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也就是本文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从敌营脱身的赵炜在回到党组织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作,而是换了一个身份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但是,赵炜的身份却始终没有被解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许多年之后,他的真实身份才被公开,才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位传奇的红色特工。